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宣帝黃龍元年(壬申,公元前49年)十二月,漢宣帝駕崩,太子劉奭繼承王位,是為漢元帝,年僅三歲的劉驁被立為皇太子。按說,母以子貴,其生母王政君應被立為皇后,但漢元帝卻猶豫不決。因為,漢元帝此時最寵愛的妃子是傅氏和馮氏,況且傅妃也生下一子,名劉康;馮妃生下一子,名劉興,漢元帝想把皇后的鳳冠給傅妃。然而,劉驁既立為太子,皇后的桂冠按傳統規制當屬于王妃。最后,漢元帝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立王政君為皇后。心有不甘的他,居然創設了一個地位僅次于皇后的‘昭儀’(昭儀位視丞相,比諸侯王)名號,來封給心愛的傅、馮二妃,并立劉康為定陶王,劉興為信都王。王皇后徒有皇后尊號,卻被冷落一邊,好在她生性柔順,不是爭風吃醋的女人。漢元帝對皇后的家人,照例給予了恩典,王氏家庭封王者多至十人,為西漢末年外戚擅權埋下了禍根。后來,太子劉驁越來越讓漢元帝不滿意。有一次,漢元帝召太子劉驁,聞詔慌忙前來的劉驁因不敢橫穿皇帝專用馳道而繞了一個大彎。漢元帝見太子來遲,于是責怪他,當劉驁說明原因后,漢元帝還是覺得十分高興。但好景不長,劉驁對讀書漸漸厭煩,整日游手好閑,除了喝酒、游玩,不干一點正事,漢元帝多次訓斥都屢教不改。于是,漢元帝打算廢黜劉驁,另立傅妃之子劉康。
漢元帝竟寧元年(戊子,公元前33年),漢元帝病重,傳傅昭儀、劉康在側侍奉,皇后王政君與太子劉驁卻被拒之門外。有一天,元帝向其近臣透露想要廢黜太子,另立劉康為繼承人。王皇后、太子得知后,惶恐不知所措。這時,漢元帝的寵臣侍中史丹闖進寢宮,頓首涕泣的說:“皇太子名聞天下,臣民歸心,今臣聽陛下有廢立之意,若是這樣,請陛下先賜我死吧!”元帝見狀,長嘆一聲說:“沒有此事!皇后謹慎,先帝又疼愛太子,寡人豈敢違先帝之意?”就這樣,劉驁保全了皇太子的名分,王政君也保全了皇后的鳳冠。同年五月,在位16年的漢元帝崩于未央宮,終年43歲,劉驁繼承王位,是為漢成帝,王政君則被尊為皇太后,移居長樂宮。即位后的漢成帝任命舅舅王鳳為大司馬大將軍,領尚書事掌理朝政,自己則整日游山玩水、斗雞走狗。其間,王太后的同母弟弟王崇也被封為安成侯,其異母弟王譚被封為平阿侯、王商為成都侯、王立為紅陽侯、王根為曲陽侯、王逢時為高平侯,世稱‘五侯’。王政君的生母李親,早年與王禁離異后改嫁茍賓。茍賓死后,王政君讓母親回去與父親王禁復緣。后來,成帝對王鳳的專權日漸不滿,有罷免王鳳之意。恰好京師地方升官京兆尹王章上書成帝,建議成帝貶王鳳,推薦中山王的舅舅馮野王取代王鳳。結果他倆密謀之事讓王政君的堂侄王音得知。官為侍中的王音,因在成帝左右侍奉,聽到消息后,不露聲色的他偷偷跑去通報王鳳。于是,王鳳遂罷朝在家并上書辭官,漢成帝覺得這是罷免王鳳的大好時機。誰知,王太后出來作梗,哭哭啼啼地不吃不喝向成帝施加壓力,成帝只好把王章打入死牢,杖斃獄中,其妻流放邊陲。
漢成帝陽朔三年(己亥,公元前22年),王鳳病重,其侄王莽(王政君最小的弟弟王曼之子)一直在側侍候,數月未解衣帶,令王鳳十分感動。因此在彌留之際,王鳳請王太后和成帝授王莽一官半職。王鳳死后,由王根輔政。五年后,王根因得病,力不從心的他遂上書推舉侄子王莽出任大司馬一職。
漢成帝綏和二年(甲寅,公元前7年),在位26年的漢成帝駕崩,因為沒有子嗣,由其弟定陶王劉康之子劉欣繼承王位,是為漢哀帝。王政君又被尊為太皇太后。哀帝即位后,其祖母傅昭儀、母親丁姬兩家成為新權貴,與王氏外戚在權益分配上發生沖突。于是,王太皇太后命王莽辭職以緩和矛盾。就這樣,王莽在極不情愿的情況下,上書辭官。
漢哀帝元壽二年(庚申,公元前1年),在位6年的漢哀帝駕崩,因其也無子嗣繼承王位,王太皇太后遂在哀帝駕崩當天,迫使哀帝把軍政大權交給王莽。于是,王莽又重登大司馬的寶座。王莽與王太皇太后迎立中山王劉興,年僅9歲的兒子劉衎繼承王位,是為漢平帝。因平帝年幼不能執政,由王太皇太后臨朝稱制,行使皇帝權力。然而,王政君遇事毫無主張,全盤依賴侄子王莽。不幾年,覬覦帝位已久的王莽便將朝政大權控制在了手中。隨著歲月的流失,漢平帝逐漸長大。王莽覺察平帝對自己的專權十分不滿,便下手鴆殺了漢平帝,擁立漢宣帝劉詢的玄孫,年僅兩歲的劉嬰為‘孺子’,自己則做起‘攝皇帝’。此時,王太皇太后才如夢初醒,后悔莫及的她,萬萬沒想到自己一手栽培出來的侄兒竟然篡奪了她兒孫的天下!
