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中還有這樣一條:
是的,離婚有時只是一時之勇,離完婚后的生活才是漫漫長路。尤其是對那些需要承受育兒負擔的單親家庭來說,這條艱難的長路才剛剛踏上征程。
本文探討的,正是這樣一個偉大而隱秘的群體——單親媽媽。
在中國乃至全世界,絕大多數離婚的家庭,都由女性來承擔育兒的責任(當然也有單親父親,如果你希望為此群體發聲,歡迎你在留言區留言)。然而這又是一個隱秘的群體,因為在生活中,如果她不是你親密的朋友,她并不會主動坦言自己的家庭情況,你完全不知道看上去云淡風輕的她可能承擔的是獨自帶娃,同時又要賺錢養家的兩份重擔。
很多婚前被父母寵溺著長大的獨生女,離婚后,迅速面對生活的真相,甚至都沒有好好地哭一場,就被拋到一個巨大的漩渦中。
單親媽媽所要面對的,是無人支撐、無人分擔養育孩子的沉重經濟壓力和精神焦慮;是在工作與照顧孩子之間分身乏術;是婚姻關系破裂本身所帶來的情感困境;以及無法逃離生活這個巨大漩渦的無力感……
本文采訪了3位不同境遇的單親媽媽,以及一位在單親家庭中長大的孩子,把她們的講述整理出來,或許我們并不能帶來答案,但希望給這個偉大的群體以信心和勇氣——她們就在我們身邊,她們就是我們自己。
1
“一個人帶孩子,無論從身體還是心理上,都會特別累。但內心會越來越強大,遇到問題不會手足無措,學會了獨自面對所有問題,然后去解決它?!?/em>
——小麗
37歲,現居北京,私營企業管理
女兒10歲,與丈夫長期異地,不久前剛離婚
女兒10歲了,基本上是我一手拉扯大的,她爸對孩子的責任會缺失一些。
生完孩子后的哺乳期,真的特別特別累。他沒有特別關照我和孩子,為了自己睡得好,就跑另外一間屋子去睡了,這對剛做了媽媽的女人來說特別不好。我媽為了照顧我跟我睡,但我心疼她,就自己動手,喂奶、帶孩子都是我。晚上起來三四回,白天還要照顧孩子,還得上班,一兩年下來就特別憔悴?,F在別人問我要不要二胎,我都堅決回避,非常害怕再過那樣的日子。
如果給后來人建議,我想說:“一定要請月嫂,照顧半年以上,或者請保姆專門帶孩子。那期間一定要學會排解自己的壓力,自己的身體也要恢復,可以找一個專業的機構鍛煉,不光恢復身材、身體機能,也能排解抑郁的心情?!?/p>
后來孩子爸爸長期在外地,見面很少。我們還是無性婚姻,他身體不好,我是比較傳統的女性,把自我的需求放到最低,愿意為孩子做出這樣的犧牲。
最終導致離婚的是他的惡習,吃喝嫖賭他占了一項,這是壓倒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離婚后我的生活沒有什么不一樣,和他的關系也沒有特別惡化,很平和。唯一的是心態變化,離完婚我的心態會輕松些,對孩子的學習、生活更從容,沒有家庭瑣事的牽絆。我對孩子傳達的父親印象也是正面的。雖然有時有情緒,只言片語中也會表達不滿,但沒有說太多。無論父親做得多不對,在女兒心中還是要有一個正面的形象。
女兒也很自然地過渡過來了。雖然離婚了,但在孩子的教育和生活方面我也會和她爸爸去溝通。他不會過多參與,更多是我主導。如果有不一致意見,會更多尊從孩子的意見。
如果有爸爸參與,孩子的成長還是會更好,比如他會把孩子舉起來,進行力量型活動,孩子會很快樂。畢竟做母親的,表現得更多的是柔性的東西吧。
孩子在學校受委屈,我跟她爸爸同時做開導的話,她會更聽她爸爸一些,可能男性的說教對孩子更輕松一些。也或許我平時說她更多,她對她爸爸的話反而更容易接受一些。所以有時候覺得教育方面,夫妻協力的作用是很大的。
