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忒咪媽媽(原創文章,歡迎個人分享轉發)
前幾天,一位寶媽私信問我,說網上關于孩子幾歲分床睡的問題,眾說紛紜,只是告訴了分床睡的年齡,也沒說為什么是這樣,所以難免有點擔心。
是啊,在網上有很多人都明確提出了孩子分床睡的年齡,但鮮有人告訴家長,為什么這個年齡要分床睡,因此不少家長面對網上爭議不斷的問題,難免有些疑惑,很難選出恰當正確的答案。
那么今天,忒咪媽媽就帶領大家,走進孩子分床睡的“奇妙世界”當中,我們通過很多專業人士的研究成果,去揭秘真正的“分床睡時間”,答案可能跟我們想象的不太一樣!
1、嬰兒時期分床睡
很多家長看到這句話,可能都表示難以理解,但是如果說專家建議你,在孩子出生后,就可以分床睡了,你會不會更吃驚的呢?
可能經常看一些西方電影的朋友都知道,在電影里,很多孩子剛出生,就被安置在獨立的嬰兒床里,只不過跟父母同在一個房間里,但不同床睡,所以西方很多孩子,從很小的時候,就已經單獨睡了。
在1999年到2005年之間,歐洲進行了一些研究,研究方向是嬰兒猝死綜合征和睡眠方式的聯系,結果發現,與父母睡在一張床上,會增加嬰兒猝死的概率。
所以美國兒科學會,參考這項研究,明確指出:分床睡可以將嬰兒猝死降低50%,從而建議各位家長,在孩子出生后的一年內,可以跟父母同一間房間睡,但是卻不建議同床睡。
除此之外,美國兒科學會在2017年,對于分床睡的建議進行過重新修訂,在經過對兩百多個嬰兒在4個月、9個月、12個月等睡眠情況,進行跟蹤研究后發現,無論孩子多大,單獨睡的孩子,往往都具有良好的睡眠習慣,睡眠時長也是最好,夜間醒來的概率也比較低,父母也是最輕松的。
從而,該項研究成果建議:在孩子1歲內,甚至更早的年齡單獨睡的話,可以為寶寶建立更加良好的睡眠習慣,不用等到孩子1歲后再去嘗試分床分房睡。
2、嬰兒期沒有分床睡,也可以
很多家長看到這里,可能會覺得那我們家孩子在嬰兒期,沒有分床睡,會不會有什么不好的影響呢?事實上,你的擔心是多余的。
美國著名的兒科醫生西爾斯博士,曾經說過,讓寶寶與父母同睡,是一種強烈推薦的育兒方式,能夠很好的增進親子之間的親密關系。
而美國的另外一名睡眠專家,也曾提到過:和父母一起睡的孩子,往往具有更加完善的安全感,在成長過程中,自我減壓能力,以及面對挫折和困難的解決能力,都相對較好。
看到這里,大家是不是迷糊了呢。這么多的研究成果,以及這么多的專家建議,到底什么時候跟孩子分床睡才好呢?
關于什么時間,才是孩子分床睡的最佳時間,美國哈佛醫學院的教授理查德說的一句話,值得家長們去思考和參考。
孩子分床睡的時間決定權在于家長,當父母決定和孩子一起同睡的時候,就應該會想到如何在有一天,和孩子分床睡。
而國內的一些育兒專家,也普遍認為,和孩子分床睡、分房睡的最佳年齡是在2-4歲左右。
1、做好鋪墊和心理建設
讓孩子分房睡,就和斷母乳是一樣的道理,必須要循序漸進的進行,不能急于求成,所以在分房睡之前,一定要做好鋪墊以及足夠的心理建設。
比如說,在分房睡之前,就要讓孩子了解自己接下來要獨自居住的環境,讓孩子有一個心理認知,從而能夠更加快的融入新的環境當中。
2、讓孩子享受獨自睡覺的幸福感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是希望擁有自己獨立的空間和時間的,所以分房睡,就是讓孩子最初感受的時候。
那么這個時候,家長要告訴孩子,你現在可以一個人擁有一個房間了,這是多么好的事情啊,從心理上給孩子鼓勵,讓孩子享受自己一個人睡覺的幸福感,久而久之,孩子就不會害怕恐懼一個人睡覺了。
3、家長要適當的陪伴
上文也給大家說了,分房睡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循序漸進,所以作為家長,可以先陪孩子睡覺,等到孩子睡著了,再離開。
或者跟孩子有一個約定,每天晚上睡覺前,給孩子講故事,故事講完了,孩子要乖乖睡覺,這樣呢,形成一個陪伴的約定,讓孩子慢慢獨自睡覺。
忒咪媽媽對你說:
孩子幾歲可以分床、分房睡,其實最終的權利,還是掌握在家長的手里,但是盡管這樣,也不要超過4歲再去分房睡,因為隨著孩子性別意識的增強,如果還不分房睡的話,不利于孩子的性教育。
今日話題:
你們家孩子是幾歲開始分房睡的呢?歡迎關注,留言討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