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14
【易錯雷區,步步為贏】
某種生物的種密度指單位面積該種生物的個體數量。下圖為北美洲部分地區某種動物的種密度等值線圖。據此完成1~2題。
1.H、K、Q、R四地中,該種動物的種密度可能相等的兩地是
A.H、R
2.該種動物的種密度與年均溫的空間分布呈正相關的地區是
A.Q、R之間
C.S、R之間
答案 1.A 2.B
【解析】
試題分析:解答本題組的關鍵是明確等值線的原理及其判讀方法。
第1題,H地周圍的等值線數值存在180和200兩種可能,根據2014年高考地理解題技巧系列之選擇題題型(1)等值線“大于大的,小于小的”的原理,可推知H地的數值范圍有兩種可能,即200~220、160~180;K地的數值為180~200、140~160;Q地的數值為180~200;R地的數值為160~180。比較四地的數值可知,H、R兩地的數值都有在160~180的可能,故二者的種密度可能相等,因此選A項。
第2題,該種動物的種密度與年均溫的空間分布大致呈正相關,表現為年平均氣溫高則種密度高,年平均氣溫低則種密度低,而年平均氣溫的分布通常是低緯度高于高緯度,地勢低的地方高于地勢高的地方。比較四個選項,只有N、M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其他地區則存在負相關關系,故選B項。
讀“我國2012年12月上旬氣溫距平圖”(氣溫距平值=當年氣溫-常年平均氣溫),回答3~5題。
3.12月上旬我國氣溫分布趨勢
A.氣溫最低位于內蒙古東部
B.南北最大溫差大約4~6℃
C.南方地區氣溫均高于常年同期
D.東北地區較常年同期偏低2~4℃
4.據圖說明
A.全國0℃等溫線在長江沿線以南
B.自東北向西南影響我國的冷空氣活動頻繁
C.江漢、江南北部部分地區將出現初霜凍
D.新疆北疆暴雪要少于常年同期
5.此季節,可能發生的現象
A.洛杉磯森林火險等級最高
B.俄羅斯摩爾曼斯克港冰凍封港
C.墨累—達令混合農業區正值剪羊毛期
D.南半球中緯度海洋風浪最小
答案 3.D 4.C 5.D
【解析】
第3題,該圖示所反映的是氣溫距2014年高考地理解題技巧系列之選擇題題型(1)等值線平值大小,不能判斷氣溫極值出現地區和2014年高考地理解題技巧系列之選擇題題型(1)等值線南北溫差情況;根據0℃等值線的經過地區判斷南方地區氣溫有與往年相等的地區;由圖示知,東北地區氣溫距平值在-2~-4之間,即比常年同期偏低2~4℃。
第4題,江漢、江南北部部分地區的氣溫距平值為負值,較常年偏低,結合其出現時間可知,該2014年高考地理解題技巧系列之選擇題題型(1)等值線區域將出現初霜凍。
第5題,洛杉磯為地中海氣候,12月上旬溫和濕潤;俄羅斯2014年高考地理解題技巧系列之選擇題題型(1)等值線摩爾曼斯克港受北大西洋暖流影響,終年不凍;墨累—達令混合農業區正在收獲后的麥田上放牧;南半球此時正值夏季,南北溫差較小,2014年高考地理解題技巧系列之選擇題題型(1)等值線氣壓梯度力較小,風力較弱,海洋風浪小。
湖北某校地理興趣小組于 3月21日前往下圖所示區域進行地理觀測,圖中等高距為200米。據此完成6~8題。
6.圖中Q地的海拔高度可能是
A.160米
C.680米
7.15時(地方時)Q地的觀測者看到太陽在P地落下,據此判斷河流干流大致的流向是
( )
A.東北流向西南
C.西北流向東南
8.若圖示森林急劇減少,對當地水循環的影響將主要有
①坡面匯流速度加快 ②水汽輸送量減少 ③蒸騰、蒸發量加大 ④地下徑流減少
A.①②
答案 6.D 7.C 8.D
@@@@@@@@@@@@@@@@@@@@@@@@@@@@@@@@@@@@@@@@@@
【名師點睛,易錯起源】
易錯起源1、等值線圖的共性
例1.下圖為我國某山區等高線地形圖(單位:米),據圖回答(1)~(2)題。
(1)AA′兩點間建有一座橋梁,此橋梁的橋面與其正下方谷地底部的相對高度可能為( )
