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晚情
據說,最近一段時間,國家相繼頒布了2018版新婚姻法,開放了三胎政策、以及人大代表提議婚齡降至18歲。
很多人認為,這簡直就是女人的災難,在開放二胎時,女人就遭遇了催生逼生的尷尬境地,如今又開放了三胎,她們的境況將更加尷尬、艱難。
女人的生育年齡是有限制的,基本上就是人生最黃金的十年,一旦這十年用來生孩子,她們將無法投入到事業和學習中,大多數人只能淪為全職主婦。
而男人,卻能用這最黃金的十年,全情投入到事業中,大多事業和收入都遠遠高于女人。
可是,一旦離婚,哪怕房產證上寫了女人的名字,她都未必能得到房子。
所以,女人們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慌,不婚不育的呼聲空前高漲,后臺每天都有人給我留言,問是不是不結婚才是女人的出路?
眾所周知,離婚財產分割中,房子永遠是重中之重,那么,婚姻法關于房子部分是如何規定的呢?
1、婚前一人首付。
夫妻一方婚前簽訂不動產買賣合同,以個人財產支付首付款并在銀行貸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財產還貸,不動產登記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離婚時該不動產由雙方協議處理。
雙方婚后共同還貸支付的款項及其相對應財產增值部分,離婚時應由產權登記一方對另一方進行補償。
此時,對于夫妻一方婚前購買的房屋,即使婚后夫妻共同還貸的,離婚時房屋歸屬于購買房屋的一方,另一方只能得到一定的補償。
2、婚前一人全款。
夫妻一方婚前或者婚后購買的房屋產生的增值部分,屬于一方個人財產。離婚時房屋增值部分不予分割
3、同居期間雙方出資。
在這種情況下,不考慮戶主是誰,婚前雙方出資買房可以被認定為同居期間以婚后共同使用的夫妻共同財產,在離婚時應該平分。
以及關于婚后的房產分割的部分:
1、婚后一方父母出資。
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資為子女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出資人子女名下的,視為只對自己子女一方的贈與,該不動產應認定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離婚時不予分割。
2、同居期間雙方出資。
雙方父母都有出資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該不動產可認定為雙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資份額按份共有,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也就是說父母出資購買的,是父母對子女的贈與,另一方無權進行分割。
3、婚后一方出資。
在婚后一人出資購買房產應該先公證婚前個人財產,不然難以界定。如果公證了,那么離婚時房產按個人財產處理。
4、婚后共同出資。
這屬于夫妻共同財產,購買的房產,無論戶主是誰,在離婚時應該平分,一般不按份額處理。
5、按照相關規定,
如無特殊說明的情況下,無論在婚前或者婚后,一方繼承所得的房屋為個人財產,離婚不分。
解讀:
一、很多女人認為如果男人婚前買了房子,自己婚后參與還貸,可是如果離婚,卻得不到房子。
我認為這一條還是相對公平的,比如一套500萬的房子,婚前首付200萬,貸款300萬,婚姻維系了2年,然后這套房子升值到了800萬。
那么,女人能分得:
這兩年參與還貸在整套房子中所占的比例,以及對應的升值部分的比例。
二、有的女人說:可是很多男人很精啊,他婚前付了首付,婚后拿自己的工資還貸,我的收入用來家庭開銷,那么離婚時,我什么都得不到?。?/span>
親愛的,不是這樣的。
即使他婚前付了首付,但只要和你結婚,他婚后的工資等各種收入都屬于你們的夫妻共同財產,哪怕你一分錢不賺,也有你的一半。
三、在群里和一些女人聊天,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她們所謂的公平就是:
我必須得說:
法律是不允許撒嬌打滾的。
財產其實沒有性別之分,男人婚前購買的房子是這樣的分割方案,女人婚前購買的房子也是這樣的分割方案。
如果女人結婚前有自己的房子,男人同樣分不走,所以它不是保護男人還是女人,它只是保護婚前財產。
四、網上現在最令女人恐慌的就是這句“哪怕房產證上有你的名字,離婚你都未必分得到房子。”
于是,很多女人認為,哪怕自己的名字出現在房產證上,都沒什么用了。
怎么會沒用呢?
