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不僅砍下李建成的頭,還干了件丑事,唐朝史書根本不敢記載
在古代封建王朝中,每次皇位更迭幾乎都伴隨著腥風血雨,為了大好江山,父子、兄弟間的血緣關系根本算不上什么,比如清朝著名的九子奪嫡事件,就完全暴露出了皇家親情的冷漠。在爭奪皇位這樣的殘酷的斗爭中,勝利者往往會獲得一切,即使手段有些狠辣,他也可以將身上不光彩的過去抹除,不過,也有的皇帝根本洗刷不掉身上的污點,最顯著的例子就是唐太宗李世民。歷史上的李世民有勇有謀、開創出貞觀之治,無疑是一位明君,但功是功,過是過,李世民取得這些傲人的功績固然值得贊揚,但他殺兄逼父的不光彩手段也成為后世不斷批判他的重要依據。其實,在玄武之變中,李世民射殺李建成之后,不僅砍下了兄長李建成的頭顱,他還干了一件丑事,唐朝史書根本不敢記載,那么這件事是什么呢?李世民的野心
都說李淵是位沉迷于酒色的荒唐君主,在退位讓賢后更是不斷給李世民生弟弟妹妹,殊不知,大唐能夠順利建立,少不了李淵的運籌帷幄與精準站位,不然在隋末亂世,李淵也不可能拉扯出那么大的勢力。當然,有一點也沒有說錯,李淵建立大唐少不了李世民的功勞。李世民從小就展現出驚人的軍事天賦,同父親整日待在軍營中,練就了一身領兵打仗的好本領,此后,李世民一直跟隨李淵四處征戰,可以說唐初江山能夠穩定有一半是他的功勞。李淵雖然器重次子李世民,但心中最完美的繼承人卻不是他,而是嫡長子李建成,畢竟按照宗法制度,李建成在繼承家業方面具有天然的優勢,而且前朝隋煬帝的教訓還歷歷在目,李淵也不敢貿然將李世民立為太子。可是李世民實在太優秀了,李淵希望他能繼續為大唐開疆擴土,于是不斷給李世民加官進爵,最后還封賞其為“天策上將”,李淵的種種做法助長了李世民的野心,畢竟李淵曾經親口許諾過,將來要將大唐交到他手上:上(李淵)之起兵晉陽也,皆秦王世民之謀,上謂世民曰:“若事成,則天下皆汝所致,當以汝為太子。
這給了太子李建成很大的壓力,作為大唐太子,李建成將更多精力放在了學習治國理政方面,而在軍隊中的影響力則根本不能與屢立戰功的李世民相比,眼看李世民的勢力越來越龐大,李建成對李世民的猜忌之心也愈發重了起來。后來,李建成頻頻向李世民發難,不僅想方設法調走他身邊的得力干將,甚至還曾用下毒這種卑劣手段謀害他,親哥哥的種種舉動令李世民傷透了心,這也使他下定了決心要除掉兄長,奪取皇位。玄武門之變,李建成掉了腦袋
武德九年六月,太史令傅奕觀測天象發現,太白星連續兩次在秦王封地出現,自古以來,人們都認為天象之變預示著將有大事發生,于是傅奕將此事秘密上奏給李淵,言稱秦王李世民將擁有天下。李淵得知消息后心中很是不安,因為他準備將皇位傳給李建成,于是李淵連夜召見李世民。而李世民其實早就有奪權之心,在宮中也布置了不少眼線,因此李世民在進宮之前就得到了消息,于是李世民先發制人,向李淵揭露李建成、李元吉淫亂后宮之事:李淵聞言勃然大怒,將太白經天的事拋之腦后,準備第二天找來李建成、李元吉二人與李世民對質,而李淵不知道的是,李世民在進宮之前就謀劃好了要謀權篡位,于是在第二天命親信于玄武門埋伏太子李建成、李元吉等人。第二天,一場兄弟間的戰斗不可避免地開始了,然而不知道是緊張還是天意,平時十射九中的李元吉這次竟然連射三箭都沒能射中李世民,而李世民卻一箭就射中了李建成,不久之后,李元吉則喪命于尉遲恭之手。在李建成、李元吉二人喪命之后,李世民還命人砍下李建成的頭顱,讓尉遲恭平定玄武門外太子府的府兵,結果太子府大將薛萬徹帶領的兩千府兵見到太子的頭顱之后,瞬間失去了作戰欲望,薛萬徹見此也只能無奈逃跑。李世民的狠毒
李世民在成為皇帝后勵精圖治,將唐朝國力推向巔峰,從這個角度看,李世民無疑是一位杰出的皇帝,但從私人感情方面來看,李世民對待兄長和弟弟的態度就有些無恥了。李世民殺了自己兩個兄弟之后,為防止兩家后人報仇,還直接帶人去東宮來了個斬草除根,李建成五個兒子全部被誅殺,家族成員全部被逐出宗籍,徹底斷絕了李建成一脈奪取皇位的機會。齊王李元吉的兒子們自然也沒能逃脫被誅的命運,至于李元吉的后宮佳麗,李世民也挑撿了一些充入自己后宮當中,其中楊氏還為李世民生下了一個兒子曹王李明,后來被唐高宗李治過繼給李元吉當嗣子。這件事,唐朝的史書中一直沒有記載,或者說不敢記載,畢竟史書本就是為勝利者書寫的,其中或多或少要美化皇帝,因此直到后世王朝,才有史官將這件事記錄到了史書當中。而到了李世民晚年時,他眼見長子李承乾和次子李泰在朝中斗得不可開交,儼然一副“玄武門之變”前奏的模樣,這才體會到當初父親李淵的復雜心情,對兄長李建成也有了一些愧疚之心,于是封李建成為“隱太子”,并將十三子李福過繼給李建成供奉香火。可惜,李世民還是低估了皇位的誘惑,李承乾最終還是選擇造反,令李世民享受了一把“父慈子孝”的溫情,只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不知道此時李世民是否后悔當年射殺兄長的不義之舉。結語
自古無情帝王家,親情在權力面前一文不值,李世民采取的一些手段固然有些殘忍,但對于天家來說,爭奪皇位向來伴隨著血雨腥風,不論手段,只是成王敗寇而已。不能否認的是,李世民的確是一位能令百姓們安居樂業的明君,如此也就夠了。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