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農民:城不想進、地不想包出去、還嫌糧價低,怎么才是出路?

在我國,農業人口大約占總人口的45%左右,也就是有6.3億左右的人口在農村生活,其余55%包括常住城市人口和從農村轉移過來的農村人口。

晉北原平農民在地頭了解土地流轉模式

而這45%的農業人口中,65歲以上的農村人口占10%左右,也就是有大約6000萬老年人在進行農業勞動,除去20歲以下的少年兒童,在農業生產中占主力的年輕人大約占農業人口的50%以上,也就是說20-65歲的從事實際農業工作的農民大約有1-1.5億這個規模。

今天跟大家聊的話題是農民的出路問題,這個話題有點大,但不得不這樣說,因為我是從事農資銷售的,也進行過相關的土地流轉工作,當提到一些65以上勞動力退出農業生產,讓一些有想法的農民去進行職業農民培訓后,進行土地流轉,讓一部分農民進城從事第二、三產業的時候,很多農民不愿意接受,原因是:

1、不想包地出去,這是他們的命根子;

2、自己種地還嫌糧價低;

3、進城后生活不穩定,說不定哪天還得回農村。

照這樣講,農民就是沒法子了,怎么做都是不行,我認為這是有一種固本思想在作祟。

在這里,我將按照農民的這3個想法和國家的農業戰略,和農村的實際做一個分析,以解開農民的這個心結。

晉北原平農民在玉米田鋤地,這樣的老齡農民在農村非常普遍

一、為什么老人還在種地?

現在農村種地的人,老人居多,這是個社會現象,有好多原因。首先是我國近30年來工業化進程的需要;然后是教育體系的改變;再就是城市化進程的推進。

1、不分析不知道中國工業有多強,農民工起到了重要作用

據知,我國早在2011年,工業總產值就達到了2.9萬億美元,比美國多0.5萬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一了。到2018年中國的GDP達到13.6萬億美元,其中制造業產值已經超過了美國、德國、韓國工業產值的總和。

而在中國從事科學、技術、工程、教學的勞動者占全球同類勞動者的1/4,是美國的8倍,增長速度是美國的3倍以上。而其中為我國工業現代化進程做出巨大貢獻的就是從農村走進城市的那些農民工。

可以說,是歷史機遇使得農民離開了農村,走進了城市,從事了我國工業現代化工作。而這其中出現了家庭中一個人進城打工、夫妻進城打工、拖兒帶女一起進城的多極化現象,當然也有連帶父輩們一起進城的現象。我們看出來,正是我國工業化進程的突飛猛進,使得農村勞動力發生了變化。

一些農村的小學孩子已經太少了,有的已經關閉了

2、我國教育體系的變化

隨著我國工業化進程的推進,農村主要勞動力向工業、服務業轉變,農村留守兒童變多,但農村學校逐步關門,到現在只有少數鄉鎮有小學,大多數孩子只能上縣城的小學,農村人口城鎮化遷移形成了。

現在農村的實際人口就剩下了老年人,這就是近20年來形成的農村特殊狀況。農村的土地也只能由這些老年人代勞了,形成了一種低效率的農業生產模式。

3、城市化進程的推進

城市化進程并不是簡單地讓農村人走向城市,而是在城市建設的同時,推進農村城市化的改造,特別是鄉鎮城市化的改造。一些偏遠山區的農村人口整體遷移到城鎮中來,同時展開大幅度的農村扶貧工作,通過農業產業化和手工業的配套,使農村人口都有事做。而將一些重體力勞動逐步導向機械化,將種植、養殖工作偏向于職業農民中來。

土地流轉后,專職農機手成為一個新型的配置職業了

二、為什么國家要進行土地流轉?

有了國家工業化進程的推進,國家整體工業化產值引領全球各國后,國家對于農村的改革就有了底氣。

總體的思路是通過農業機械化減輕農民負擔,通過職業農民培訓提高農民整體素質和知識人,通過保證18億畝耕地的紅線確定耕作總面積,通過高產來確定小麥、水稻、玉米、土豆4大主糧的種植面積和產量,通過調產來決定各地主糧與小雜糧、果樹、蔬菜之間的種植結構,通過開山平地、休耕輪作、退耕還林來樹立作物的可持續性種植。

這是個大方向,然后在這個的基礎上逐步釋放勞動力,進行土地流轉和生產托管,最大化地提高種植效率,實現效益最大化。

在土地流轉的過程中,農民是看到了希望的,同時也是有一些想法的,這就形成了一種消極的對抗。主要體現在前面提到了三個問題上:不想包地出去;自己種地還不賺錢;擔心未來。