A.150米
C.360米
(2)經過環保部門檢測,發現橋下河水農藥殘留物超標,這些農藥殘留物最可能來自( )
A.甲地
C.丙地
【答案】
【名師點睛】
地理等值線圖能將一種或多種地理要素作用的結果,以地理數值的方式表達其空間的分布情況,具有包容信息量大,綜合性強的特征,能較好地體現考生的知識應用能力水平,所以常被高考題所采用。
1.同一條等值線上的數值相等。
2.等值線為閉合曲線。
3.兩條等值線一般不能相交。等高線圖上懸崖可以顯示為重合狀態。
4.相鄰的兩條等值線數值相等或差一個等值距。
1.讀數值——等值差;變化規律。
2.看疏密狀況——了解變化趨勢。
3.看走向和形態——了解影響因素。
4.注意等值線的彎曲處——可添加輔助線,變抽象為直觀。
1.緊鄰河流但分別位于河流兩側的兩條等值線的值相同。
2.分 別位于同一等值 線兩側的兩條等值線的值絕不相等。
3.海岸線高程為0米。
4.“大于大的,小于小的”——閉合等值線內部某點的值(值域)。
5.“凸低中高,凸高中低”——半閉合等值線內部的值(值域)。
【錦囊妙計,戰勝自我】
關于等值線圖應用的一些規律
1.河流的流向與等高線凸出方向相反,能反映出地勢變化;
2.洋流的流向與等水溫線凸出方向一致;
3.
4.大陸上的等溫線往南凸出,則太陽直射南半球;反之,則太陽直射北半球;
5.陸地上等降水量線或等溫線出現閉合或半閉合情形往往是地形影響的結果。
易錯起源2、形態各異的“等高線”
例2.讀某城市城區示意圖,該城市主城區的面積為60平方千米,回答(1)~(2)題。
(1)若海平面上升0.5米,該城市主城區被海水淹沒的面積約為( )
A.18平方千米
C.51平方千米
(2)由圖示信息可知,該城市主城區四個地點的地面坡度最大的是( )
A.e地
【答案】
【名師點睛】
試題情境求新求變是高考試題的一大特色。近年在各地高考試題中均出現了形態各異的“等高線”。可分為兩大類:
一是替代型的“等高線”,如不同時期的湖岸線、梯田等,均可看作等高線;或者是一定程度上“替代”等高線的河流、等壓線、等溫線、等潛水位線、同一植被類型的分布范圍、山區小路等。要求考生能夠根據等高線原理及各地理事物的影響因素進行推斷、分析圖示區域的地形類型、地勢特征等。
二是特殊地形的等高線,如火山口湖、地上河、蘑菇石、梯田等特殊地形地貌的等高線地形 圖。如:
2.地上河等高線地形圖及景觀圖
(AB河段位于平原上,水流平緩,是地上河,河水補給地下水,無支流匯入。)
3.蘑菇石等高線地形圖及景觀圖
5.梯田等高線地形圖及景觀圖
【錦囊妙計,戰勝自我】
地理圖像中的“估算法”
1.地理圖像因其形狀的不規則,故在高中階段無法對其進行精準測量,更談不上精確計算。再者,學科的性質也決定了高中地理不需要精確計算。地理圖像中常需估算的是距離、面積這兩類。
2.地理圖像中的距離往往借助經緯線進行估算。
3.地理圖像中的面積估算有兩個途徑,一是借助試題情境中已知面積的地理事物進行對比;二是借助試題選項數值差異或者單位差異進行估算。
易錯起源3、等溫線圖的判讀
例3.下圖為某地7月平均氣溫分布圖(單位:℃),回答下列問題。
(1)甲地溫度的范圍是__________,說明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
(2)依據上題結論,結合所學知識判斷乙、丙兩地冬季氣溫高低,并分析原因。
(3)試分析丁地等溫線彎曲的原因。
【答案】(1)小于28℃大于26℃ 地勢高(武夷山),氣溫低,相鄰等溫線溫度差為2℃。
(2)丙地冬季氣溫高于乙地。丙地離海近,受海洋影響,氣溫偏高;武夷山地形對冬季風(西北風)阻擋(削弱),故丙地受冬季風影響小。(也可以從乙地的角度進行回答)
【名師點睛】
等溫線圖的判讀主要根據等溫線的疏密和彎曲分布情況來判斷氣溫的變化規律;根據氣溫(水溫)分布特點來分析影響因素。以等溫線為載體的試題往往需要結合影響氣溫的因素進行分析。
