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馮陳褚衛,蔣沈韓楊,司徒司空百家姓終,這本百家姓相信大家都聽過,在中國漫長的古代歷史中,演變出了許許多多的姓氏。
古人在將姓氏匯總之后,編纂出了這本圖書,作為學生們的啟蒙讀物,讓他們對中華文化有初步的了解。然而事實上,中國有統計的姓氏一共5700多個,遠遠多于百家姓所收錄的姓氏。
過繼孩子
在古代,人們對于傳承是十分看重的,正所謂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由此在古代社會,對于傳承接代的事件,可謂是十分看重。
古代受限于當時的醫療條件,由此不孕不育,孩子早夭,或者是中途出現意外,都會給一個家庭的傳承接待帶來麻煩,在這種情況下,往往一個家庭會選擇遍地撒網,重點培養的方式,一連生下很多個孩子。
在那個時候,一個家庭里有4、5、6個孩子很常見,大門大戶十幾個也有,而若是到了皇家園林之中,三五十個也是常事,典型的例子就是唐高祖李淵。
但是對于一個家庭而言,并不是生孩子多就一定能保證正常,要知道,古代天災人禍,突發戰亂,瘟疫流行,洪水肆虐,都能夠讓一個剛剛建立起來的家庭瞬間崩塌,而在這種時候,別說傳宗接代,就連成家都成問題。
當人們逃過一個階段性的災難之后,對于重建家庭傳宗接代的想法就日趨嚴重,身體條件還允許的人,也許會繼續生。
但是對于一些人老珠黃,后宮圍墻,太監宮女,逃竄流氓來說,他們想要孩子就很難,于是乎,在古代就有了過繼這個說法。
所謂過繼,就是把別人家的孩子過繼到自己的門下,替自己傳宗接代,自此兩人結為父子父女,父親養孩子小,孩子給父親養老,而表明雙方父子關系,就是靠著給孩子改姓氏表現出來。
所以在古代人的眼中,一個人的名字就是一個符號,而姓氏就是這個人的根,由此,改變姓氏就等于改變一個人的身份,也表達血統之間的聯系。
事實上,在當代社會中,還有這樣一些集群存在的村落,整個村子都是一個姓氏,比如李家村,王家村等等,往往祖上基業越大的人,其后的子孫越會廣闊。
比如現在全世界中姓李的人最多,原因就是在于唐朝時期的國姓是李,而唐朝也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的巔峰。
祖上可能有大官的姓氏
中國古代姓氏由來有許多種,有的是從上古時期傳承下來的古老形式,比如姜,姬,還有是昔日國家的形式,比如齊秦楚周等,還有一些是演變過來的形式,比如孫,由此,姓氏的出現存在一定的客觀規律。
這也就導致了一些姓氏不可避免的,祖上會有比較高貴的存在。根據推論,有這樣七個姓氏組成,可能是大官。
第一,張和錢。如果說現在社會上哪個名字最常見的毫無疑問是張偉,單單一個城市中就有幾千個叫張偉的人,然而,這個姓氏,卻最早可以追溯到黃帝時期,黃帝的嫡孫張揮,張就是黃帝親自賜予的。
而說到錢,尋根溯源,在皇帝的第七代孫中就有人姓錢。眾所周知,歷史上有一些姓氏十分特殊,一部分是由官職演變過來的,比如司馬和司徒。
看過三國的都知道,這都是當時的官職名稱,一個負責軍事,一個負責政治,一般姓兩個姓的人,祖上雖然不一定有光宗耀祖的開天辟地的偉人,但一定要朝中的大員,相當于今天國家軍委主席的角色。
之后就是李,正如前文說到的那樣,他是當今世界上人數最多的姓氏,尋根溯源,除了唐朝之外,李姓最早可以追究到春秋戰國時代。
而一部分人的李姓,是由贏姓演化而來,一個姓氏牽連兩個偉大的時代,也難怪,如今李姓能夠遍地開花。
還有司空司寇兩個姓氏,它們出現的原因與司馬司徒相同,司空掌管的是工業和農業,司寇掌管的是刑罰監獄,現在姓這個姓氏,祖上都有做大官的人。
然而,時代變幻,滄海桑田,沒有一個國家不會滅亡,有些人迫于生存壓力改了姓氏,也有人希望記住祖上的榮耀改成了這個姓,但無論如何?他們祖上的榮耀,是真實存在的。
別的姓氏祖上的名人
古代的姓氏一般以國為姓,往前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戰國七雄加上周,再算上之前的一些小國,這些國名都成為了后代的姓氏,由此,祖上有名人的形式何止七個。
相傳大禹治水時期,契跟隨有功,于是被賜姓子,而他的后代就是建立了商朝的湯,商朝傳承之商紂王滅亡之后,紂王之子微子啟被封到了宋,宋由此而來。
春秋時期,楚國的祖先名叫羋熊,由此誕生了兩個姓氏,羋和熊。可以說,這些姓氏,與之前的七個姓氏相比,古代祖先的地位絲毫不差。
尋根的意義
今日之尋根溯源,目的是在于了解自己祖上的文化歷史,而并非讓人攀龍附鳳自抬身價。之前看過這樣一則報道,有一個活了幾十年的老大爺,突然知道自己是滿清貴胄之后,自己的生活產生了大變化。
梳起了辮子,找了一個清朝王室之后做老婆,生活習慣一如清朝時期,儼然活到了兩個世紀之前的舊社會時代。他們儼然成了別人眼中的另類和笑話。
正確地看待,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有人說,中國是世界上最不講究血統的國家,一來,破四舊之后的血統論早就不復存在。
而另一個方面,中國有5000多年的古代歷史,漫長的古代文明優秀人物層出不窮,誰家祖上還沒幾個厲害的人物,真要論起出身,今天又有誰不是當年的王室貴胄,貴族之后。
然而,這對今天的生活并沒有什么意義,與其去追尋祖先的榮光,倒不如自己去踏踏實實埋頭苦干,幸福生活才會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