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是咱們每天必吃的調料,它是人體血液、組織液等的必要組成部分,如果缺鹽人體將會出現嚴重生理問題甚至生命問題。這不,在電影《閃閃的紅星》中,為了給游擊隊偷運鹽巴,冬子巧妙將鹽水浸在棉衣里,躲過盤查,然后再把水煮干,重新蒸發出鹽。
《閃閃的紅星》劇照。
但是現在生活好了,鹽不再是什么稀缺資源,基本上人人都吃了過量的鹽。世界衛生組織2013年發布一份新的食鹽攝取指南,建議成年人每日鈉元素攝取量應低于2000毫克,即相當于食鹽攝取量不超過5克。
但事實上,國人平均每人每日食鹽12克,其中北方地區高于南方地區,是WHO的推薦量的2.4倍,有些地區如西藏的攝鹽量甚至高達20多克。
過量吃鹽,危害太大
世界衛生組織已經確切證實了:如果每天吃了15—20克以上食鹽,84%的成年人收縮壓超過140mmHg,腦卒中也很多。
如果人們將鹽攝入量降至每日低于5克的推薦水平,每年可避免170萬例死亡。
北京大學醫學部喬治健康研究所資深研究員、北京大學臨床研究所常務副所長武陽豐教授表示,中國有數量龐大的心腦血管疾病和高血壓患者,高鹽飲食是其重要原因。據估計,將中國人每天的平均攝鹽量降低1克,將可每年挽救12.5萬條生命。
著有《至簡古醫——道鑒傷寒論》一書的作者劉希彥曾經說過,鹽的危害是大于我們的想象的。如果將動物殺掉,用碗把血裝起來,在里面放一點鹽,血就會凝固成為血豆腐。由此可見,鹽是一種血毒素,它和蛇毒是類似的。
對于咱們中國人來說,無論哪個菜少了鹽,都不會好吃,但一旦過了量,就會引起一系列健康問題。
如今我們身邊這么多高血壓的人,可以說個個和吃鹽太多有關!食鹽中的鈉離子攝入過多會引起腎上腺和腦組織釋放一種因子,這種因子會使血壓升高。血壓升高是導致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大約49%的心臟病的主要病因是高血壓。
研究發現,每天的食鹽攝入量超過 4 克(以鈉的量計算),中風的幾率明顯高于每天吃食鹽少于 1.5 克的人,而且,每天食鹽攝入每增加 0.5 克,中風的風險就增加17%。
同樣,食鹽攝入量與冠心病也有很大的關系。研究人員對2436名芬蘭人進行了鈉含量測定,結果發現,當每天的食鹽攝入增加6克,因得冠心病死亡的人數增加了56%,得心臟病死亡的患者增加36%。
1999 年開始,美國癌癥協會對 40000 多名 40~59 歲的中年人進行了長達 11 年的膳食調查發現,食鹽攝入過,伴隨著較高的胃癌發生率。
這是因為鹽分過大的食物會降低胃中保護性黏液的粘度,使它對胃壁的保護作用下降,食物中的各種有害因素更容易作用于胃壁,因而會促進胃癌的發生。
正如上面所說,鹽吃多了會引起高血壓,同時還會使血漿膽固醇升高,促使我們的血管變薄、變脆,這就是非常可怕的——動脈粥樣硬化。如果心臟血管動脈硬化,那就會導致心肌梗死、冠心病的出現。如果是腦血管變脆、變薄,就會出現腦溢血、腦梗等。
食鹽吃的多,會導致我們體內鈣大量流失,這就會導致“骨頭變脆”,即骨質疏松。這是因為食鹽中的鈉離子和人體中的鈣代謝是有聯系的,當鈉離子從人體排出時,還會攜帶一部分的鈣離子。因此,導致鈣流失,骨頭變脆。
長期吃鹽太多也會導致心臟的衰竭。目前一項發表在美國《心衰》雜志的研究發現,食鹽是導致心衰的危險因素。因此想要心臟永葆年輕就要合理控制食鹽攝入。
當我們食鹽吃的太多,就會導致體內滲透壓增高,所以多余的鈉就要從腎臟排出,加大腎臟負擔,損傷腎臟。同時,鹽在排出的過程中會帶走鈣,使得尿鈣水平升高,增加腎結石的風險。
注意:
鹽中所含的鈉會引起血壓升高,所以現在比較流行吃低鈉鹽,與普通鈉鹽相比含鈉低(氯化鈉70%左右),富含鉀(氯化鉀30%左右)。對于大多人來說,低鈉鹽更為健康,減鹽不減咸,防控高血壓。不過有一點需要特別警惕:
有3類人不適合吃低鈉鹽,因為他們無法正常排出多余的鉀,導致高鉀血癥,嚴重的會引發心跳驟停,危及生命。
這 3 類人分別是:
有急、慢性腎病的人;
有高鉀血癥的人;
在吃保鉀類藥物的高血壓患者。
如果你不是上面說的情況,還是推薦吃低鈉鹽的。(本段摘自丁香醫生)
你可能會說,我每次做菜沒有放那么多鹽啊。事實上除了菜以外,這些食物中暗藏著很多鹽,只是你不知道。不知不覺,你每天吃的鹽就遠遠超標了!