1.根據數值判斷半球
結論:數值向北遞減,為北半球;數值向南遞減, 為南半球。
(判斷依據:就整體而言,氣溫由赤道向兩極遞減。)
2.根據等溫線的形狀判斷影響因素
1月:全球陸地等溫線向南凸,海洋等溫線向北凸。
(判斷依據:海洋與陸地比熱容不同,海洋升溫慢,降溫也慢;陸地升溫快,降溫也快。)
4.根據等溫線彎曲判斷洋流性質
在海洋中,等溫線彎曲的方向與洋流方向一致,再根據等溫線數值遞減方向判斷半球及洋流性質,還可以根據大洋名稱判斷洋流名稱。
等溫線向低值(或高緯)彎曲的舌部頂端——暖流。
等溫線向高值(或低緯)彎曲的舌部頂端——寒流。
5.根據等溫線判斷氣壓和地勢
一般而言,某一區域內氣溫越高,地勢越低;同一水平面,氣溫越高,則氣壓越低。
【錦囊妙計,戰勝自我】
影響等溫線走向的基本因素
1.太陽輻射(緯度因素):從全球看,等溫線分布的基本趨勢是沿東西方向延伸,原因是太陽輻射能量隨緯度變化,從低緯向高緯遞減。南半球海洋面積廣,物理性質較均一,等溫線比北半球平直。
2.海陸因素:海水對大氣溫度起著調節作用,大陸沿海地區因受海洋影響大,等溫線呈現出與海岸線大體平行的態勢。這種狀況在北半球中緯度的大陸東西兩岸比較明顯。
3.地形地勢因素:地勢高,氣溫低,在山地或高原的邊緣,等溫線會沿等高線的延伸方向延伸。如我國1月份0℃等溫線西部沿青藏高原東南邊緣明顯向低緯凸出,就是受地勢的影響。
4.洋流因素:在洋流流經的地區,等溫線會向洋流流向凸出。暖流流經區,等溫線向高緯凸出;寒流流經區,等溫線向低緯凸出。
易錯起源4、等降水量線判讀
例4.讀下圖,回答(1)~(2)題。
(1)P、a、b三處的年降水量數據可能分別為( )
A.150、500、1000
C.150、1000、500
(2)關于圖中甲、乙兩地年降水差異的分析,正確的是( )
A.甲、乙兩地年降水量差異不大,但甲小于乙
B.甲地降水集中在6月至9月,多地形雨
C.乙地降水集中在11月至次年3月,多鋒面雨
D.甲地降水受夏季風的影響,乙地降水受西風的影響
【答案】(1)D
【名師點睛】
從空中降落到地面的雨、雪、雹等叫做降水。降水量用毫米表示,為累加值。在地理上,常用月降水量、年降水量、年降水量的季節分配等來說明一個地方氣候的特征。在地圖上,把降水量相等的地點連接成的線,叫等降水量線。等降水量線的判讀,其實質是對降水成因的分析。
1.判斷降水的地區分布差異大小
等降水量線密集——降水的地區分布差異大;
等降水量線稀疏——降水的地區分布差異小。
2.根據等降水量線的走向判斷影響因素
等降水量線與海岸線大致平行——降水自沿海向內陸減少;
等降水量線與山脈走向平行——多雨一側為迎風坡,少雨的一側為背風坡;
等降水量線呈封閉曲線——地形或城市“雨島”影響。
【錦囊妙計,戰勝自我】
等降水量線常見的兩個應用角度:
1.體現區域的氣候特征,如800mm年等降水量線不僅是我國亞熱帶季風與溫帶季風氣候區的分界線,還是我國濕潤地區與半濕潤地區的分界線。
2.體現區域的地形特點,不僅能通過降水量的差異反映出同一座山的迎風坡和背風坡(降水多為迎風坡,降水少為背風坡);還能通過等降水量線的疏密程度反映出地表起伏狀況(等降水量線密集,說明地表起伏大;否則反之)。
易錯起源5、等壓線圖判讀
例5.讀某區域某月海平面氣壓分布圖(單位:百帕),完成(1)~(3)題。
(1)圖示L地區等壓線發生彎凸,其主要影響因素為( )
A.海陸分布
C.太陽輻射
(2)圖中P地盛行( )
A.西北風
C.東北風
(3)形成這種氣壓分布的時期,圖示區域的黑夜范圍約占( )
A.10%~15%
C.50%~55%
【答案】 (1)B
【名師點睛】
將同一水平面上氣壓相等的各點連成線就是等壓線,因此等壓線實際上是等壓面和等高面的交線。所以等壓線分布圖是表示在同一海拔高度上氣壓水平分布的狀況。“高壓”和“低壓”是針對同一水平面上的氣壓差異而言的。
1.根據等壓線判斷風向
①高空(一般認為1500米以上)——風向與等壓線平行(風受兩個力影響,無摩擦力);
