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知識青年指從1950年代開始一直到文化大革命結束為止自愿或被迫從城市下放到農村做農民的年輕人,這些人中大多數人實際上只獲得初或高中教育。
從50年代到70年代末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的總數的估計在約1200至1800萬之間。
1)自一九五五年報載河南省郟縣大李莊鄉的一批中學畢業生回鄉參加農業合作化運動,到一九六零年,知識青年下鄉處于試驗階段,規模很小。那時候的知青基本是指原為農村戶口畢業后又回到農村,本文稱之為“早期知青”。”。“早期知青”也有城市批量有組織的支邊知青。
2)一九六四年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動員和組織城市知識青年參加農村社會主義建設的決定(草案)》以后。中央成立了“知識青年下鄉指導小組”和安置辦,各地區也成立了安置知青下鄉的專門辦事機構。在此之前,已經有六一,六三年兩屆人數比較集中的畢業生奔赴農場農村,連同后來的六五屆下鄉知青,被稱之為“前老三屆”上山下鄉知青。
3)“老三屆”(66-68),“新五屆”(69-73),以及“后五屆”(74-78)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