一個人帶孩子,無論從身體還是心理上,都會特別累,對誰都是一樣。但到后期,你也會不斷總結經驗,去排解。內心會越來越強大,遇到問題不會手足無措,學會了獨自面對所有問題,然后去解決它。
我自己經歷了婚姻,對婚姻的看法還是挺放開的。孩子要選擇什么樣的生活,我不會過多干涉,會義無反顧地支持,甚至說如果選擇獨身,我也支持。
新時代的女性不以婚姻為必需品,自己也可以過得很好。包括我自己,如果沒有合適的伴侶,不會去將就。相比他人的觀念,家庭、社會的觀念,自己的內心要堅定一些,才能按自己想要的生活過下去。
2
“單親媽媽不僅自己要活下去,還要帶著孩子活下去,這種求生欲是很強烈的。”
——安妮
36歲,現居杭州,自媒體從業者
離婚5年,女兒7歲
我是在女兒2歲的時候離婚的,我和我前夫是有感情基礎的,但從生完小孩之后,關系就變得很糟,后來沒挺過來就離了。我后來時常想,如果當時兩個人都能再堅持一下,是不是現在也就過來了。小孩三歲前,對很多夫妻關系都是一個很大的挑戰,那個時候的妻子很脆弱,如果丈夫不體諒的話,這個坎就很難過去。
離婚后的生活還是很艱難的。對單親媽媽來說,最大的問題一個是經濟來源,如果家里沒有老人幫忙,你幾乎不可能一個人同時上班和照顧小孩,那怎么辦呢?我生完小孩后就辭職了,很幸運的是,我有一技之長,可以做自媒體,讓我時間比較自由,可以兼顧帶娃和上班。但盡管如此,還是需要我媽媽的協助,才有可能生存下來。我也很感謝我媽媽,放棄了自己的生活來照顧我們。
我身邊其他的單親媽媽很多都選擇了創業,其實也沒有那么輝煌,就是做小生意,例如開個淘寶店啊,做個小廣告公司啊,還有開始做微商,做保險的。做小生意,是最能兼顧工作和生活的,人總是要活下去的,單親媽媽不僅自己要活下去,還要帶著孩子活下去,這種求生欲是很強烈的。
有一段時間是我完全一個人帶娃,難免遇到出去見客戶不能按時接小孩的,或者需要出差的時候。這個時候,學會“求助”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我以前接受的教育都是“能不麻煩別人就盡量少麻煩別人”,開口請人幫忙總是一件為難的事,但現在我就沒那么矯情了,也早早地就培養了很多在困難時刻可以幫助自己的朋友、鄰居、鐘點工阿姨等等,其實只要你坦誠自己的困境,是有很多人愿意去幫助你的,你接受到來自周圍人的善意,也會特別愿意去幫助其他人,人生在世,誰會一帆風順呢?
也正因為此,我開始慢慢修復和前夫,和前夫一家的關系,畢竟如果將來我出了點啥事,我前夫也算是“托孤之交”了。
除了經濟來源,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是情感上的空白。我發現離了婚的男人一般很快就會再婚,但女人大多寧愿單身??赡苣腥藢橐龅囊蟾鼊諏嵰稽c,而女人除了現實因素,總希望找到真正了解自己的人。這個要求當然很高,所以大部分離了婚的女性都單著,但這不代表女性沒有情感上的需求,人都希望能有伴,這是孩子再聽話都不能填補的。
我對將來會出現的那個人,仍然抱有期待。
3
“如果我覺得她缺爸爸是很痛苦的事情,她也會很痛苦,如果我們覺得是個正常的事情,她也就會很平常?!?/strong>
——阿遙
36歲,現居杭州,私立學校老師
女兒6歲半,與先生長期兩地分居
獨自帶孩子
在中國,婚內單親是很正常的現象,很多父親都是媽寶,或者被訓練成了半機器人。我先生就像我的小孩兒,不過這也是我找他的原因,比較單純。
女兒出生以后,你能體會到他愛女兒的心。他喜歡女兒,但沒法持續很久陪她,覺得很累。
這些年長期兩地分居,我一個人帶孩子好像也沒啥問題,除了有時候人手不夠用。爸爸長期不在身邊,對女兒的影響可能也有,但具體在哪里我也說不好,小朋友以后可能會發掘出來吧。