②近地面——風向與等壓線斜交(風受三個力影響,且摩擦力越大,斜交夾角越大)。
2.根據等壓線判斷風力大小
原理:水平氣壓梯度力越大,風力越大;反之風越小。
①同一圖中:等壓線密集處→氣壓差大→水平氣壓梯度力大→風力大。
②不同圖中:水平氣壓梯度=兩點間氣壓差÷(兩點圖上距離÷ 比例尺)。
結論:風力大小與氣壓差成正比;風力大小與比例尺成正比。
3.根據海陸氣壓中心判斷南北半球的季節(月份)
北半球 7月,南半球1月(北半球夏季):大陸內部有低壓中心,海洋中有高壓中心(切割副高);
南半球 7月,北半球1月(北半球冬季):大陸內部有高壓中心,海洋中有低壓中心。
4.根據近地面等壓線判斷天氣系統
①北半球順時針,東部吹偏北風,西部吹偏南風;南半球反之;
②等壓線向外凸出部分為高壓脊。
①北半球逆時針,東部吹偏南風,西部吹偏北風;南半球反之;
②等壓線向外凸出部分為低壓槽,在中緯度(溫帶)地區可形成鋒面,即稱為鋒面氣旋。
冷鋒:鋒后有雨,大風;
5.全球氣壓帶和風帶
(1)原因
熱力成因:赤道低氣壓帶和極地高氣壓帶;
動力成因:副熱帶高氣壓帶和副極地低氣壓帶。
【錦囊妙計,戰勝自我】
等壓面的判讀技巧
1.等壓線與等壓面的聯系與區別
2.等壓面的判讀技巧:
(1)“高壓上凸,低壓下凹”:不管是在高空還是在近地面,均是高壓區的等壓面往高處凸,低壓區的等壓面往低處凹。
(2)同一地點,其高空等壓面的彎曲方向與近地面等壓面的彎曲方向關于某水平面對稱。
易錯起源6、等物候線圖的判讀
例6.《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策劃了“三縱一橫”四條路線尋訪秋天的活動,線路分布如下圖所示。圖中標注的日期為各地入秋時間(我國氣象部門規定的“入秋日”是指日均溫連續5天小于等于22℃時的第一天)。完成(1)~(2)題。
(1)我國各地入秋時間的序列是( )
A.路線①的秋色是從南往北演進
B.路線②的秋色是從北往南演進
C.路線③的秋色是從中部往南、北演進
D.路線④的秋色是從東往西演進
(2)影響路線③的入秋時間序列的原因是( )
A.緯度與大氣環流
C.緯度與地形
【答案】 (1) B
【名師點睛】
在地圖上把某種植物各發育期同時來臨的地點連接起來的線即等物候線,如同時開花的線稱為等花期線。等物候線在國民經濟上,特別在指導農業生產上有很大的意義,符合“關注生活中的地理”這一新課改理念,故以等物候線為情境的試題多次呈現。
等物候線是氣象學家用來記錄氣候變化的一種統計圖,而氣候的主要指標是氣溫、降水,所以不管是哪一種物候線,在高中階段都可以將其簡化為等溫線、等降水量線,或兩者的結合。
【錦囊妙計,戰勝自我】
等物候線的本質
地理試題中的等物候線圖根據信息呈現的需要,往往選擇具有代表性的等物候線進行截取,除了具備一般等值線的特征外,還要求考生獲取、解讀以下信息:
1.太陽輻射(氣溫)差異導致的高低緯度間物候差異;如圖中等物候線自南向北日期推遲。
2.海陸性質差異(洋流)導致近海與內陸的物候差異,具體有兩種情況:(1)若臨海狹長地帶與其他地區差異特別明顯,其成因主要是洋流通過對氣溫的影響來影響物候;(2)若近海地區與內陸地區存在差異,則主要體現為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對物候的影響。如圖中等物候線的臨海部分均往北凸。
3.垂直地域分異規律導致不同海拔間的物候差異。隨著海拔的升高,氣溫、降水均會發生變化,決定了不同海拔的同一植被同一物候現象出現時間的差異。
4.區域間氣溫條件基本一致時,降水(水分)差異對物候的影響,主要體現在非年雨型地區。常用來設置成選項。
易錯起源7、其他類型的等值線
例7.林線是高山垂直自然帶譜中一條重要的生態界限,通常是指高海拔處樹木(針葉林)生長的上限。下圖示意我國局部區域高山林線海拔分布。據此并讀圖完成(1)~(3)題。
(1)依圖可知,E地與F地的林線海拔高度相差( )