王莽居攝二年(丁卯,公元7年),也就是王莽攝政第三年,王莽將小皇帝劉嬰廢黜,堂而皇之地坐上了皇帝的龍椅。之后,他去謁見王太皇太后時對她說:“我己秉承天命,代漢而立,建立新朝。”昔日掌握實權的王太皇太后如今也只有憤慨、怒罵的能力了。
王莽始初元年(戊辰,公元8年)正月初一,王莽在未央宮前殿隆重地舉行了新朝皇帝即位典禮。王莽登上龍座南面稱帝,接受百官朝賀,奉王太皇太后‘新室文母太皇太后’的璽綬,并說既然漢朝已滅,太皇太后不得再侍奉元帝,遂毀元帝廟,改為‘文母篹食堂’。因王政君還在世,不便稱廟,便稱為長壽宮。王莽置酒請太后到長壽宮,太后見元帝廟已被廢棄,哭著說:“這是漢家的宗廟,皆有神靈存在,是犯了什么罪讓你毀掉!假設鬼神無知,修廟有什么用?如果有知,我原本是人家的妃妾,怎能辱沒先帝之廟來做為我用食的地方?!”于是酒會不歡而散。她曾私下向左右侍從說:“此人侮慢神靈,怎能長久得到上天保祐!”
王莽代漢自立后,覺得只有接管漢氏玉璽,才算是真正的取代了劉室天下。因此,他稱帝不久,便迫不及待地遣堂弟王舜去長樂宮向太皇太后索要‘漢傳國璽’。王太皇太后大怒,指著王舜的鼻子罵道:“王舜,你家蒙受漢室皇恩,卻不思報答,反而乘漢室人孤勢薄,助王莽篡位。像你們這樣的人,豬狗不如。我乃漢室老寡婦,活不了幾天了。我死了,就讓這塊玉璽陪葬,他王莽休想得到!”王舜伏在地上,羞赧汗顏。很久,才抬頭對太皇太后說:“皇上意在必得,太后今天不給,明日還能不給嗎?”太皇太后擔心王莽得不到‘漢傳國璽’會狗急跳墻,遂拿出玉璽,扔在王舜面前,并大罵道:“我老將死,你們兄弟定受滅族的報應!”太后怒中擲玉璽于地時,玉璽被摔掉一角,后以金補之,從此玉璽留下瑕痕。
漢代在宮中侍奉的官員都著著黑貂,王莽更為黃貂。太皇太后因思念漢朝,拒絕按新朝禮行事,而且命令侍從仍著著黑貂,王莽見了也無可奈何。太皇太后在悲憤中度過了她一生中最后的時光.,出生于漢宣帝時的王政君一生共經歷了七朝,雖沒有什么政治野心,但終因她的軟弱無能,斷送了漢朝劉姓的江山。
王莽始建國五年(癸酉,公元13年)二月,王太皇太后去世,享年84歲,謚為‘孝元皇后’,與漢元帝合葬渭陵。她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后之一,僅次于清朝順治帝的‘孝惠章皇后’。
考古發現:渭陵位于咸陽城北5公里處渭城區周陵鄉新莊村,始建于漢元帝永光四年(公元前40年)。陵園近方形,南北四百一十米,東西四百米,四周有夯土筑成的垣墻,垣墻正中各置闕門,與陵冢底邊正中相對。陵園四門距陵園正中的封土堆約為110米左右。陵冢位于陵園之中,呈覆斗形,冢底邊長約115米,冢頂邊長50米,高25米。今陵冢頂部已塌陷,面積約400平方米,深約2米。在渭陵北300米處,發現一建筑遺址,東西長約200米,南北寬約100米。遺址地面土層清晰,漢代殘磚碎瓦比比皆是。建筑墻基、平鋪方磚的居住面和路面遺跡猶存,并出土了一批玉雕和其他文物。考古工作者根據建筑布局和出土文物推測,此遺址可能是渭陵寢殿或者是原廟建筑。渭陵西北380米處,有一座高13.5米的墓冢,四周有墻垣,每墻均于中央辟門,門外有雙闕。從其位置和規格來看,應當是漢元帝皇后王政君的陵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