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漢初這一時期,涌現出許多名將,如項羽、韓信、彭越等人,都是數一數二的驍勇之人。
有一位名將,他本是項羽帳下一員,后來投靠了劉邦,立下赫赫戰功,但是最后他又背叛了劉邦,起兵造反,結局十分凄慘。
這個人叫英布,可能很多人知道他的名字和故事,一直以來,世人對他的評價褒貶不一,有人認為他是英雄,也有人說他是小人。
英布本是皋陶的后裔,在他還年幼的時候,有個人給他看相,說:“當在受刑之后稱王!”
英布成年以后,果然因為犯法被判處黥刑。黥刑又叫墨刑,就是在犯罪人的臉上刺字,然后涂上墨炭,表示犯罪的標志,以后再也擦洗不掉。
眾人聽了英布的話都笑了,還給他取了一個“黥布”的外號。
后來,英布被派去修秦始皇陵,他結交了許多罪犯的頭目和英雄豪杰,最后帶著他們一起逃跑當了盜賊。
陳勝起義之后,英布主動求見番縣令吳芮,說服他一起反秦。待聲勢壯大以后,英布投靠了項梁,項梁死后,則歸屬于項羽帳下。
后來,英布與項羽生了嫌隙,他擔心項羽的報復,轉而投靠了劉邦,還成為劉邦建立西漢的大功臣。項羽死后,劉邦稱帝,大封功臣,英布被封為淮南王。
可是,隨著韓信、彭越這兩位異姓諸侯王被殺,英布也變得忐忑不安。就像當初背叛項羽一樣,英布擔心劉邦也對他下殺手,于是起兵造反。
在起兵造反之初,英布自滿地說:“如今的皇帝劉邦已經老了,無法親自帶兵遣將;士兵們只害怕韓信和彭越兩位將領,可他們都已經死了,如今這天下我誰也不怕!”
一開始,英布的確連連獲勝,他有著多年的實戰經驗,又有著極高的資質,取勝自然十分容易。
英布帶領叛軍一路向西,所向披靡,劉邦聽了很是生氣,不顧朝臣的反對,親自領兵對付英布,后來在蘄縣以西的會甀和英布的軍隊相遇。
劉邦害怕英布的精銳部隊,躲在城里不出來,他遠遠地對英布說:“你為什么要造反?”
英布坦言道:“我也想來體驗一下當皇帝是什么滋味啊!”
劉邦大怒,朝著英布破口大罵,立刻向其宣戰。兩軍交戰,劉邦的軍隊占了上風,英布失敗,急忙逃走。
后來,長沙哀王吳回派人給英布帶話,聲稱自己與英布是親戚,要支持英布,還要與英布一起作戰。
英布很是高興,帶了一隊親信就趕到番陽赴約了。英布以為吳回是真的要幫他,誰知這只是吳回對他設的陷阱。
沒有絲毫戒備的英布一到達番陽,就被殺了。
英布死后,劉邦氣得將他大卸八塊,分尸而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