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北京有著800多年的建都史,歷代君王又都以真龍天子自居,所以在北京您在看到龍的造像一點都不稀奇。可是人都說:“龍生九子,子子不同”,咱北京要是光有龍,那他老人家豈不成了“空巢老人”了?那么在咱北京城里,這龍的九個兒子都在哪里吶?今天啊,我就跟您聊聊他們的行蹤。
這是一位有著非常高音樂天賦的龍子,相傳他是條身材苗條的黃色小龍,一生下來就喜歡音樂,因此人們常常把他雕刻在胡琴的頂部,這可不是漢族的專利,在彝族,白族以及藏族的一些樂器中都有他的身影。我這么一說,您是不是想,這還不得跑北京京劇院去看他呀?其實不用,您到北京的公園,票房都可以看到他正在和胡琴演奏家談心哪。
這位龍子身上有一團尚武精神,相傳他是條豺首龍神的小龍,天性好武,喜歡兵器,現身的時候就像京劇舞臺上的大武生出場一樣,劍眉怒目。因此人們經常把他雕刻在寶劍,刀環之上。你要是想看他,也不用遠走,他總會陪著大爺,大媽舞劍晨練的。
他是個和平的愛好者,代象征著吉祥、美觀和威嚴,而且還具有威懾妖魔、清除災禍的含義,因此人們經常把他雕刻在殿角之上。您要是想看他,可以到故宮去尋找,不過還真稍微費點勁,因為他一般都在宮殿的高處,又是個小身材,所以帶上個好一點的相機是個不錯的選擇。
說起他來可是個歌唱家,高音能夠達到Hight C的水平。這么高的水平不和大哥囚牛弄個組合真是可惜了,一個彈一個唱,沒準就上春晚了那。不過他一般也不唱,因為相傳他最怕鯨魚,看到鯨魚才大聲歌唱,作為龍的兒子居然怕鯨魚,小編我也是醉了。所他經常被雕刻在寺廟大鐘的頂部,而敲鐘的工具常常被雕刻成鯨魚的樣子,現在您到咱北京的寺廟里還經常可以看到他和鯨魚這對糾結的組合.
他長的有點像獅子,沒事的時候就喜歡坐在哪里吞煙吐霧。按現在北京霧霾的節奏,小編真擔心他成為嚴打的對象。您經常可以在北京寺廟的香爐上看見他的造型。
他可以說是這些兄弟里長的最不像他老爹的一個了,長的是龜身龍頭,喜歡游泳,最大的本事就是負重,幾千斤對他來說就是玩一樣。所以人們給他一個苦差事——馱石碑。您到了北京的十三陵,或者是各種大型的寺廟,看見馱石碑的神獸可別再叫人家“王八馱石碑”了啊,好歹人家也是龍族的血脈。
他長的有點像老虎,平生好訟,是個急公好義,仗義執言,秉公而斷的清官形象。所以一般將他雕刻在古代官員出行“肅靜,回避”的牌子上,現在您還真是難得一見,不過現在這么火的古裝劇,我相信您一定能夠在里面找到他的身影。
長的比較像他的爹,性格也不像他那幾個哥哥那么乖張,是個學霸的坯子,沒事就喜歡個詩詞歌賦,之乎者也什么的。所以人們把他雕刻在石碑的頂部,讓他鑒賞石碑上的佳句。找他很方便,只要找到他六哥——赑屃,一抬頭準能看見他。
相傳是一種魚虬的造型,口闊噪粗,平生好吞,而且最討厭的就是火,每次看見火情準是第一時間將火撲滅。也是因此人們將它雕刻在宮殿的屋脊上,您到了故宮或者北京其他宮殿廟宇中看見那翹起的屋脊就是他正在執勤哪!
關于龍生九子的說法有很多,在這里小編列舉的是最普遍的說法,希望能給您在北京的生活工作中增加一些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