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鮮魚口的黑猴百貨
那是很多住在前門一帶的老北京人
兒時的共同記憶
至于這黑猴到底是什么來歷
黑猴百貨又是怎么起家的
在老北京有一段廣為流傳的故事
……
當年鮮魚口的熱鬧景象
說起鮮魚口西口路南的黑猴商店,不光原住在前門一帶的老人們熟悉,就連“60后”“70后”們在孩童時也都跟著大人去過多次。后來,前門大街啟動了改造工程,這個黑猴商店就從人們的視野中消失了……
難以忘懷的黑猴商店
眾人難以忘懷的黑猴商店,那真是一個百貨店。各種商品琳瑯滿目:服裝、鞋帽、布匹、化妝品、紐扣、針頭線腦、小五金一應俱全。很多商場里找不到的物件,你到黑猴商店全能買到。這里除了商品齊全、價廉物美、服務周到讓人格外喜歡光顧以外,更重要的是店門口有只栩栩如生的硬木雕刻的猴子。這猴子渾身刷得漆黑,紅亮亮的臉膛,手里捧著個刷金的元寶,盤著腿坐在木盆里,仰著頭、瞇著眼沖著你笑……于是大家約定俗成地把這個百貨商店叫作“黑猴商店”。就連有一陣兒社會上時興“改名兒”,它即使被稱為“立新商店”了,可老百姓仍舊“黑猴兒”“黑猴兒”叫得順口親切。
黑猴商店有著三百多年的歷史
它的創始人是山西的楊少泉
楊少泉原本是清朝皇宮里管銀庫的一個小官,每月拿俸祿,日子過得富富有余。楊少泉家里養了一只猴子,這猴子渾身黑毛,那黑毛極為漂亮,黑里透紫,紫中透亮,紅紅的小臉,尖尖的下巴,火眼金睛如寶石一般。楊少泉白天到宮里上班,晚上回到家,就和猴子形影不離了。這只猴特別會討主人喜歡,楊少泉走到哪兒,它就跟到哪兒;一會兒給主人作揖,一會兒給主人鞠躬……楊少泉把它視為掌上明珠,好吃好喝喂養著它。
后來,楊少泉年老退休,在家賦閑了,朝廷的俸祿也減了不少。楊少泉感到生活拮據,天天悶悶不樂,自己的吃喝都成了問題,哪有好吃好喝的給猴子呀!
楊少泉拉著猴子在街上閑逛,路過“朱門酒肉臭”的一個大貪官的家門口,楊少泉傷心地對猴子說:
“猴寶貝兒呀,我連你也養活不起了。干脆,我把你送給這家吧!”
邊說邊拉著猴子的手,依依不舍。這猴子兩眼含淚滴溜溜地轉著,突然掙脫了主人的手,一溜煙跑了!
這一跑,到了天黑沒回來,一整夜也沒回來。楊少泉后悔極了,心想是自己把猴子給嚇跑了……
第二天,天剛亮,只見這猴子懷中摟著一枚黃澄澄金燦燦的大元寶回來了……原來,這猴子藏在那個大貪官家,趁著黑夜偷出了一個金元寶。楊少泉向來不取不義之財,但他又想貪官的錢財就該分給大家用的!楊少泉沒再言聲,也就把這元寶悄悄地藏了起來。
不久,楊少泉以這個元寶為資開了家鞋帽店,名為“楊少泉鞋帽店”,以賣氈帽、氈鞋為主。商店開張后,楊少泉就把這個功臣黑猴放在柜臺上。這猴通人性,白天幫助主人給顧客拿商品,顧客邊買東西邊逗著它玩;晚上,這猴幫主人站崗看門……由于有了這只可愛的猴子,氈帽店買賣興隆,財源茂盛。這個氈帽店的名聲越來越大,眾人都叫它“黑猴氈帽店”。
后來楊少泉和猴子先后去世了
楊少泉的兒子楊小泉
為了報答黑猴的恩情
特意請工匠照黑猴的樣子刻了尊木像
把它放在門前做招牌
就這樣從清朝一直保存下來
1956年“公私合營”
這家店變成了百貨商店
但“黑猴兒”的名字一直延續
被人們口耳相傳
今天的“且聽北京”
就為您講述到這里
我們下期再見
參考資料|《老北京述聞 傳說故事》
圖片源于網絡,侵權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