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湖南精神?
我想,她應該是在三湘地孕育,四水中流淌,沸騰在湖南人血液里的精靈.
她是湖湘文化中的精髓.
她具有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和培養品德,鑄造靈魂的魅力,以及催人奮進的動力.
湖南歷史與人文的發展史.就是湖南精神的踐行演義,我從中整理:敢為人先,憂樂于民,與時俱進為湖南精神.
敢為人先是品格.
敢為人先是湖南人的秉性.內涵膽識,睿智,勇敢,爭先等品質.她既是秉性與血性的彰顯,又是不怕輸,不服輸,敢拼敢搏品質的綻放.
她有人們用民間俚語'吃的苦,耐的煩,霸的蠻'形象地描述湖南人勤勞勇敢的底氣.又有'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那種驕氣,還有'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的豪氣,與'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霸氣.以及'湘軍'堅毅不拔,不屈不撓的銳氣,和蔡倫'造紙',袁隆平'種糧',表現出來的敢于攀登高峰的勇氣.
憂樂于民是情懷
憂樂于民.她是由炎帝為冶病救人親'嘗百草'的人道,和先哲'先天下之憂之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抱負,偉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深情.以及本土淳樸民風等等,而凝結成的一種情懷.并深深影響著一代代的湖南人.其中有士大夫屈原悲壯投江的憂國之舉,亦有普通戰士雷鋒對人民'春天般溫暖'的熱愛,還有羅盛教的舍己救人,歐陽海保護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踐行.......
憂樂于民.還概括愛祖國,愛人民的優秀品質,克已奉公,樂于奉獻的優良作風,寬容厚德和鄰友睦的品德,和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
與時俱進是境界.
湖南的歷史,是勇于探索,銳意進取的奮斗史.是'路漫漫修遠兮,吾將上下求索'的進取史.
從未經開發的蠻夷之地,到'湖廣熟,天下足'的魚米之鄉.從耒耜農耕到到培育出世界一流優質雜交稻的經濟飛躍;從以祭祀文化為主的楚辭到湖湘文化的'惟楚有才,于斯為盛',和王船山創立'與時俱進'學說的文化繁榮; 再看看在政壇上運籌爾幄,代有輩出的風流人物.湖南人始終站在時代的前列.順乎潮流而靈動.
倘若說,敢為人先,憂樂于民展示的是湖南精神的寬度與深度,而與時俱進則是體現其高度.并成為了一種境界.她有一顆從人們常說'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哲理中.結合當前形勢,而產生'千帆競渡,慢進是退'催人奮進的上進心.她以面向未來,追求美好為動力,以'靈動'與'創新'為活力.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為緊迫感,以旺盛的精神去進取為激素.并保持精神不衰,精神不老,精神不死.
湖南精神.就在我們身邊,在心中.讓人看得見,摸得著,記得住,學的會,用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