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少帝劉辯是東漢第十二位皇帝,為漢武帝劉宏與皇后何氏的長子,在劉宏去世之后,繼承皇位。
從皇帝繼位的那一刻開始,就有專門的人為帝皇建筑死去的墓穴。而因為是國家的最高統治者,所以墓穴往往都極盡奇巧奢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的墓穴,在后世聞名,光是建造這座墓穴,就征集了將近80萬的民夫。雖然沒有打開陵寢,但是光看陪葬的兵馬俑坑,就可以想象墓穴的華麗。
漢朝喪葬,“事死如生”,帝陵黃腸題湊,陪葬品豐富。盡管漢少帝出生在東漢動亂時期,完全不能和秦始皇比,也不至于葬入太監墓穴中。一個皇帝,最后卻葬入太監墓中,這完全是說不通的。這中間發生了什么事,才使得漢少帝喪葬如此簡陋出格呢?
東漢末年分三國,根本原因在于封建軍閥割據,最終使得東漢皇權喪失。曹操為什么能挾天子以令諸侯,因為漢獻帝無權無兵,只能任憑曹操擺布。
在曹操之前,還有一個封建軍閥首領董卓,憑借控制皇帝而令諸侯。董卓的出現,就是漢少帝悲劇結局的源頭。
出現軍閥割據,是因為漢靈帝時期,黃巾軍起義,而為了鎮壓起義,漢靈帝將權利下放地方,最終養大了地方軍官的胃口。等到他反映過來的時候,已經是難以挽回。
外戚集團與宦官集團的矛盾越來越深,到最后已經水火不容。為了徹底誅殺宦官,何進寫信讓當時為并州牧的董卓帶兵進京,幫助他鏟除宦官集團。
還沒等董卓進京,何進就被張讓、段圭等宦官殺死。何進的下屬聽到消息,帶兵入宮,想要為何進報仇。宦官到底不是掌兵之人,無法與這些將領抗衡。所以他們借口何進部下要謀反,裹挾何太后和漢少帝出逃北宮。
漢少帝等人一番狼狽,好不容易才逃脫。等狼狽的回到宮中時,與董卓相見。漢少帝見董卓帶著大軍前來,一時被嚇的大哭。董卓對此十分不滿,認為漢少帝沒有為皇的資格,這個時候就有了廢黜漢少帝,另擇新君的想法。
董卓入京后,自封為司空,權傾朝野。而因為何進去世,外戚勢力一團散沙,何太后本人根本不能與董卓抗衡。董卓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利,于是就威逼何太后,下詔書廢黜漢少帝。
詔書中寫:“孝靈皇帝不究高宗眉壽之祚,早棄臣子。皇帝承紹,海內側望,而帝天姿輕佻,威儀不恪,在喪慢惰,衰如故焉;兇德既彰,淫穢發聞,損辱神器,忝污宗廟。”
大致意思,就是說漢少帝不孝又不知禮,有辱祖宗社稷,于是將他廢黜。漢少帝被廢之后,陳留王劉協被擁立登基,改元永漢,為漢獻帝。而漢少帝則被封為弘農王,在百官見證下,走下皇位,向劉協行禮。
漢少帝被廢除之后,董卓卻還不放過他。因為他本人的專制統治,引起四方群雄不滿。當時山東的各部軍閥,準備聯合起來推翻他。董卓害怕這些人,以漢少帝劉辯為借口,就威逼劉辯自殺。
劉辯無法與董卓抗衡,被迫喝下毒藥死亡。死了之后,漢獻帝謚曰懷王。董卓不喜漢少帝,自然不可能將漢少帝葬入帝陵。但是若是重新修建墳墓,又不夠時間。漢獻帝思考再三,最終下令將劉辯葬入已故中常侍趙忠的墓穴中。
趙忠在世時,深受漢靈帝寵愛,也是個位高權重的太監。后來在宮變中被袁紹殺害,尸體被隨意拋棄,這座墓穴就空置下來。而讓人完全沒想到的是,這座太監墓穴最終迎來了主人,還是個曾經的帝王!
做皇帝被人趕下來,做王爺被逼自殺,死了還葬入太監墓穴。活了十五年,在位五個月,劉辯的一生短暫而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