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看似簡單,但是提升起來比較困難。很多同學的語文尤其是寫作部分存在著很大問題。在本次答疑過程中愛智康馮葉老師對同學們提出的問題進行了詳細的解答。下面是本次答疑匯總,希望對同學們學習語文有所幫助。問題1:現在高三了!語文總是在及格邊緣徘徊,我也很想把語文提高,但是我是理科生,其他作業又很多!老師,您覺得我每周應該花多少時間在語文上,而且我字寫得也不太好,有什么好建議可以把字練好呢?我的作文也總是寫完上一句,下一句就不知道怎么接著寫了?該怎么提高?愛智康馮葉老師:理解你們現在作業多,任務重,但是語文的提高,也要付出些時間,不是每周花多少時間,是每天。每天都要學習語文,對于基礎部分,每天15-20分鐘進行翻閱,這部分時間可以放在課間零碎的時間,字的問題,現在有時間就練一練,沒有時間的話,要保證寫工整。其他模塊的題型要掌握清楚,作文在寫之前列好提綱。慢慢來,努力就可以成功啊!問題2:現在大概處于100-110之間 應該怎么才能上一個檔次??愛智康馮葉老師:先分析下自己是哪部分丟分多一些,然后根據自己的情況著手去將最大的分值攻克下來。愛智康馮葉老師:目前是怎樣的分數?語文的高分,要保證客觀題基本不丟分,然后根據不同模塊的側重點進行不同文體內容的理解以及涉及到的題型的梳理與解答。現代文,古詩文,作文,以及基礎知識部分。各自有各自的方向與思路,認真整理下。愛智康馮葉老師:高三語文的復習要做到條理清晰,有的放矢,知道自己的薄弱點進行復習。現代文,古詩文,作文,三大部分,分值占比最大,基礎部分就要靠積累了。愛智康馮葉老師:列舉類材料,可以選取某個方面進行立意,也可以結合二者,辯證分析。愛智康馮葉老師:記敘文在抒發自己情感后,升華部分最好符合人文性以及社會性。問題7:老師,作文缺乏例子怎麼辦,寫議論文總是想不出來,看過的例子也不會太深刻記住,有什麼辦法可以更好的記住例子愛智康馮葉老師:自己看過的,認為可以很好運用的例子,要勤加翻閱并且多次運用,這樣的話,例子就成為了自己內化的東西。平時在積累素材的時候,也不要單一的去記例子,可以放在成文中去體悟是如何剖析的,以及一個素材可以有幾個立意的可能,某一個話題能夠用上哪幾個事例。愛智康馮葉老師:小王子,材料作文的審題立意,根據不同的特點進行有側重點的分析,(1)把握故事的基本情節。如材料中的人物言行、矛盾沖突、事件的起因及后果等。(2)明確材料的主要對象,若涉及對象不止一個,則要理清主次和關系,多角度思考。(3)研讀材料中的關鍵語句,一般情況下,材料中的問句、感嘆句、比喻句、議論性語句、人物對話及提示語都是關鍵信息承載的對象,時常包含著命題者的意圖,即文章的話題,一定要細細研讀。(4)推導故事的因果,在把握了故事基本情節,明確主要對象之后,圍繞著材料中的關鍵語句進行因果推導,往往我們推導出的結果就是我們寫作的論點。(5)別放過寓言或故事中的細節描寫,這其中也暗含著寫作的角度,可進行發散性思維。(1)抓關鍵語句,明確話題。此類材料形式多樣,或為社會現象羅列,或為寓言故事羅列,或為名言警語羅列,抑或是針對一個問題的觀點看法羅列,所以,這就要求我們在讀材料時關注幾則材料同時出現的關鍵語句,這便是命題者的設題意向,也就是我們寫作的論題。(2)明確關系,分清類別。命題者羅列的材料看似松散,實則有著緊密的聯系,我們必須發現材料之間的關系,才能明確立意。材料之間大致有以下幾種關系:并列式,即幾種并列式的不同看法,此類材料相對容易,淡化了審題,選取其中一種即可;對舉式,提供的材料在內容上一般是相對(反)的,在層次上明顯分為兩部分,此類材料要求我們注意二者之間的關系,既要區別,又要聯系;聯結式,即兩則或多則材料羅列,共同反映一種現象或體現一個道理,此類材料要求我們善于抓取關鍵詞句,明確問主題。(3)尋求材料之間的共同點。此類題型必須找尋材料之間的共同點,這共同點往往是我們的寫作的切入點,而不能單獨選取一則材料作為寫作的切入點。