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 進行了疫情暴發后的首次火箭發射任務。
當地時間 22 日下午,一枚 “四手” 獵鷹 9 火箭成功發射,將自家的 60 顆 Starlink 衛星送上軌道,而在火箭升空約 9 分鐘后,這枚獵鷹 9 火箭一級穩定降落在海上平臺,成功實現回收。
至此,SpaceX 在今年近 4 個月的時間里已經完成了 4 次 Starlink 衛星發射任務,正式運營衛星總數達到 420 顆。
除了繼續穩坐全球運營衛星數量最多公司的寶座,Starlink 的衛星網絡也逐漸接近可以投入商業運營的數量。
就像馬斯克曾經說的,Starlink 要實現最小范圍的衛星互聯網覆蓋,最少需要 400 顆衛星,當衛星數量達到約 800 顆時,該衛星網絡才可開始在一定范圍內提供網絡覆蓋。
在此次發射成功后,馬斯克在推特上表示,Starlink 衛星網絡將在 3 個月內進行非公開測試,而在今年下半年前就能進行公開測試。按照之前的說法,Starlink 衛星互聯網最早將在北美提供服務。
與此同時,要用上 Starlink 互聯網,用以連接衛星信號的地面終端也不可或缺,目前這方面的工作正在推進當中。
今年 3 月,SpaceX 已經獲批生產超過 100 萬個地面終端,不過目前尚未公開亮相。據馬斯克介紹,這些地面終端就像是一根棍子上插著一個飛碟,將會非常簡單易用,任何人都能輕松安裝。
獵鷹 9 火箭進行回收、重復使用已經不再是什么新聞 ,而對 SpaceX 來說,繼續提高火箭的重復使用次數上限、對整流罩進行更好的回收和重復使用,已經成為了現階段的火箭發射方面的看點。
此次發射成功,SpaceX 的獵鷹 9 正式接替此前的 Atlas V 成為美國發射次數最多的運載火箭型號。
資料顯示,Atlas V 最初由洛克希德 · 馬丁公司所研制,目前隸屬聯合發射同盟(ULA),從 2002 年 8 月正式首飛到現在,這型火箭在 18 年時間里進行了 83 次飛行,年均發射次數為 4.6 次。
Atlas V 投入使用至今 83 次發射 0 失敗的恐怖表現,讓這款火箭一度成為美國發射市場上最主流的火箭型號。
而獵鷹 9 則是后來者,獵鷹 9 號火箭從 2010 年 6 月正式開始執行入軌發射任務,且在最初的 3 年時間里,獵鷹 9 只進行了 5 次發射,而在后續的幾年時間里,發射次數逐年上漲,最終將發射總數推到 84 次。
在可見的未來數年時間里,獵鷹 9 史無前例的密集發射計劃也將使得這型火箭穩坐火箭發射排行的首位。
而值得關注的是,按照目前的發射計劃,獵鷹 9 的下一次登場將是 5 月底的正式載人發射任務。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