A.800米及以下
C.1000~1200米
(2)F地成為世界上最高的林線分布區,最合理的解釋是( )
A.地處低緯的高海拔地區,太陽輻射強度大
B.地處山地迎風坡地帶,年降水量大
C.受南部海洋沿河流北上的暖濕氣流影響大
D.來自西部的暖濕氣流在寬谷地帶多云雨
(3)多條林線的走向在圖示東部區域發生折向變化,其首要影響因素是( )
A.河流與盛行風向
C.地勢與山脈走向
【答案】 (1)D
【名師點睛】
等值線的類型非常多,而且每年高考試題中還在不斷的創新,因此在有限的篇幅里不能窮盡。解答平時練習沒有見過的等值線試題時,除了遵循等值線的共性外,還要注重從題干中獲取該類型等值線信息,才能做到以不變應萬變。其解題思路如下:
1.識別該等值線反映何種地理事物;
2.分析影響該地理事物分布和變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從曲線走向、彎曲情況、疏密程度、數值等方面進行描述、分析等。
【錦囊妙計,戰勝自我】
@@@@@@@@@@@@@@@@@@@@@@@@@@@@@@@@@@@@@@@@@@
【易錯練兵,虎口脫險】
讀下面“某海域等深線和表層年平均等溫線分布圖”,完成1~2題。
1.甲處所處的大洲可能為
A.歐洲
C.非洲
答案 B
2.乙處洋流可能是
A.加那利寒流
C.加利福尼亞寒流
答案 D
下圖為“我國某地局部降水(雪)分布圖”。讀圖,完成3~4題。
3.導致圖中雨雪分界線在甲、乙兩處發生彎曲的主要因素是
A.緯度
C.地形
答案 C
4.下列對甲、乙兩地天氣的敘述,正確的有
①甲地中雨,乙地中雪 ②甲地小雪,乙地小雨 ③甲、乙兩地風向均為偏北風,乙地風力較強 ④甲、乙兩地風向均為偏南風,甲地風力較強
A.①③
C.②③
答案 A
下圖是我國某校地理興趣小組根據當地樓房各朝向外墻面接受的太陽輻射熱量,繪制的一月和七月的太陽輻射日總量變化方位圖(單位:千焦/平方米·日)。讀圖回答5~6題。
5.該地樓房
A.一月份東墻接受太陽輻射最多
B.七月份南墻接受太陽輻射最多
C.一月份南墻接受太陽輻射最多
D.七月份北墻接受太陽輻射最多
答案 C
6.該地最有可能位于
A.三江平原
C.珠江三角洲
答案 C
解析 由七月份的太陽輻射日總量變化曲線可知,該地七月份南北方位小于東西方位,可以推出該地緯度較低。
下圖為“某地區年等降水量線分布圖”,讀圖完成7~8題。
7.下列關于甲、乙、丁三地氣候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A.丁地比甲地氣溫日較差大
B.甲地比丁地太陽輻射強
D.甲地比丁地氣溫高是由于其海拔低
D.乙地比甲地降水多是受海洋的影響
答案 A
【解析】甲地比丁地降水多,即陰天多,所以甲地太陽輻射比丁地弱,甲地比丁地氣溫高是由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影響的,乙地比甲地降水多是受地形的影響。
8.在丁地可采取東水西調的措施保證農業生產高產和穩產,若實施調水,則乙丙兩地之間最合理的工程是
A.利用地勢,開渠自流
B.逐級抽水
C.架設“水上橋”
D.開鑿輸水管道
答案 B
【解析】所示地區為澳大利亞東部地區,乙、丙于大分水嶺的東側,且丙地海拔比乙地海拔高,所以乙、丙兩地之間最合理的工程是逐級抽水。
下圖示意“亞洲某內陸國水系分布和七月份氣溫分布情況”。讀圖完成9~10題。
9.圖中①地的7月均溫可能為
A.18℃
C.14℃
答案 D
【解析】由圖知①地海拔高,氣溫在8℃~12℃之間。
10.圖中②地的自然帶為
A.溫帶落葉闊葉林帶
C.亞寒帶針葉林帶
答案 B
【解析】該地氣候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因此自然帶為溫帶荒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