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赫那拉·婉貞,為道員惠征的次女,其姐則是赦赦有名的慈禧太后。
清道光二十一年(辛丑,公元1841年)七月二十八日戌時,婉貞出生。按照清朝規定,13至16歲的八旗女子,必須參加選秀。就這樣,婉貞在十五歲時,也參加了選秀。在眾多美女中,婉貞落選。巧逢此時,其姐正為咸豐帝的懿貴妃。于是,其姐出面勸咸豐帝把妹妹婉貞指配給皇弟奕譞為嫡福晉。當時,二十出頭的奕譞,不但俱有文韜開略,還長得十分俊朗,是許多名門望族閨秀心目中的夫君人選。說實話,婉貞的家族實在算不上十分顯赫,其姐入宮前,家道己經中落,生活過得還十分艱難。后因其姐入宮累升為貴妃,家中的經濟才稍微得到一點點改善。就這樣,婉貞借助其姐之力,成為雍容富貴的醇親王嫡福晉。
清同治四年(乙丑,公元1865年)正月初六辰時,葉赫那拉·婉貞為醇親王生下長子載瀚。
圖為醇親王奕譞與光緒帝合影
清同治五年(丙寅,公元1866年)十一月初三未時,年僅兩歲的載瀚夭折。
清同治十年(辛未,公元1871年)八月十四日,她又為奕譞生下第二子載湉,這是她所生的四個兒子中唯一存活者。然而,這個兒子在他身邊只生活了三、四年,便被己是慈禧太后的姐姐抱入宮中,作為了政治工具。
清同治十三年(甲戌,公元1874年)十二月初五,同治帝駕崩后,時年三歲多的載湉被慈禧太后扶上帝位。
清光緒元年(乙亥,公元1875年)正月初八日子時,婉貞又為奕譞生下第三子,然而此子第二天便夭逝。
清光緒六年(庚辰,公元1880年)十月二十六日酉時,婉貞又生下第四子載洸,此子五歲時亦早折。此時,奕譞的兩位側福晉:劉佳氏和李佳氏頻出子嗣,所以地位如雨后春筍般上升。奕譞去世后,側福晉劉佳氏所生的載灃襲封醇親王。
光緒二十二年(丙申,公元1896年),婉貞得了重病,時為光緒帝的載湉奉皇太后之命,幾次到醇王府探視其病情。同年五月初九癸卯日,婉貞薨逝,光緒帝為其輟朝十一日,并稱其為皇帝本生妣。下圖中間為葉赫那拉·婉貞,旁邊則是醇親王的兩位側福晉
考古發現:醇親王府位于后海北沿,其前身為清初大學士明珠的宅第。
乾隆五十四年,封給其十一子成親王永瑆為王府,隨即按王府規制改建。此府后傳至毓橚時,被賜予醇親王奕譞。奕譞的原王府在西城區太平湖東里(今中央音樂學院)。因光緒帝生于此府,成為潛邸,故光緒帝繼位后醇王必須遷出。為了區別,醇王原在太平湖的王府稱‘南府’,后海北沿新王府稱‘北府’。其府坐北朝南,東起鮑家街及太平湖西岸及西城垣,南起今太平湖東里之南西向段,北至宗帽胡同頭條。分中路和東、西路及花園。現中路府門三間,兩側有八字影壁,內有東西二門至東西院。中路新建禮堂一座,尚保存二進四合院。東路院落保存較好,西路古建筑大都拆除,現由中央音樂學院占用,為西城區保護文物,西部則為王府花園。
1949年后進行整治,成為宋慶齡在京的住所。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