很多爸媽一起帶大的小孩也有很多問題。在幼兒培訓班看到很多小朋友,父親很嚴苛,小朋友就很畏畏縮縮。也許有一個不錯的爸爸角色會更好一點,但沒有就沒有,坦然接受吧。如果覺得自己缺了什么,那心態更不好。如果你先設定了完美的情況,可能就會心理不平衡。但想想原始社會、母系社會的時候,大家不知道爸爸是誰,也活下來了。
現在孩子的教育都是我說了算,他也很認同。比如大家都覺得刷題,為了應試讓孩子做這個做那個是不合理的,就送孩子上了一所私塾,他也沒有反對。孩子學校里的小朋友都開開心心的,挺好。
偶爾也會覺得兩個人帶著小朋友一起生活很好,比如想讓她爸爸帶她去玩一玩,這對小孩兒來說是一種新的感受。
我想影響小朋友更多的,是我們怎么看待這個事情,如果我覺得她缺爸爸是很痛苦的事情,她也會很痛苦,如果我們覺得是個很正常的事情,她也就會很平常。
4
“離婚了也沒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這是我特別不能接受的?!?/strong>
——小梨
27歲,單身
7歲時父母離婚,隨母親生活
算起來父母離婚整整20年了。
離婚的原因他們沒有和我聊過,就是生活上大大小小的事情吧。小時候有印象的只有一句話“爸爸媽媽分開了,但還會同樣愛你”,長大后聽的大部分是抱怨,母親說她怎么苦,過不下去了才離婚的。
父母離婚,我從小很能理解他們,不開心的話分開也挺好的。長大后說沒埋怨過他們那是假的,但我從小就知道我和別的小朋友不一樣(那時候離婚率還沒有那么高),有時候覺得自己特別冤,沒做錯任何事卻要承擔結果和所有影響。
比如從小把自己和別的小朋友差異化看待,人家是有人疼有人愛的寶寶,我不知道自己是個啥。后續在親密關系和交朋友上也有很大影響:敏感脆弱,不自信,自我懷疑,覺得自己不值得擁有美好的東西,沒有安全感,不愿讓別人過多的了解我,總是和別人有距離有保留,覺得沒有人能理解我,性格有一點點孤僻。
而且會對婚姻和一切關系都有不信任感。爸媽都會離開我,還會有誰不會離開我呢?
“我終將失去所有”,是我腦子里總是響起的一句話。所以對很多事情都無法全情投入付出真心。
離婚后,我的母親有太多負能量和控制欲,只能把我往性情更溫和的我爸那邊推。她覺得我爸是騙子,超級摳門,不舍得給我們花錢,讓我跟她有同樣的想法,如果我不聽她的,她就會說我是白眼狼。上大學時,母親還到我宿舍來鬧,當著同學向我訴苦,我覺得她可憐,但確實無法理解她的感受,任何人都沒辦法完全理解當事人的感受,這只能自己去疏解,她不應該把這個壓力轉嫁給我。
她這么多年還在糾結之前的事,沒有釋懷和成長,離婚了也沒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這是我特別不能接受的,讓我們仨過的都不好,然后才知道小時候那些話都是騙小孩兒的。母親一個人撫養孩子確實有辛苦的一面,但我不希望這變成了控制我的資本,我實在無法忍受了就會選擇遠離。什么時候能舒服的相處了,才會慢慢和她恢復到正常一點的母女關系。
我交過幾個男朋友,每次都覺得可以和他們結婚,最后發現無法一起生活。也沒人跟我講過這些,我身邊都沒有幸?;橐龅睦幼屛覍W習,所以現在對感情持悲觀態度,有可能一輩子也遇不到那個人了。
對生孩子更有點排斥,特別怕養不好ta。18歲以前家庭對孩子建立人生觀很重要,我怕因為大人的問題,導致孩子有個不完美的人生,所以在我自己沒有準備好之前,我是不會生小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