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是北宋的大文豪,當文豪愛上了美食,不光只是嘴上品嘗,吃完了還要賦詩一首,可謂吃的風雅,吃的文藝,描寫的美食在字里行間都能讓人聞到味。
蘇軾像
蘇軾自詡老饕,并且還作了一篇《老饕賦》,文章中有兩句這樣寫道:“嘗項上之一臠,嚼霜前之兩螯,爛櫻珠之煎蜜,滃杏酪之蒸羔。”
意思是吃肉只選小豬頸后部那一小塊最好的肉,吃螃蟹只選霜凍前最肥美的螃蟹的兩只大螯。把櫻桃放在鍋中煮爛煎成蜜,用杏仁漿蒸成精美的糕點。
對食材的選擇是如此挑剔,愛吃、懂吃,很符合老饕的自稱。
就算是被貶職,品嘗美味的心情不受多少影響,在《初到黃州》中寫道“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長江環抱城郭,深知江魚味美,茂竹漫山遍野,只覺陣陣筍香。
蘇軾因被御史中丞李定及舒亶、何正臣等人誣陷,被貶到黃州任職,卻又以超曠的胸襟對待自己的遭遇,在自然中發現美,在逆境中尋求生活的樂趣。
蘇軾像
《豬肉賦》中更是對豬肉難掩喜愛。“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飲得自家君莫管。”黃州的豬肉物美價廉,每天早晨都要吃下兩大碗,誰也不能管。蘇軾對豬肉的美味如此癡迷,代表作為東坡肉也不是沒有原因了。
《歸宜興,留題竹西寺三首》中的“道人勸飲雞蘇水,童子能煎鶯粟湯”,喝一碗道士調的雞蘇水,又喝了一碗童子煎的鶯粟藥茶。就算是一碗茶湯飲品,也能品嘗出其中的美味,喝上兩大碗解渴。
如果有蘇軾的朋友圈,他一定是深夜美食黨,各種珍饈照片發不停,讓你忍無可忍想刪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