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蜀漢開國皇帝昭烈帝劉備簡歷人物傳記

早年生涯

東漢末年,涿郡涿縣(今河北涿縣)城里,有一處低矮破舊,極不起眼的院落。院子東南角長有一棵大桑樹,樹身高五丈多,郁郁蒼蒼,濃蔭蔽日。遠遠望去,樹冠如同華蓋一樣。人們都說,這棵樹不同尋常,這一家將來要出貴人。這兒就是蜀漢的創建者劉備的出生之地。

劉備,字玄德,涿郡涿縣人,是漢景帝的兒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后代。劉備的祖父劉雄,父親劉弘,都曾在州郡作官。可是,因父親去世早,劉備從小就和母親一起生活,家境貧寒,平日以販鞋織席維持生計。

劉備從小就懷有大志。他曾和同宗族的兒童們在大桑樹底下玩耍,劉備說:“我將來一定要乘上有真正篷蓋的天子之車。”劉備的叔父劉子敬聽說之后,十分不安,告誡他說:“不得胡言亂語,以免招來滅門之禍!”劉備卻因此得到了人們的器重。

劉備15歲那年,與同宗劉德然,遼西公孫瓚一起求學,拜本郡名儒,原九江太守盧植為師。劉德然的父親劉元起經常以錢物資助劉備,元起的妻子不滿地說:“各人自有家,你怎么能經常這樣?”劉德然說:“我們劉氏宗族出了劉備這個孩子,可不是常人呵!”劉備也確實與眾不同,他身長七尺五寸,雙手下垂可以過膝,回頭能看見自己的耳朵。劉備不大愛讀書,喜歡弄狗騎馬,講求穿戴。他平日寡言少語,喜怒不形于色,謙恭待人,城府極深。他又喜好結交豪爽之士,因此,不少年青人都爭相依附他。劉備這些表現。不合儒家規范,所以沒有得到盧植的品評推薦,而同窗公孫瓚卻十分贊賞劉備的為人,兩人關系很好。劉備學成歸家,依然默默無聞。

有一次,中山 (今河北定縣)大商人張世平、蘇雙等因販馬在涿縣停留,見到劉備,大為驚異,認為劉備不是等閑之輩,便送給劉備許多錢財,劉備因此得以聚集了部分部眾。

東漢靈帝光和七年(184)爆發的黃巾大起義,給劉備發展勢力提供了一個機遇。當時,東漢朝廷派大軍鎮壓起義軍,各地的軍閥、豪強也紛紛拉起人馬,以鎮壓義軍為名,搶占地盤,擴充實力。劉備也趁機拉起一支鄉勇,參加了鎮壓起義軍的行列。這時,河東解縣 (今山西運城) 人關羽,同郡張飛也來投奔劉備。劉備把關、張兩人當成左膀右臂,三人形影不離,晚上睡覺也在一床,象兄弟般親密。但《三國演義》上所說的 “桃園三結義”,正史上卻沒有記載。劉備在鎮壓起義軍的過程中,有一次突然與起義軍遭遇,劉備猝不及防,身上受傷,幸而劉備非常機警,見寡不敵眾,便躺在地下裝死。這一招居然瞞過了眾人,等義軍走后,劉備手下的人找來車子將劉備載走。這第一次遇險,劉備就依靠自己的智慧躲避了災禍。劉備因鎮壓義軍 “有功”,被朝廷任命為安喜縣 (今河北定縣東) 尉。

不久,朝廷頒布詔書,要考核因軍功而提拔任命的官吏,如有不稱職,就要淘汰。涿郡太守派督郵巡視各縣,督察官吏。督郵來到安喜,劉備聽說自己將被遣散,請求會見。督郵推說有病,不肯接見。劉備十分憤恨,回到自己官署,率領一群吏卒,重又沖到督郵住處。劉備大聲喝到:“我奉太守密令,收捕督郵!”說罷,率人將督郵從床上提起,捆綁完畢,便押著他向外走去。將要出縣界,劉備將督郵綁在樹上,用馬鞭狠狠地抽打了百余下,仍不解氣,便要殺了他,嚇得督郵求饒不止。劉備便將自己作官的印綬掛在督郵脖子上,棄官而去。

后來。劉備投奔早年的同窗好友,幽州軍閥公孫瓚,瓚讓他試守平原縣令,不久,又領平原國相。當時,天下大亂,人民饑寒交迫,流離失所,許多有才能之士也被迫拋棄家園,顛沛流離。劉備盡管官職不高,但他卻能對外防御寇難,內部聚集糧物,對一些暫無安身立命之所的人士,劉備與他們同席而坐,同盤而食,推心置腹,肝膽相照。因此,甚得民心,附近民眾及各方人士紛紛來投奔依附他。平原有一位平民劉平,素來輕視劉備,見劉備竟為自己的長官,深感不平,便派刺客去刺殺劉備。那刺客并不認識劉備,打算先去探聽一下虛實,就到了劉備家中。劉備見有人來,連忙出門歡迎,熱情招待,沒有絲毫怠慢和不快。刺客大為感動,就將實情和盤托出,辭別劉備而去。

