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掉的玉米,一畝會有多少呢?種植戶會去撿回來嗎?
即使這樣,除去食用消費、飼用消費、工業消費、種子消費外,玉米損耗和其它大約占總產量的4.2%,這可是個驚人的數字。如果玉米損耗是個不可抗的因素的話,那么玉米少收的數量則是個絕對的浪費了。
這幾天,我們是不是一不小心就會看到別人拍的視頻,寫的文章講,玉米收割以后,漏在地里的非常多,有的肉眼都能夠看到。其中就有農民朋友自發地去地里撿拾殘留的玉米,一個人撿拾一天能收回4、500斤玉米來。
農民從地里撿回來的玉米,在東北一天能撿4、500斤
我也向東北的朋友求證過,這個現象多不多?朋友說,在東北隨便撿,沒人管,這也是不得已的事情。我們知道,東西土壤好,地塊大,人均耕地6畝多,超過全國人均耕地好幾倍。現在東北土地流轉得也比較多,一家種幾百畝、上千畝的有的是。現在都是用玉米收割機收割,收割過后一般情況下丟下的玉米就不要了,由別人去撿,明知道可惜,可自己確實顧不上,即使雇人工,下來也不怎么劃算的。倒不如叫人撿了,省得大要一來,冬天倒給老鼠備下糧食了。
有人認為不是這樣的,是老百姓不自覺,惡意去搶糧,這種現象是個例,一般不會發生的。
在收過的玉米地里撿漏掉的玉米
也有人認為,一天光撿玉米就4、500斤,這就是跟搶糧差不多,事實上是,東家就是不要了。試想一下,東北今年確實倒伏的玉米比較多,收割機收不起來,若想把漏下的收起來,就得雇人,一天100塊錢不多,但雇人的活,能收回來多少玉米呢?一細算賬,也長不下多少錢。所以大戶基本不要了。
實拍晉北玉米地收割后,老人撿籽粒
也有人說,你說的這是個例,根本不可能。其實您隨便到收過的玉米地頭去看一下就會明白,漏掉的玉米有多少。打個最簡單的比方,東北地多,都叫坰,也就是我們稱的公頃,一坰是15畝,如果一畝地少收1斤玉米,不多吧,一公頃就是15斤,按全國4000萬公頃玉米地算的話,那就是6億斤,妥妥的30萬噸,那可是一個有4、50萬畝耕地縣的糧食產量呀。就說我們晉北原平市 ,60萬多畝耕地,全年糧食產量7億斤,還是產糧大縣。
隨處可見的玉米粒,這樣的情況一畝能丟多少呢?
況且一畝耕地漏幾十斤上百斤是很平常的事。若按我國現玉米差額2000萬噸算,30萬噸就是占比1.5%,如果一畝少收10斤,那就是300萬噸,等于把15%的需要進口差額找補回來了。
所以,我認為玉米漏在地里的,自己收不回來、不想去收的,別人去撿拾,是給國家創造了財富,一點不丟人,而且是個巨大的財富。看不起每一滴糧食才是可恥的。
東北某地收割后的玉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