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本車發的是高考語文新考綱的備考攻略~
今天要給大家送上數學的!
不廢話了哦!
新考綱內容提要
1、在能力要求內涵方面,增加了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創新性的要求,增加了數學文化的要求。同時對能力要求進行了加細說明,使能力要求更加明確具體。
2、在現行考試大綱三個選考模塊中刪去“幾何證明選講”,其余2個選考模塊的內容和范圍都不變。考生從“坐標系與參數方程”“不等式選講”2個模塊中任選1個作答。
新考綱內容解讀
增加了對數學文化的要求,需要吃透知識點,學會舉一反三
高考考生最怕的數學科這次也面臨較大的變化。在能力要求內涵方面,增加了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創新性的要求,增加了數學文化的要求。同時對能力要求進行了加細說明,使能力要求更加明確具體。
今后的高考數學命題,更多是以一道題為載體,呈現給考生一類題,通過這道題讓考生掌握化歸與轉化的思想方法,以及解決某一類問題的通用方法,從而達到檢查能力水平的目的。同時,命題還會充分考慮考生數學能力的個體差異。絕大多數試題的解答方法、思維方式不是唯一的,而是多種多樣的。通過方法選擇、解題時間長短,區分出考生能力的差異。
考生在數學刷題過程中,一定要養成歸納總結的習慣,同時做到有意識地訓練舉一反三、一題多解,找到最科學的方法。
更重基礎但不是降低難度
基礎性強調回歸課本,但是基礎性不等于降低難度,學生要重視概念、公式產生和發展的過程,理解知識點。綜合性是指學生要加強關注知識整合,關注交匯處的知識點,一題多解。應用性的題目則通常與日常生活相關,學生要注意審題,讀懂題目的要求。創新性則建立在學生掌握一定的基礎之上,考察學生的學習能力,有可能題目給出一個新的定義或概念,學生運用這個新的概念立馬解題。
刪去“幾何證明選講”并不影響
從本次考綱修訂情況來看,目前沒有明確的信息體現考試難度將會如何變化,但是可能會有引進與數學文化有關的試題并有加大應用題考查力度的趨勢。
除此以外,本次考綱修改對考生的影響其實不大。
“萬變不離其宗”,本次考綱關于能力方面的修訂內容,更多的是將以往高考數學就已經對學生進行考查的某些能力進行了更加明確的要求,換句話說:“即使沒有這樣去修訂,我們也應這樣去備考”。
名師解讀
廣大附中數學高級教師黃桂林
教育部門每年都會發布高考大綱,部分科目會有一些微調。最新發布的大綱,調整力度算是近年來比較大的一次。
具體到數學科目,選考模塊中刪去了“幾何證明選講”,主要是因為這部分模塊比較獨立和單一,與其他知識點的聯系較少,因此想體現知識點之間的交叉比較難。出題靈活些,大部分學生做不出來,往年高考中選做該題的學生也較少,出得簡單了,很容易變成送分題。
對于增加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創新性這一要求,黃桂林認為,這一要求透露出來的信息,就是想靠“刷題”拿高分將越來越難了。
“不少學生在數學學習上以刷題為主,對于基本概念、基本公式的生成過程、推導過程都是稀里糊涂的。在不求甚解的情況下,機械地背定理、背公式,做題的時候直接往里套,簡單題還能應付過去,稍微靈活一點的就束手無策了。”黃桂林說,注重基礎性,并不意味著題目會變得簡單,而是考察學生對基本公式、定理能否吃透,能否舉一反三。過去幾年里,就有一些省在高考中考查某個公式的推導過程,結果難倒了不少考生。類似的考法,不排除在以后的高考中也會出現。
數學學科組老師建議
一是對數學應用的考查,在知識背景的設計上應盡量貼近高中學生的生活,并體現對城市和農村學生的公平性;二是適當降低個別題目稍顯復雜的計算。
惠州市第一中學高三理科數學備課組長袁佳利
此次修訂的大綱刪去了“幾何證明選講”選考模塊,這對學生來說影響不會很大。其次是數學文化,其實在今年的高考試題中已經有所體現,只是今年新修訂的大綱更加強調了。我國古代數學里有大量的實際問題,可以結合函數、數列、立體幾何、算法等內容。了解數學文化,有利于激發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欲望和興趣。
對于增加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創新性這一要求,這一要求透露出來的信息,就是想靠“刷題”拿高分將越來越難了,要求學生必須有足夠的邏輯推理能力、空間想象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實際上,廣東考生和國內其他城市考生最大的不足,就是運算能力方面較弱。以前做廣東卷的時候,就我所知,惠州一中考生答卷時間綽綽有余,但去年改成全國卷后,考生普遍反映“時間不夠”,說到底,就是運算能力和速度不行。
七中萬達學校數學教師、成都市特級教師、全國優秀教師劉志剛
2017年,四川高考數學科目將使用全國卷。從試卷結構上來看,以前四川卷選擇題10題,全國卷12題,四川卷填空題5題,全國卷4題,四川卷解答題6題,全國卷5題+3選1(2017年變成2選1)。從均分上看,全國卷得分略低,但四川卷最難的圓錐曲線、導數比全國卷更難,全國卷有利于數學中上同學考出好成績。
全國卷和四川卷考察主干知識基本相同,全國卷在三角函數、數列兩個內容中考一個解答題,四川卷則兩個內容都要考。四川卷邊緣化的正態分布、線性回歸、獨立性檢驗、積分,在全國卷中各年均有考。
蘭州三十四中段曉文
段老師建議,在復習備考中教師要讓學生對此種考題有所研究,熟悉命題特點和命題立意,在日常的教學中加強數學文化的滲透,認真研究高考真題,進行科學地備考,提高復習效率。
蘭州一中盧文彬
盧老師認為,要引導學生重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的數學思考方法,對習題舉一反三,一題多解,這也是未來高考數學命題的方向。解題中不斷優化解題思路、加大思維量減少運算量。考生在做題中,要養成總結歸納的習慣,有意識地訓練一題多解,找到最科學的方法。
應對策略
必須加強數學運算能力,首先,學生要“斷奶”,做題時要懂得脫離答案,獨立推演計算,有自己的思考,絕大多數試題的解答方法、思維方式不是唯一的,而是多種多樣的。其次,就是要“限時”,無論考試還是平時做作業,都要給自己限時,加快運算速度。
此外,在復習備考中,對教材中所涉及的“數學文化”應給予重視,2016年的數學試題設計就努力發掘我國古代數學的精髓。例如,全國Ⅱ卷第8題的程序框圖考查我國南宋時期著名數學家秦九韶提出的求多項式值的算法,通過解題使考生深刻認識到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遠流長。
備考建議
1.緊扣課本,落實基礎知識,要特別關注課本上的典型例題、習題以及有關概念和公式的產生和發展過程;
2.注意歸納總結,避免盲目“刷題”;要通過適量的訓練以及積極的歸納總結達到掌握數學方法,提升數學能力的目的;
3.重視培養提高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在復習過程中落實應用題訓練;
4.從平時抓起,從點滴做起,注意培養思維嚴密,答題規范的良好習慣,做到“顆粒歸倉”;
5.重視運算能力訓練,在復習過程中要堅持把“運算進行到底”,不能以為掌握了方法就可以,不斷提高運算速度與正確率;
6.從歷年高考數學試題來看湖北、浙江等省市的數學試題已經很好的體現了本次考綱修訂的基本要求,可以以其為素材熟悉某些題型的考查方法。
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