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雖然市場上出現了包括芝麻信用等第三方征信機構,但最權威、用途最為廣泛的還是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出具的個人征信報告。自2004年建設全國集中統一的個人征信系統開始,征信已經悄然走進百姓生活,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據了解,央行征信機構從信用信息產生的源頭采集信息,具體來說,個人征信信息主要來自以下兩類機構:其一是提供信貸業務的機構,主要是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小額貸款公司等專業化的提供信貸業務的機構;其二為其他機構,包括個人住房公積金中心、個人養老保險金等機構。
個人作為信用報告主體擁有知情權。根據《征信業管理條例》的規定,個人有權每年兩次免費獲取本人的信用報告。當然,如果查詢次數超過兩次,則需繳納一定的費用。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自2016年1月15日起,個人到柜臺查詢自身信用報告,每年第三次起的收費標準為10元/次。
當然,關注個人征信記錄,并不是僅僅為了留意是否進了“黑名單”。其實,在央行征信中心并沒有所謂的“紅黑榜”,個人信用不會自動進入“黑名單”。央行的征信中心與其他第三方征信機構顯著不同的是,不會對客戶信用進行任何主觀評價,也不會打出分值,只是客觀地收集和展示客戶的信用信息,比如每一筆信用卡還款情況,或者每一筆房貸償還情況。而目前常說的“黑名單”,只是銀行結合客戶的信用報告和風控政策作出的綜合判斷,只是停留在口頭上的說法而已。
出現瑕疵怎么辦
當個人信用記錄出現瑕疵時,需要積極面對并查找原因。要先將欠款還清,并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規范使用信用卡的良好習慣,每個月定時還款還貸,如有可能,不妨綁定一張卡自動還款,以避免類似的問題一再發生。
目前社會上流傳一種說法,即惡意欠款形成的不良記錄是無法消除的,其實這個說法并無道理。
首先,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出具的個人信用報告是對個人過去信用行為的客觀記錄,并不對個人的信用好壞進行定性的判斷,不對欠款進行“善意”欠款或者“惡意”欠款的區分,信息的客觀性能夠得到充分保證。
其次,商業銀行等個人信用報告的使用機構會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和其他信息對客戶的履約能力和意愿進行綜合判斷。因此,個人信用報告中不區分“善意”欠款與“惡意”欠款。這也就是說,不良記錄并無“善意”或“惡意”之分,因而出現瑕疵之后,采取正確的方法還是能夠消除的。
如果錯不在己,個人信用記錄是可以修改的。李先生在大學時候辦理了助學貸款,約定是大學畢業后一年內還清,后來李先生本科畢業之后并未參加工作,而是考上了研究生,于是在本科畢業一年內向銀行提出了延期還款申請,并由學校出面集體辦理。但就在碩士行將畢業之時,突然接到貸款銀行催繳通知,聲稱李先生逾期還款,而且已經記入個人信用記錄。李先生馬上歸還了貸款,并向銀行提出申請,學校蓋章證明非惡意欠款,銀行證明工作疏漏,三個月后信用記錄作出了修改。
當然,不良信息記錄不會因為貸款已經結清,或者信用卡已經注銷等隨之終止。根據《征信業管理條例》的規定,不良信息自不良行為或者事件終止之日起展示5年。
最有可能在銀行系統中留下不良記錄的行為是:
1、信用卡連續3次、累計6次逾期還款;
2、房貸月供累計2至3個月逾期或不還款;
3、車貸月供累計2至3個月逾期或不還款;
4、個人信用卡出現惡性套現的行為,以及惡意透支行為;
5、助學貸款拖欠不還款;
6、“睡眠信用卡”未激活而產生的年費,且未繳納而產生負面信用記錄;
7、為第三方提供擔保時,第三方沒有按時償還貸款;
8、欠賬等經濟糾紛法院判決;
9、被別人冒用身份證或身份證復印件產生信用卡欠費記錄。
如何消除信用瑕疵
如果信用記錄中出現了瑕疵,個人可根據實際情況,如果能夠消除,應盡快采取措施,以免影響到日后經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