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寫了篇《花了15萬,最后卻裝出一套爛尾房!!!》,生活真的是鮮血淋漓地教育了我們:不靠譜的裝修施工隊到底有多坑。
看過的寶寶紛紛也表示——看完,氣得肝疼!(沒看過的寶寶記得自己去溫故而知新)。
既然這套“爛尾房”,給帶來的生活不便利有七宗罪:
各種管線外露
洗手間沒有洗漱臺
廚房沒法正常使用
洗衣機需要每次把管子接到下水口
上樓睡覺的樓梯就和攀巖一樣
樓上辦公區、馬桶位置隨時能撞頭
沒有一處合理收納區
……
那這次接受任務爆改的設計師們,便準備用科技感十足的“十大功能區”來完成戲劇性的大反轉。結果很是精彩。
先給你們亮個對比圖。
改造前
▼
改造后
▼
明亮、通透、科技感、超強儲物,女人都愛的復式loft……這些關鍵詞都不足以表示我對這次爆改的驚嘆之意。
準備好的話,跟我一起來看看爆改的下篇吧~
這才叫玄關(門廳)
原來那只是個倉庫
改造后的基本布局,還和原來的一樣,分為四個區域。
只是每個區域的面積有所改變而已。
比如,門廳位置就改小了一些,留出更多余地給客廳和衛生間。
你還記得改造前門廳處那可怕的攀巖而上的爬梯,還有地下亂堆的雜物嗎?
如今搖身一變,成了玄關柜——屋主常用的鞋,高爾夫球桿,吉他……不再無處安放。
改造前
▼
改造后
▼
更讓人覺得舒適的是,設計師借鑒了日本門廳的設計,將入口處用分層的辦法分為:污區和凈區。
污區:外衣和鞋子脫掉安放。
凈區:換上拖鞋,作為正式進家門的完美過渡。
燈帶的設計也恰到好處,解決了了玄關不夠亮的問題,同時又隱晦地提醒你——注意腳下。
公共區域衛生間
終于實用了
雖然改造后的衛生間不如原來方正,但似乎,利用率更高了。
原來“沒有洗手盆”和“玻璃門撞馬桶”的尷尬,不復存在。
打開洗手間的門后,依次排列著洗漱臺和馬桶。還從樓梯下偷來一平方成為新的淋浴空間。
灰色米色的瓷磚正好互補,不至于過于冷淡,也不會沒有質感。
改造后
▼
誰說面積小
就不能有健身區
穿過門廳的凈區和隔斷就進入到客廳。不,我們先來到的是健身區。
雖然面積不大,但還能擁有健身區的房子,還真的挺硬核的。
沒辦法,誰讓屋主李昊翰是個演員的。這個職業就注定了要自律,讓自己時刻保持好的狀態。健身區,也算是設計師送給李昊翰的一份禮物。
由于是和玄關柜是一起定制的,色調材質相同,關上門的時候還是很一體化的。視覺上相當舒適。
連引體向上和拳擊都能做,還是很讓人羨慕的。
廚房的科技感
讓我漲見識了
千萬不要因為廚房面積變小了,就嫌棄它!