怎么選鹽?
健康人群:
老年人:吃低鈉鹽為主,可以適當換換鈣鹽和硒鹽;
孕產婦和兒童以鋅鹽為主,并可以不定期吃些鈣鹽、硒鹽;
青少年:鈣鹽為主,配合一些鋅鹽、硒鹽;
中年人:最好幾種鹽交替吃。
病人:
甲狀腺疾病患者——低碘或者無碘鹽
腎臟功能正常的高血壓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低鈉鹽
尿毒癥、心血管疾病患者、肝硬化腹水——少吃鹽
怎么減鹽?
你可能會說,我每次做菜沒有放那么多鹽啊。事實上除了菜以外,這些食物中暗藏著很多鹽,只是你不知道。不知不覺,你每天吃的鹽就遠遠超標了!
名家名方建議,大家一定要繃緊減鹽這根弦,家里最好買個限鹽勺,不要憑感覺放鹽。對那些習慣重口味的人而言,減鹽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而要循序漸進,慢慢去適應清淡口味。不過,任何時候只要將攝鹽量減下來就會有成效。以血壓來說,將鹽量降低的一周到幾周內,血壓就會有所下降。
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營養科主任陳啟眾也教給各位方粉幾個減鹽招。
對于一些重口味者,可以利用味覺的獨特性,來抑制食鹽的攝取量。如酸味就是咸味的“增強劑”,因此放小半勺鹽只用加幾滴醋就可以讓咸味更明顯,從而減少食鹽的用量。
盡量不要喝菜湯,鹽溶于水,菜湯中含鹽量高。
起鍋前放少量鹽或醬油,鹽分尚未深入到食品內部,但舌頭上照樣感覺到咸味。這樣就可以在同樣的咸度下減少鹽的用量。測定菜肴中的維生素C發現,晚放鹽還能減少維生素C的損失,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用調料配成少量調味汁或調味醬蘸著吃,也能讓食物的表面充分接觸鹽,而內部不會滲入鹽分,也對減鹽有益。
調涼拌菜的時候,鹽分往往局限在菜的表面和下面的調味汁中。如果盡快吃完,讓鹽分來不及深入內部,就可以把一部分鹽留在菜湯當中。
如果加點辣椒、花椒、蔥姜蒜之類香辛料熗鍋,能增加菜肴的香味,少放鹽也能好吃。也可在炒菜時多用松茸、香菇等天然味道代替咸味。
除了人們平常熟知的咸菜、咸蛋、皮蛋、火腿、香腸、咸肉、掛面等含鹽量高的食物外,還有一些穿著少油鹽甚至無油鹽外衣,但油鹽含量卻較高的食物也應引起人們的重視。
白面包兩片半白面包含鈉就超過600毫克,而且奶油越多的,含鈉越高。
運動飲料1罐600毫升的運動飲料就可能含有252毫克鈉。
果蔬汁有些果蔬汁為了增加風味,在加工過程中會加鹽,1瓶可能就含162毫克鈉。
此外,比薩、加工和未加工的禽肉、奶酪漢堡包和三明治、奶酪,肉菜、零食(包括薯片、咸味餅干和爆米花)等也有不可小覷的含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