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液是氣運行的載體之一。在血脈之外,氣的運行必須依附于津液,否則也會使氣漂浮失散而無所歸,故說津能載氣。因此津液丟失,必致氣耗。如暑熱病證、不僅傷津耗液,而且氣亦隨汗液外泄,出現少氣懶言、體倦乏力的氣虛表現。而大汗、大吐、大瀉等津液大量丟失,氣亦隨之大量外脫,稱之為:氣隨津脫。《金匱要略心典·痰飲》說:吐下之余,定無完氣。可見汗、吐、下等丟失津液的同時,氣必然遭到耗損。因此臨床中使用汗法、下法、吐法必須做到中病即止,勿過多使用而致傷津。
由于津是氣的載體,氣依附于津液得以運行,因而津液輸布代謝正常,則氣機調,謂之津行則氣行。而當津液輸布達運行受阻時,也會引起氣機郁滯不暢,謂之津停則氣滯。
臨床大法利水行氣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