哪怕這套房子是他婚前一人全款買的,婚后加了你的名字,就屬于贈予行為,如果沒有對比例有特殊規定,那么就是一人一半。
只是一套房子上如果有兩個人的名字,最終必然有一個人得不到房子,但是,得不到房子的那個人,會得到自己那部分的補償。
以一套500萬的房子為例,男女各占一半,離婚時,如果男人得到房子,那么要支付女人250萬,如果女人想要房子,可以和男人協商房子歸自己,支付250萬補償。
五、很多人對于父母為子女購買的房產,離婚時不進行分割表示無法接受。
個人認為這一條很公平,公婆買的房子送兒子,岳父母買的房子給女兒,現在陪嫁房子的女方父母也大有人在,這一條可以讓很多鳳凰男及其家庭的希望落空。
不管是現在的婚姻法還是以前的婚姻法,唯一不足的地方就是沒有肯定女性在家庭當中付出的價值。
當然,2018版的婚姻法也依然沒有做到這一點,所以女人們才會如此緊張。
有人說婚姻法不保障沒錢的女人,但我認為還不夠精確,事實上,我們的婚姻法確實比有些國家殘酷。
因為它沒有明確肯定女性對家庭付出這一部分的價值,所以逼得女人只能自己保障自己的利益。
也就是說,婚姻法不保障“沒腦”的女人,但對頭腦聰明,能力卓絕的女人,影響不大。
比如這三類女人就無法靠婚姻法實現自己的愿望:
1、房子為男人婚前購買,男人打拼事業,女人在家洗衣做飯帶孩子,平時男人涼薄自私,自己天天都在抱怨男人抱怨婚姻,卻還是迫不及待地追生二胎,惦記三胎。
2、絕對法盲,覺得只要男人出軌,就讓他凈身出戶好了。
這樣的女人還真的不是個別,有的甚至得意地對我說:我什么都不怕,他出軌就出軌,我讓他寫了一份如果出軌就自愿凈身出戶的協議。
我只想對這樣的女人說一句:沒事多看看婚姻法吧!
不怕大家笑話,我就曾這么忽悠過我先生,我們的財產大部分在我名下,有一些是他婚前為我購置的。
雖然他這么做了,但偶爾也會犯怵,所以我告訴他如果我出軌了,自愿凈身出戶。
這家伙很高興,當然也沒讓我真寫,還經常表示他很相信我,不會讓我真寫的。
我自己忍不住告訴他:
所以,真正有效的是無條件的財產贈予,并且記得及時辦好各種手續,不要再到處嚷嚷讓他凈身出戶了,沒用的。
3、特別自信,覺得自己魅力無窮,只要自己一聲令下,男人就會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可是房子在男人名下,車子在男人名下,存款在男人名下。
還有一種就是房子登記在女人名下,車子,存款都在女人名下,和第二種女人一樣,覺得到時候讓他凈身出滾蛋好了。
恕我直言,除非到時候他真的自愿放棄所有財產,否則你得吐出來一半。
看到這里,可能很多女人更加沒有安全感了?
但,女人需要恐慌到不婚不育嗎?我覺得完全沒必要。
1、法律鼓勵支持早婚,這是對女人的進一步摧殘?
有人說把結婚年齡提早,女人就更慘了,因為越年輕的女人越好騙。
我倒不這么認為,如果一個18歲的女人會輕易被人騙了結婚,那她不結婚照樣被人騙了感情,結婚起碼還有法律保障,感情可沒法律保障。
就算婚姻法把結婚年齡再往前提,只要你不愿意結婚,哪怕到80歲,也不犯法。
2、不管是開放三胎還是十胎,請記住,肚子是你的,你有絕對的話語權。
只要你不想生,哪怕開放100胎也無所謂,生育權是你的權利,不是你的義務。
3、女人只能上職場拼殺,絕對不能做全職太太?
這也不是絕對的,如果一個男人收入很高,太太收入較低,平時尊重太太,在物質上對太太非常大方,自己的收入隨太太支配,并且很肯定太太對家庭的付出,而作為太太也很喜歡為家庭付出,那為什么非得去職場呢?
能不能為家庭付出,主要看兩點:
男人在經濟上是否對你足夠大方;
在觀念上是否足夠尊重女人對家庭的付出。
如果做到了這兩點,女人做什么都不會很慘。
所以,婚姻法不保障女人權益的那部分,得靠女人自己保障,簡而言之就是靠女人自己的頭腦為自己的一生保駕護航。
在現有的婚姻法體系下,女人若想過得好,只有兩條路可走:
擦亮眼睛,用智慧和頭腦去選人,別眼盲心瞎,兩句甜言蜜語就找不著北了。
如果自覺眼光不怎么樣或者已經找了不太好的男人,那么,永遠別放棄自我,更別放棄賺錢的能力。
它的積極之處就是會讓聰明的女人進一步提高擇偶的要求:
比如不會一人獨攬家務,而會選擇愿意分擔家務、尊重女性的男人為伴侶,不會輕易放棄自己的事業。
男人們也就越來越難以娶到愿意在家奉獻的女人,他們只有兩個選擇:
要么娶那些傻傻愿意被自己搓圓揉扁的女人,而這類女人通常綜合實力比較弱,要么改變觀念,提高自身素質,去追求更高層次的女人。
這兩點會進一步形成強強組合與弱弱組合的婚姻模式。
說穿了,這其實就是一個弱肉強食,強者生存的世界,于男人,于女人,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