(1)選準靶子,即準確把握材料所描述的社會問題或現象。(2)抓關鍵語句,明確傾向,確立寫點,在具體深入分析材料的基礎上,明確命題人的觀點傾向,確定寫作具體的點。(3)通過現象揭示問題的本質,分析問題不能停留在問題的表面,而應該分析問題的根源、危害及改革方案等。(4)善用哲學方法分析問題,如發展的觀點、辯證的觀點、普遍聯系的觀點等,使認識有理性深度。(1)抓住意象,品味意蘊。詩歌是借助意象來表達情意的,而詩歌的意象都具有指代性和象征性,審題時可抓住意象這一特點去聯想、體會,捕捉它所包含的象征意義和所指的對象,然后立意作文。(2)提煉生活現象或哲理。名言警句一般是經過長時間積淀下來的不可隨意更改的哲理性的語言。對警句型材料(一般不只一則)審題時,我們要先理解其中所蘊含的生活現象或哲理。(3)放諸當下,理性思考。明確了詩歌或名言警句所蘊含的的哲理后,還要把它置于當今時代背景下去分析解讀,發掘其中的合理和不合理的部分,看問題要全面,不能片面。如《伶官傳序》中有這樣一則名言:憂勞可以興國,豫逸可以亡身。從歷史教訓層面上看,有其合理性,若從當今信息化社會實情看,憂勞可以亡身(如過勞死重復建設等)豫逸可以興國(借助高科技進行工農業生產、縮小工期提高效率等)都是成立的命題。 找到圖畫中的關鍵文字,對比圖畫中的信息,共同點與差異性。問題9:求幾個關于【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歷史事件,最好是從古至今一一列舉一些,非常感謝愛智康馮葉老師:煙花同學,可以根據現有的素材去聯想出一類的人物,而且可以運用對比論證。比如三國演義中的一些人物;水滸傳中的人物;四世同堂中錢家與祁家的交情,當代的例子的話,可以延續上面的同樣為人文性的事件,一些文人墨客的傳承,也可以寫其他領域的內容,企業等應該很多此類的事例。問題10:作文不太好每次就35~37分,選擇也不好基礎比較差感覺語文沒什么拿分點,怎么能在明年高考前提到90分左右?(滿分150,現在只有60分左右的水平,很差。字寫得不好看,現在正在寫字帖。)真心求教。我青海省!愛智康馮葉老師:拿出點自信來,少年,還好我們還有時間,冷靜分析自己的語文試卷,看一下哪里丟分最多,現代文,古詩文,作文以及基礎知識模塊。然后根據不同的題型與解題思路去認真梳理并且練習。作文要先保證審題立意準確,結構清晰,事例貼切最好新穎。保持修改作文的習慣,將自己的作文進行反復修改,積累自己的素材以及成功的思路。愛智康馮葉老師:文人,作品,官職,古人稱謂,年號,節氣,節日等等,內容比較多,建議早下手積累識記。愛智康馮葉老師:成語的問題,多去積累,每次積累在自己的本子上,并且多翻閱。病句主要包括6種類型: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結構混亂、表意不明、不合邏輯。其中前四類是語法結構方面的問題,后兩類是句意方面的問題。愛智康馮葉老師:簡答題不會很難,塌下心來梳理下應該問題不大。關注人物和情節,以及中心思想,對我們的啟發,有時候為了提高難度,關注下主要人物的次要情節以及次要人物的主要情節。愛智康馮葉老師:文言文的理解不要急于求成,畢竟是一個長期積累的模塊,建議堅持練習文言文閱讀,掌握實詞,虛詞以及句式。并且配合適當的方法,試卷上常出現一些難理解的文言實詞,我們可以聯想課文有關語句中的用法,相互比照,辨其異同,然后初步確定文中實詞的含義有些文言文句子結構整齊,講求對仗,常常采用互文的修辭格,我們可以利用這一結構特點推知詞義。根據詞語在文言句子中的位置,推知它的詞性,根據詞性進而推知它的實詞詞義。根據漢語語法知識,主語、賓語大多是由名詞、代詞充當,謂語大多是由形容詞、動詞充當,定語是由名詞、代詞充當,狀語是由副詞充當。根據它們所處的語法位置,推知它的詞性,進而推知它的意義。