而農民也是有自己的道理的,說糧價不高,農民也清楚,現在從國際糧價看,我國的糧價還是算高的,比起進口的那些糧食來說高了不少,到哪里再去提高糧價呢?說種地不賺錢,那么土地確權后,把自己的地租給別人,自己當地主,也感覺是別人掙了自己的錢,自己就是貼點辛苦,城里鄉下來回跑,也要自己親自種,辛苦就不算了。而農民想的更多的是一旦把地租出去,以后再想拿回來自己種就難了。

晉北農民糧食收獲后準備賣糧

這就如圍城一樣,出來的想進去,而進去的再想出來。一邊是一些職業農民想著法子去租地,而租地就想成片,利于機械化耕作,一邊是農民就是不租出去,兩個想法,一是想漲點租金,二是就跟你對著干,這顯然不是個好現象。

但要說租地吧,農民心里想著,我還掙不到什么錢,你怎么能夠掙到錢呢? 這就是過慮了吧。

事實上,農村一部分勞動力是65歲以上的老人,他們其實也不想這樣干下去了,但是有個農民情懷,不讓自己種地在家里憋得慌,再說自己想吃點新鮮糧食也吃不上了。試想,靠著個人的那點體力,怎么能和現代化種植相比呢,效率錯得多了。當自己沒有了土地,就感覺自己沒有了工作一樣,那是自己的命根子,怎么能隨意讓給別人呢?即使有租金收,也是想不通這個理。

現在的土地流轉在事實上已經形成了共識,它是與國家政策相配套的,實踐證明也是可行的,雖然某些地區某些人在土地流轉中賠了錢,但這并不影響農業改革土地流轉的洪流。

土地流轉后的農民可根據需要進行必要的勞動賺取工資

三、為什么要求農民也要有上崗證?

如果時間倒退40年,農民想著法子往城里鉆,可是現在不一樣了,農民因為有耕地,有宅基地,還有國家的一些惠農政策,農村戶口比城市戶口還“值錢”呢。

在這個節骨眼上,叫農民進城,農民就認為這是要搶他們的飯碗,但實際上這個飯碗農民自己是端不穩的,盡管這樣,農民還是要爭取自己的勞動地位。

小農經濟與規模經濟的矛盾就產生了。

實踐證明,土地流轉后一些老齡農民得到了休息,耕地規模化經營得到了實現,這是農業改革的歷史洪流,誰都阻擋不了。

但是,在規模經濟下,就會產生剩余勞動力,一些農民就不高興了,為什么就是要讓我下崗?

聽過一句話叫:吃著碗里的,看著鍋里的。農村人對這句話更有理解,土地流轉是為了解放勞動力,讓農民有更好的、更多的選擇,一些農民非要一邊打工,一邊耕作,認為兩不誤,即使產量不高,也還是要做,還心里挺舒服,因為那是自己的選擇。事實上也有城里打工的農民到收割的時候寧可花點錢讓別人給收回來,也不愿意回鄉收割了,因為性價比不一樣了,回鄉收割耽誤的時間費用比糧食銷售利潤要高。

所以,種植業一定是需要一部分職業農民來做,專職做事情總是會比非專職更有效率。況且就如工業進程中的實踐一樣,農業的改變也是需要從機械化和智能化、專業化上推進的。

好在晉中租了20多畝地種植葡萄和大田作物,但還是沒有成片,經營起來比較費事,澆水還得一片一片地澆

而在產業推進中退下來的農民怎么辦?其實事實已經有了答案,農民也是職業,需要在農業基礎上做種植、加工、經營、銷售等一些細分工種,也可以在其它產業中尋求出路的。

任何行業變局都是有矛盾的,農業的改革涉及到幾億農民的生活和工作,相信在工業進程的不斷進步中,農業進程也會更加順利,農民的安置將會更加有序。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2017年,農民將面臨四大變革!未來我國的農業會是啥樣?
加快欠發達地區農村"非農化"進程
糧價下跌種地不掙錢,可為何農民仍然不愿意流轉土地呢?真相很殘酷!
年終總結!中國農業8大巨變
適度規模是農業發展王道,多大規模為最佳呢?
種糧大戶“毀約棄耕”初現 有人兩年虧1600萬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涪陵区| 浮山县| 沛县| 萨嘎县| 新邵县| 大埔区| 郸城县| 正镶白旗| 嵊泗县| 南溪县| 临城县| 沾化县| 宜良县| 邹城市| 噶尔县| 万宁市| 大同市| 双鸭山市| 乳山市| 万盛区| 和林格尔县| 忻州市| 白朗县| 共和县| 奈曼旗| 宁远县| 航空| 奉新县| 渭源县| 连州市| 闸北区| 乌拉特中旗| 精河县| 伊通| 南木林县| 长岭县| 泾源县| 四川省| 临城县| 阜城县| 修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