對于這種大卻“不能正常使用”的廚房……
改造前
▼
我當然更喜歡下面這個緊湊、又功能齊全的“小”廚房。
表面上,你只能看到U型廚房 嵌入式冰箱 吧臺,而已。實際上,還有很多隱藏功能沒有開啟。
改造后
▼
比如,可升降的吧臺,隨著高度不同,它也能成為家里的餐桌,寫字臺。
抬到最高處,打開柜門一看,你會發現它居然是個電視柜。
同時,吧臺旁的側柜里,還完美隱藏了酒柜。
開關一按,酒柜緩緩移出,就形成一個完整的酒吧場景,非常酷。
連側柜的上方,設計師也沒有放過。至于什么功能,先賣個關子,到下面的客廳部分繼續介紹。
可見,這個吧臺連柜體,真的是這個區域的核心了。
設置在吧臺桌下的控制按鈕,個人覺得也非常人性化,高低、位置全都一眼可見。比遙控器什么的似乎更讓人覺得靠譜。
和廚房基本融為一體
的客廳
其實,把客廳單拎出來說,合適,又不合適。
在李昊翰的這個新家里,其實餐廚基本是連為一體的。
雖然有吧臺作為兩個區域的劃分,但是整個吧臺系統,又給客廳帶來更多可能性。比如上面說的吧臺里的電視柜……
側柜上方的謎底也可以揭曉了——是用來放置的投影儀的。
比起傳統的固定投影儀位置,我果然還是更愛科技感的隱蔽式。
利用健身區和客廳之間的吊頂嵌入可遙控幕布。在操控之下,分分鐘能變身為影音室。
最強大的
三大功能區合一
要說,最佩服節目里設計師的,就是利用普通家庭不敢輕易嘗試的高科技。
這不,整個家最厲害的武器就是這里了,三大功能區合一:樓梯 書柜 雙衣帽間。
利用樓梯的一面墻作為書柜,這波操作我們還是比較熟悉的。
那下面這個樓梯和書柜墻一起移動,變出一個衣帽間的場景,一般家庭還真的很難見識到。
六平米的衣帽間?!這配置已經不知道讓多少女人羨艷了,關鍵是還在這45平方的小空間內。
更讓人驚掉下巴的是,這是個雙衣帽間!!!
也就是說,你再移動一次,里面還隱藏了另一個衣帽間。
我們用平面圖來一次完整的復盤:
→ 原本和衛生間齊平的樓梯和柜子
→ 在移出樓梯位置后,出現了個6平方米的衣帽間
→ 再移動一次衣帽間的柜子,最里面同樣是個6平方米的衣帽間
最終動的只有6平方,但是功能翻出3倍!
這里就體現出牛逼設計師和普通設計師的區別了。
高科技的產品(包括軌道和五金),只有牛逼的設計師通過資源整合才能幫你實現,并且保證日后的使用不會有大問題。
不說了,我承認我酸了,誰會不想要那么帥氣的衣帽間?!
完美隱藏的
二樓洗手間
順著樓梯,來到二樓,映入眼簾的居然是壁畫。
No!這里也暗藏玄機。利用幾何圖形做的隱形門,壁畫的后面藏了個衛生間!
原來那個開放式的,漏水的衛生間,再也不會尷尬地困擾業主了。
改造前
▼
因為改造后的衛生間獨立又實用。
在做完壁掛入墻馬桶后,墻和馬桶的位置都往空間的中心點移了一點,上個馬桶還會腦袋磕墻的事件,不存在的。
改造后
▼
至于洗手臺,是利用改造前書桌的位置來打造的。
這個變化非常妙,如果碰上尖角斜頂的空間,一定要盡量避免人的身體站和坐會磕碰到的局面。
洗手臺這樣的安排,剛剛好能避免。并且,這個是一個看得見風景的窗口,想象一下主人起床刷牙洗臉時能看到窗外的美景,這一天都將格外美好。
改造前
▼
改造后
▼
樓梯的上方,已經不能用作功能區了,倒不如打造成一個藝術品展示區,放個雕像,用射燈一打,cool~!
這樣的臥室
實名羨慕了
臥室區還在二樓原來的位置。
改變的是,“臟亂差”已經不復存在。
因為,設計師利用三角空間里不實用的兩側空間,做了大量的儲物抽屜!
這下,貼身衣物,和一些小的雜物都有了歸屬之地,再也不用“隨意”地扔在床的兩側了。
這個主臥空間,讓人驚喜的不止于此。
原本容易引起不適的三角頂部,被打造成了圓潤的弧度,遠遠看去,類似個蛋型的一半。加上開窗和燈光的配合,舒適感倍增。
看完整個改造,確認過眼神,是人人都喜歡的復式loft無遺了。
最后,當然是你們最關心的造價。
拆舊改造結構3萬
硬裝22萬
軟裝6萬
電器3萬
看了下,基本還是比較合理的價格。
當然,除了由于節目邀請,設計師免設計費參與。現實生活中,我還是覺得牛逼的設計師收個不低的設計費用,還是在情理之中的。
畢竟,好的設計,是能夠真正將不可能變成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