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艷,字瓊之,弘農(nóng)華陰(今陜西省華陰)人,晉武帝司馬炎的第一任皇后。
晉武帝泰始元年(乙酉,公元265年),司馬炎代魏建晉,是為晉武帝,楊艷被冊封為皇后。楊艷為司馬炎生有三子三女:毗陵悼王司馬軌、晉惠帝司馬衷、秦獻王司馬柬、平陽公主、新豐公主、陽平公主。在楊艷的三個兒子里,長子司馬軌二歲時夭折,次子司馬衷是個天生弱智,三子司馬柬倒十分聰明伶俐。按理來說,司馬衷既是白癡,皇位就應傳給同為嫡子的司馬柬,但固執(zhí)的楊艷卻堅決反對,非要立白癡兒子司馬衷為太子。因為她覺得自己對于兒子的天生白癡非常負疚,一定要把最好的一切都補償給司馬衷。
晉武帝泰始三年(丁亥,公元267年),司馬炎不理論群臣的反對,立九歲的司馬衷為太子。然而,癡肥白胖的司馬衷兒時可能還看著有幾分可愛可憐,但長大成人后,越發(fā)蠢得無以復加。有一次,他聽說民間發(fā)生饑荒,有不少百姓被餓死,居然瞪著眼睛問左右侍從:“他們怎么會餓死呢?沒米飯吃,可以吃肉糜嘛!”司馬衷的‘獨到見解’令朝野一片嘩然,就連他自己的老師衛(wèi)瓘也不愿袒護他,當著晉武帝的面指著皇帝寶座大嘆:“此座可惜!”司馬炎此時也開始覺得自己當初的決定有些武斷,想要改立太子。然而楊艷聞訊后勃然大怒,指責司馬炎不遵‘立長’古訓。司馬炎迫于后院起火,只得打消改立念頭。如果說楊艷立儲犯了大錯,那么在為白癡兒子選太子妃之事上,她更是大錯特錯。
晉武帝泰始七年(辛卯,公元271年),十三歲的司馬衷到了選太子妃年齡,晉武帝本來要立衛(wèi)瓘的女兒為太子妃,因為衛(wèi)家婦女都有賢淑的傳統(tǒng),而且多擅生子。但楊皇后因賈充的妻子郭槐,以重金賄賂于她,于是再次固執(zhí)的將賈充之女賈南風立為了太子妃。賈南風生性嫉妒兇殘,太子宮中如有姬妾懷孕,都被其剖腹殺死。晉武帝聽到此事后大怒,準備廢太子妃賈氏,但楊皇后代為求情說:“賈充有功于晉室,賈妃年青不懂事,雖有妒殺之罪,但看在她父親的面上不可廢她。”在楊皇后如此哀求之下,此事也就不了了之。這最終導致賈南風越發(fā)猖狂。
晉武帝統(tǒng)一中國初期,還很勤于政事,獎勵家桑,恢復生產(chǎn),史稱‘太康繁榮’。但晚年的司馬炎卻開始沉湎于女色。
晉武帝泰始九年(癸巳,公元273年)八月,司馬炎下詔挑選名門女子入宮,凡公卿以下官員的女子一律應選,應選之中禁止婚嫁。起初,司馬炎還請楊皇后代為主持挑選。后來發(fā)現(xiàn)楊皇后所選的全是高大白皙之女,而那些美麗端莊的卻被遣送回家。司馬炎發(fā)覺后十分不悅,于是改由自己親自挑選,并在滿意的美女玉臂上用紅紗打一個結(jié)。后來由于宮中妃嬪繁多,晚間臨幸哪一位都拿不定主意,他索性順其自然,乘坐在羊車上,羊車拉到哪里,就在那里留宿。于是,有些聰明的嬪妃因知道羊喜歡吃綠草,就將嫩竹葉插在門口,還有的將鹽巴灑在地上,以此吸引武帝的羊。楊艷皇后見狀,氣恨交加而臥床不起。
晉武帝泰始十年(甲午,公元274年)初秋,楊皇后病情加重,奄奄一息的她因不甘心自己的情敵們?nèi)〈约旱奈恢谩ER終前哭著哀求司馬炎繼娶自己的堂妹楊芷為皇后,晉武帝因不忍拂她臨終之意,就答應了她的請求。楊皇后又將癡太子司馬衷夫婦托附給堂妹,這才安心的合上了雙眼。時年三十七歲,謚為武元皇后,葬峻陽陵。
考古發(fā)現(xiàn):峻陽陵位于今河南省偃師南蔡莊北一座山坡上,背倚鏊子山,面臨平坦廣闊的伊洛平原。經(jīng)實地勘探,發(fā)現(xiàn)此地有晉墓凡23座。其中,東部一座古墓地位最尊,規(guī)模最大,這便是峻陽陵。峻陽陵墓道前寬后窄,長36米,寬10.05米;墓室長5.5米,寬3米,高2米。陵墓坐北朝南,地表沒有封土,也沒有任何陵園痕跡。該陵背靠海拔二百五十二點八米的鏊子山,巍峨的伏牛山瞻于前,邙山主脈障其后,地理形勢蔚為壯觀。鏊子山山頂平坦,東西長約二百米,由南望去,兀立如屏。鏊子山兩端,各有一獨立山頭,它們分別向南伸出一條較為平緩的山梁,對墓地形成三面環(huán)抱之勢,實為一處風水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