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稷山興化寺元代壁畫,海外遺珍驚艷世界

   寺觀壁畫是中國壁畫的一個主要類型,興于漢晉、盛于唐宋、衰于明清,一般繪于佛教寺廟和道觀的墻壁上,內容有佛道造像、傳說故事、圖案裝飾等。晉南寺觀壁畫是中國古代美術史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宗教藝術品,是探索中國壁畫發展史的重要寶藏。其中,運城市稷山縣興化寺壁畫是我國元代寺觀壁畫中的精品,當時的宗教信仰、社會面貌、風俗風尚等在壁畫上都得以直觀顯現,彌補了古代文獻的不足,為研究社會發展提供了珍貴的史料。

曾殿宇巍峨 曾壁畫恢弘
  想要一探稷山縣興化寺壁畫,不妨先從這座已不復存在的寺廟說起。
   據 《山西通志》《稷山縣志》記載,歷史上的稷山縣曾有兩個興化寺。一處位于縣城西南15公里的小寧村,始建于隋開皇十二年 (公元592年);另一處在縣城南25公里的丈八村,始建于唐咸亨五年(公元674年)。調查顯示,兩座興化寺分別稱為北寺和南寺,南寺無壁畫,北寺俗稱“神畫寺”,因寺中壁畫而聞名。由此判斷,震驚世界的稷山縣興化寺壁畫出自小寧村的北寺。
   歷史上,這座藏于鄉野的古剎,也曾殿宇巍峨,也曾壁畫恢弘,可以從幾代考古學家實地勘察的資料中看到。
   稷山縣興化寺于唐乾封年間曾修葺,在元大德七年(公元1303年)被八級地震震毀。重建后的興化寺,前后三進院,中軸線上分布著山門、金剛殿、地藏殿、大悲殿、文法殿,東西分建鐘樓和鼓樓。大悲殿又稱為“中殿”,文法殿稱為“后殿”,僅有這兩座殿內繪滿了壁畫。
   此外,經山西學者柴澤俊和北京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孟嗣徽實地調查,推斷興化寺因戰亂毀于1938年至1949年之間,殘存的壁畫隨之蕩然無存。

巨幅壁畫歷經劫難重放異彩
  割裂成塊、剝離墻面、倒賣出國,在20世紀20年代,稷山縣興化寺壁畫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劫難。
   據資料推斷,稷山縣興化寺壁畫成畫于元延祐七年(公元1320年),為元代著名襄陵畫師朱好古和張伯淵所作。
   寺內中殿壁畫《過去七佛佛會圖》現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后殿壁畫《彌勒佛佛會圖》現藏于加拿大多倫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館,還有4小塊壁畫現藏于稷山縣博物館。
   《過去七佛佛會圖》壁畫被剝離墻面的時間在1923年至1925年間。20世紀50年代,這幅壁畫落戶北京故宮博物院,由參加過永樂宮遷建和臨摹工作的中央美術學院教師陸鴻年、王定理與故宮博物院修復組,共同開展了拼合復原工作,這才使之成為世人矚目的巨幅壁畫。
   《過去七佛佛會圖》畫長18.1米、高3.2米,完整畫面約58平方米。全圖采用對稱式構圖,畫有體量相等的七尊坐佛。七佛結跏趺坐于束腰須彌臺仰蓮座上,身著紅色通肩式袈裟,內著綠色僧祇支。七佛的上方有迦陵頻迦(神鳥)和童子飛天,兩位聲聞弟子及六位脅侍菩薩插在七佛之間。整幅畫面共有佛、菩薩、童子飛天等十九身,線條挺勁流暢、設色濃麗厚重。
   興化寺《彌勒佛佛會圖》壁畫被剝離時間應與《過去七佛佛會圖》壁畫為同一時間。1928年,這幅壁畫被輾轉運到加拿大多倫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館。1933年,該博物館完成了壁畫修復工作。至此,興化寺《彌勒佛佛會圖》得以重見天日,在異域大放光彩。
   《彌勒佛佛會圖》壁畫長11.11米、高5.22米,采用對稱式構圖,畫面中央繪有彌勒佛和圣眾,為一佛二弟子四菩薩的配置,兩旁各配有一組男女剃度群像圖。壁畫線條流暢、色彩絢麗,人物形象端莊、神態各異、栩栩如生。