語境可分為句子內部語境和外部語境,所謂內部語境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語言環境,所謂外部語境就是針對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言的大語境,即上下文的語言環境。有些句子中的實詞義我們可以借助句子內部語境來推斷。 所謂用法,包括弄清(1)虛詞的詞性,(2)語法作用,(3)與現代漢語的對應關系。考綱中列出了18個虛詞,一定要個個落實,結合教材,認真歸納其各種義項和用法,從常用義和非常用義方面進行比較區別,掌握常用義,照顧特殊義。直譯,指譯文要與原文保持對應關系,重要的詞語要相應的落實,要盡力保持原文遣詞造句的特點和相近的表達方式,力求語言風格也和原文一致。意譯,指著眼于表達原句的意思,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靈活翻譯原文的詞語,靈活處理原文的句子結構。兩者的關系是,只有在直譯表達不了原文意旨的情況下,才在相關部分輔之以意譯。保留古今意義完全相同的一些詞,如國號、年號、帝號、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書名、度量衡單位等。有些詞語意義已經發展,用法已經變化,語法已經不用,在譯文中,應換這些古語為今語。文言中有些虛詞的用法,在現代漢語里沒有相應的詞替代,如果硬譯反而別扭或累贅,譯文時可刪削。這些詞包括:發語詞、湊足音節的助詞、結構倒裝的標志、句中停頓的詞、個別連詞及偏義復詞中虛設成分等。原句中有省略或古今用詞不同的地方,可根據現代漢語語法增加或補充一些成分,使譯文顯豁通順。包括:由于古今語法的演變,有的句型表達方式有所不同,譯文時,應按現代漢語的語法習慣及時調整。包括:主謂倒裝、賓語前置、定語后置和介詞短語后置等。6.意譯,既是一種翻譯的方式,也是一種翻譯的方法。掌握并使用這些方法,不一定就能達到信達雅的標準,還要貫徹詞不離句,句不離篇的閱讀精神,聯系大小語境進行考察,使句意與文意貼切。問題15:每次一寫作文就感覺自己不會說話了,積累的材料也不知道怎么用,不知道怎么組織語言,我要怎么辦才能提高,請老師給些建議,謝謝愛智康馮葉老師:有自己積累的材料是非常棒的,但是不知道如何運用,是不是審題立意不是很清晰,看到作文題目,切題進行立意,然后列出大綱,選出能夠應用的素材,搭建好結構,會好一些。愛智康馮葉老師:詩歌鑒賞要建立在讀懂詩歌的基礎上, 首先是要想一想這首詩寫的是什么?不要急于作答,看看詩題,也許就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要真正讀懂一首詩,必須知人論世。同樣的景物,因詩人遭遇、心境的不同,會寓含截然不同的情感。霜葉紅了,有人贊美紅于二月花,有人卻傷心地覺得總是離人淚。因此,讀詩時,必須注意詩人的遭遇如何、境況如何,注意詩人所處朝代的國勢如何,朝政如何。聯系這些背景,才能準確把握詩歌的思想感情。這方面的信息有的詩歌考題會提供相關的注釋,有的屬于名家名篇的則不再加注,需要從平時積累的知識中回憶提取。 2)送別詩-別時的依依不舍或別后思念。如:李白的《勞勞亭》:( 3)懷古詩-憑吊古人古事,具體說來,對人-緬懷之情;對事-表達昔盛今衰的感嘆。4)邊塞詩-英勇作戰,保家衛國;但大多寫對戰爭的厭惡。在文本內容上,大多描寫邊塞生活與民族矛盾。邊塞詩形成于盛唐,最高成就為高適、岑參、王昌齡、王之渙。7)田園詩-對喧囂塵世(污濁官場)的厭棄,對鄉村、田園的熱愛然后根據不同的考察類型,比如練字,意境,思想情感等,進行不同方向的思路解答。問題17:高三語文,病句,自從……后……可以搭配嗎?愛智康馮葉老師:可以。但是這種句式容易造成句子成分混亂,還是要看具體的例句是怎樣的。問題18:高三理科。我感覺上高中以來語文就沒學懂,現在也就及格分。學習語文大量刷題有沒有效果?