本頁提供2016年7月6日cctv4中華醫藥節目視頻全集和要點筆記,節目請到的嘉賓是周曉虹、徐陸周。主題是《給身體除除濕》。主要介紹如何保護脾胃祛除體內濕氣,濕氣是怎么來的,緩解皮膚瘙癢的小妙方,預防濕疹的方法,濕氣重的癥狀,(節目要點筆記)。
周曉虹:江蘇省中醫院消化科主任中醫師。
徐陸周:江蘇省中醫院普內科主任。
健康知識點:
“容易疲勞、濕疹、腹瀉”,相信在您的身邊,這三種情況一定不少見。尤其是夏天,經常覺得整個人非常累,這是為什么呢?當您出現上述情況時,很可能是身體在給您發出信號,提醒您體內的濕氣重了!
濕氣的來源:外濕(外界和生活環境潮濕都會加重體內濕氣)和內濕(脾胃功能虛弱會加重體內濕氣)。
體內的濕氣重,和我們的脾臟有著密切的關系,現在很多人經常覺得自己濕氣重,就是因為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傷害了我們的脾臟,從而導致了水濕在我們體內的堆積!
緩解皮膚瘙癢的小妙方:黃柏30g、荊芥15g、地膚子20g、苦參30g煎煮20分鐘外洗一天一次即可。
去除體內濕氣的小妙方:由經典名方徽瓊散的組成方。
徽瓊散一共有5味配方:冬白術(炒),薏苡仁(煅),白茯苓,白扁豆、桑白皮。
當然的在徽瓊散里面加一些荷炭粉,中醫說,徽瓊散搭配荷炭粉對祛濕減肥效果更好,徽瓊散的5味配方都是祛濕的,本身不含濕,所以它們沖出來都不稠,湯很清。中醫恰恰是利用了它這種清的性質,來把人體的濕給除掉。
預防濕疹的方法:忌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忌食海鮮、蘑菇、竹筍、牛羊肉等發物;保證良好的心態和充足的睡眠。
傷脾四宗罪:飲食不節、情志不調、外感濕邪、部分藥物。
濕氣重的癥狀:身體特別困重、下肢水腫、皮膚瘙癢起皰疹、口甜口黏、口渴不想喝水、關節腫痛、尿頻尿急尿痛、大便黏膩、舌苔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