4塊珍貴壁畫歸晉典藏
  1994年版《稷山縣志》中記載,1972年9月中日建交后,周恩來總理親自安排從日本購回4塊稷山興化寺壁畫,分別是《太子降生圖》《阿難近像圖》《四海水帝巡游圖》《仙人朝拜圖》,并于1979年由稷山縣博物館派人從北京取回,入藏稷山縣博物館。
   興化寺《太子降生圖》等4塊壁畫大小不一,大約每塊高40厘米、寬50厘米。其中,《太子降生圖》壁畫描繪的是釋迦牟尼出生后沐浴時的情景,壁畫構圖形象逼真、人物豐滿、衣紋稠密、線條挺拔、色彩華麗,人物表情、動態都很傳神,表現了作者敏銳的觀察力和嫻熟的繪畫技巧。
   多年以來,稷山縣委、縣政府十分重視興化寺壁畫的傳承與保護,積極開展寺觀壁畫文物研究和學術研討,著力挖掘和展示興化寺壁畫的文化內涵。
   2021年,稷山縣獲得了《彌勒佛佛會圖》的影像資料,故宮博物院也提供了《過去七佛佛會圖》的信息數據資料,并在故宮博物院召開了稷山興化寺壁畫保護與利用座談會。
   此外,稷山縣將籌建晉南寺觀壁畫博物館、成立晉南寺觀壁畫研究院,將稷山興化寺、稷山青龍寺、芮城永樂宮、洪洞廣勝寺等晉南元明兩代的部分經典寺觀壁畫等比例復原,打造一個集文物保護、研究、展覽、教學和文化交流于一體的寺觀壁畫藝術博物館,進一步發掘寺觀壁畫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為全省的文物保護和旅游事業發展作出貢獻。

以壁畫為媒 以文促旅
  以壁畫為媒介,以文促旅,助推稷山縣高質量發展。稷山縣寺廟眾多,有的聲名遠播,有的默默無聞,有的隱藏深山,有的置于鬧市,但大多成為旅游勝地。
   稷山縣大佛寺內依崖雕塑的巨佛,其氣勢不輸樂山大佛。這座巨佛為釋迦牟尼坐佛,高20米、寬6.7米,氣魄雄偉,保存完好。佛身串通閣之上下,攀木梯登至樓頂,不僅可瞻佛像全身,就連整個縣城全景也是歷歷在目。該寺依崖土雕的大佛及眾多佛像在華北地區極為罕見,在我國雕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稷山縣的稷王廟,系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有“三絕”,即精湛的石雕、壯美的琉璃、奇妙的木刻。其中,主樓正門前的兩根蟠龍石柱,一根為朱雀穿躍的火龍柱,一根為魚躍龍飛的水柱,展示了中華民族古老的龍圖騰文化內涵。
   據說,趙國大將李牧曾在稷山縣李老莊玉帝廟駐兵防守。廟內正殿后檐墻上,繪有清代屏風式壁畫,畫面底部被毀。
   稷山縣文旅資源豐富,近年來,該縣深挖文化內涵,充分抓住旅游消費快速增長、政策利于文旅產業發展的機遇,突出文旅資源特色,走大文化、精旅游、深融合的發展路徑,努力構筑“一軸兩帶三圈”的稷王文化名城格局。(本報記者 田璐)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晉南寺觀流散壁畫的前世今生
山西壁畫 | 稷山縣青龍寺
稷山興化寺|撥開迷霧,細讀遠隔重洋的壁畫遺珍
(原創連載)山西寺觀壁畫系列之四:保存山西壁畫精品之青龍寺(一)
賞晉南壁畫,品流風遺韻:走近被遺忘的民間畫師朱好古!
41)晉行·運城稷山縣:大佛寺,稷王廟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赤峰市| 佛坪县| 利津县| 嘉荫县| 油尖旺区| 长泰县| 青海省| 徐州市| 昭平县| 怀来县| 靖江市| 东源县| 广南县| 华池县| 沙田区| 遵化市| 邮箱| 德州市| 荃湾区| 温宿县| 黄大仙区| 谢通门县| 星座| 临汾市| 佳木斯市| 桓台县| 砀山县| 霍林郭勒市| 鹤岗市| 榆树市| 芜湖市| 都安| 西宁市| 自贡市| 小金县| 宜章县| 谷城县| 图们市| 扎鲁特旗| 博乐市| 城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