還是復習基礎知識有效果,基礎知識怎么復習,難不成就是背嗎?那也沒有什么范圍啊,當然最基礎的詩歌默寫是沒問題的。還是說復習基礎是需要復習題型的,就是說我需要看題目問什么,來了解題目類型進而總結題型(簡單說就是刷題加總結)最后如何提高做語文試卷的答題速度。謝謝愛智康馮葉老師:學習語文要練習題目,當然也要理性的將不同的考察點與題型整理清晰,分析清楚。切不可以埋頭一味的刷題,那樣一頭霧水自己還會很累。基礎知識部分,那些成語,句子,文學常識文化常識等,將任務進行分割,每天都要拿出點時間來進行翻閱,20分鐘左右。按照自己的做題規律,慢慢將速度提高,平時練習,有限時練習的習慣。問題19:我們語文老師是個奇葩,病句講了兩節課就說講完了,以后就不講了,說全靠我們自己。課后也不布置作業,這樣下去估計語文就沒戲了,所以準備自學語文。有什么好的資料,拜托大家推薦一下。我是四川考生,人教版的。愛智康馮葉老師:語文的資料,高三的話,可以直接用《五年高考三年模擬》,高一高二想把知識點具體細致的學習的話,可以看下薛金星或者曲一線的知識點梳理。不過語文除了看這些知識點,要體悟啊。愛智康馮葉老師:首先要讀懂詩歌,一、注意詩的題目。 首先是要想一想這首詩寫的是什么?不要急于作答,看看詩題,也許就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要真正讀懂一首詩,必須知人論世。同樣的景物,因詩人遭遇、心境的不同,會寓含截然不同的情感。霜葉紅了,有人贊美紅于二月花,有人卻傷心地覺得總是離人淚。因此,讀詩時,必須注意詩人的遭遇如何、境況如何,注意詩人所處朝代的國勢如何,朝政如何。聯系這些背景,才能準確把握詩歌的思想感情。這方面的信息有的詩歌考題會提供相關的注釋,有的屬于名家名篇的則不再加注,需要從平時積累的知識中回憶提取。 2)送別詩-別時的依依不舍或別后思念。如:李白的《勞勞亭》:( 3)懷古詩-憑吊古人古事,具體說來,對人-緬懷之情;對事-表達昔盛今衰的感嘆。4)邊塞詩-英勇作戰,保家衛國;但大多寫對戰爭的厭惡。在文本內容上,大多描寫邊塞生活與民族矛盾。邊塞詩形成于盛唐,最高成就為高適、岑參、王昌齡、王之渙。7)田園詩-對喧囂塵世(污濁官場)的厭棄,對鄉村、田園的熱愛然后根據考察內容,如煉字,意境,詩歌情感等不同的題型進行思路的整理。古詩鑒賞,明天的小組課會進行具體的講解,可以來聽。愛智康馮葉老師:首先要讀懂文本,然后根據題型進行作答。理解詞語或句子的含義:2若有修辭,先點名修辭,說說效果,還原詞語原來的意思3解釋深層含義。可能包括作者的情感、文章的主旨、對于事物的評價4含義變體:句子本身簡單,其實要求答的是這樣說的原因關鍵點:找到它們在文章中的位置,聯系上下文,聯系作者的情感或者文章標題的含義(為什么以……為題,理解題目……的含義或內涵)結構:用下面的十個字去套該段(話)的作用,一一排除,剩下的都是對(對比,拿……和……對比,以突出……的……特點)線(線索,用……作為行文線索,貫穿全文,結構嚴謹)烘托人物(烘托出了……的……特點、品質;表現出……的……心理、心情)與上下文的聯系(承接上文、引出下文、為下文做鋪墊、照應前文……對比、襯托)物象對于文章的作用:結構(往往是線索),情感,主旨,藝術效果點手法(用詞、修辭手法、描寫手法以及角度、表現手法)真是不懂啊!! 想國慶假期突擊一下,老師能推薦點書嗎?愛智康馮葉老師:文言文突擊一下解決不了問題啊,假期可以多做些題,先從近三年的高考題和模擬題入手。問題23:不知道為什么,語文總是做不完題。請老師幫忙,應該以什么順序進行答疑呢?愛智康馮葉老師:沒有什么固定的答題順序,一般都會按照出題順序來答題,當然你可以有自己的習慣,但是作文部分一定要有40-50分鐘的時間保證。
更多高考必考復習點請下載:高考幫
2017高考資料分享群:532136255 歡迎你的加入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