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琴棋書畫詩酒茶”在詩詞的過度中從來就是“詩酒不分家”。詩人將情感融合到酒中,以酒展示其豪放的心性,把至真至誠的性格發揮到極致,或悲或喜,或愁或苦!
飲酒與賦詩深刻影響著歷代的文人墨客,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
自稱“酒中仙”的李白,以獨有的詩酒文化詮釋了他坎坷的一生,他在詩酒中,會友,消愁,言志……其豪放灑脫的藝術個性成為我國詩歌史上的一座高峰!
在賀知章的引薦下,李白應召入宮,多年以來的抱負似乎終看到曙光。從“白酒新熟山中歸”到“我輩豈是蓬蒿人”此時的杯中酒代表著未來可期,自己的人生寄予厚望。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李白到長安后,被安置在翰林院。做些給皇帝起草詔命,侍奉皇帝出游,寫些宮廷題材的詩文。加上他桀驁不馴的性格,漸漸地不被官僚顯貴所接納,連唐玄宗也把他晾在了一邊。
自知處境困難的他在應詔入京三年后告別京都。此時的他《蜀道難》《行路難》只得《月下獨酌》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其一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為醒者傳?!涠?/strong>
一樽齊死生,萬事固難審。醉后失天地,兀然就孤枕?!淙?/strong>
窮愁千萬端,美酒三百杯。愁多酒雖少,酒傾愁不來。——其四
這時的杯中酒斟滿了詩人以曠達寫牢騷,以歡樂寫愁苦的自我排遣寂寞的曠達不羈的個性和情感。
也正是因為李白的離開,成就了一個美了千年的“約會”,在洛陽“詩仙”與“詩圣”相遇。兩人一見如故,情同手足。終日痛飲狂歌,慷慨懷古?!?strong>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
此后的李白開始他的天涯孤旅,游歷祖國的大好河山,直到安史之亂爆發。這期間也成為他創作的高峰期,或批判現實,或贊美祖國的山山水水,或懷念曾經真摯的友情!登上謝朓所修建的樓,感慨萬千!寫下“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此時的杯中酒讓詩人有懷才不遇的煩憂,一個“愁”將詩人的滿腹惆悵刻畫的淋漓盡致!
很快,詩人的樂觀豁達,保持自我的心態讓他由悲傳喜,萬里長河的偉大,黃河的奔流氣勢躍然紙上,一首《將進酒》代表了李白獨有的特色,其感情之奔放,有氣勢亦有曲折,其感情悲憤而不失狂放,其詩句豪縱而不覺其浮囂!在《慶余年》中范閑與北齊文壇巨匠莊墨韓斗詩,第一首便是李白所作的豪氣沖天的《將進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此時的杯中酒排遣了詩人懷才不遇的憂憤,給了他一個不屈的靈魂。表現出非凡的抱負與豪放的氣概!形成了屈原以來積極浪漫主義詩歌的新高峰!
天寶十四載,安史之亂爆發。李白認為正是壯士立功之秋。他進李璘府,后李璘兵敗,李白受牽連,遭流放,幾乎丟掉性命。幸遇大赦返回,他寫下《自漢陽病酒歸寄王明府》
去歲左遷夜郎道,琉璃硯水長枯槁。
今年敕放巫山陽,蛟龍筆翰生輝光。
圣主還聽子虛賦,相如卻與論文章。
愿掃鸚鵡洲,與君醉百場。
嘯起白云飛七澤,歌吟淥水動三湘。
莫惜連船沽美酒,千金一擲買春芳。
此時的杯中酒盛滿了喜悅,一位飽經滄桑的老者在聽到自己被大赦之后喜悅之情無法言表,豪邁的寫出“與君醉百場”今天的我們讀來潸然淚下。
李白一生“浪跡天涯,以詩酒自適”一生以不世之才自居,一生盼望能建功立業,而命運卻沒有眷顧他。在漫長的詩詞長河中,以詩酒論人生,笑看水中月,拎一壺酒仰天高歌,給后世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