這時,群雄逐鹿中原,各地軍閥混戰不已。袁紹攻公孫瓚,曹操又攻徐州牧陶謙。陶謙派人向公孫瓚告急,公孫瓚遂派田楷與劉備前往徐州 (今蘇北魯東南一帶)援救陶謙。這時劉備僅有士兵千余人和西北邊州流落而來的少數民族騎兵,以及饑民幾千人。陶謙見劉備兵力不多,就給了他四千兵士,又表劉備為豫州(今豫東皖北一帶) 刺史,屯駐小沛 (今江蘇沛縣)。后來,陶謙病重,臨終時對部下麋竺說: “除了劉備,沒有人能使徐州安定。”陶謙一死,麋竺就率領徐州人士前往小沛迎接劉備。劉備尚在猶豫,下邳人陳登說: “現在漢朝衰微,海內一片混亂,建功立業,正在今日。徐州富足殷實,戶口百萬,我們想請您來治理徐州!”劉備回答說: “袁術現在就在附近,此人出于名門,名氣很大,你們可以請他來。” 陳登說: “袁術驕橫豪奢,不是治理亂世之人。現在我們可以為您召集十萬兵馬,上可以輔君救民,成五霸之業,下可以割據一方,書名青史,您為何不肯答應?”這時,北海相名士孔融也來勸劉備說: “袁術豈是憂國憂民之人?不過是墳墓的枯骨,早晚要失敗,劉公不必擔心他。今日之事,眾望所歸,乃天賜良機,如不取之,將來追悔莫及。”劉備考慮再三,最后終于接管了徐州,第一次躋身于大軍閥之列。

劉備占有徐州,近在壽春 (今安徽壽縣) 的袁術果然十分不滿,遣兵進攻劉備。劉備與袁軍相持不下,袁術又勾結呂布,指使呂布襲擊劉備的后方下邳 (今江蘇睢寧西北)。這呂布原來和劉備是故交,字奉先,氣力過人,弓馬嫻熟,有萬夫不當之勇,號稱飛將。他又長得一表人材,騎一匹日行千里的赤兔馬,人們都說:“人中有呂布,馬中有赤兔。”但呂布有勇無謀,反復無常,不過是一介武夫。他起初依附丁原,后又殺丁原而依附董卓,拜董卓為義父。后來,又親手殺死董卓,擁兵自重。因他暴戾無常,又無良策,不久兵敗,依附劉備。呂布極敬重劉備,請劉備端坐在自己妻子的床邊,令妻子拜見劉備。又命人準備酒食,與劉備暢飲。席間呂布口出狂言,呼劉備為弟。劉備知呂布反復無常,見他又出言不遜,表面不露聲色而內心十分厭惡。后來,呂布又收集余眾,引兵他去。呂布現在見有利可取,便不顧前誼,襲取下邳。陶謙故將曹豹,因與督守下邳的張飛不和,聽說張飛要殺他,便招來呂布,舉城叛降。呂布乘機攻取下邳,張飛敗走,呂布掠得劉備妻子家屬。劉備聽說后方失守,連忙帶兵返回,遭呂布截擊,兵眾潰散,劉備無奈,只得稱降,暫時依附呂布。呂布大喜,遂自稱徐州刺史,將劉備家屬歸還,又派劉備進駐小沛。

劉備駐扎小沛,被打散的兵士漸漸歸來,實力漸增。這時,袁術大將紀靈率軍三萬來攻劉備。劉備向呂布求救,呂布部將說:“將軍不是常想殺掉劉備嗎?現在正可讓袁術殺掉他!” 呂布此時卻看清了形勢,說道: “不行,袁術如果擊敗劉備,再與北面諸將聯合,我便在他的包圍之中,不能不救劉備。”說畢,親自帶兵千余救劉備。紀靈等人聽說呂布親來,嚇得不敢再動。呂布于是在小沛西南一里處安營扎寨,遣人去請紀靈。正巧紀靈等人也來請呂布去喝酒。于是,呂布便對紀靈說:“劉備是我兄弟,現在被你們圍困,所以我來救他。我素來不喜歡爭斗卻喜歡解斗。”說畢,便令軍士在營門前舉起一支方天畫戟,呂布又道: “諸君看我射那戟上的小枝,一發射中,諸君應當和好; 如射不中,任憑諸君爭斗,我再也不管。”紀靈等人一看畫戟離呂布足有百步之遙,都面有不信之色。只見呂布舉弓便射,那箭“嗖”的一聲飛去,正中戟上小枝。諸將大驚失色,都跪倒拜伏道:“將軍真乃天賦神威!”于是,第二天呂布召來劉備、紀靈等共同宴會,握手言和。

劉備返回小沛,兵士漸漸增至萬余人。這又引起了呂布的不安和嫉恨,呂布又親自帶兵攻打劉備,劉備被迫應戰,旋即戰敗,只得投奔曹操。曹操舉薦劉備為豫州牧。因而史稱劉備為劉豫州。這雖是個虛銜,卻給劉備帶來了聲望。曹操給了劉備許多士兵和軍糧,讓他再去小沛一帶收集余眾,出擊呂布。呂布又派大將高順攻打劉備。曹操派夏侯惇救援,都被高順打敗,又把劉備的妻子掠去。于是曹操親自率領大軍前往,將呂布擒住。呂布向曹操告饒說: “曹公所害怕的不過是呂布,現在我已歸順,天下不必憂慮。您統帥步軍,我幫您統率騎兵,何愁天下不平定?”說得曹操也有些心動。劉備說: “曹公難道忘了呂布是怎樣侍奉丁原和董卓的嗎?”曹操點首稱是,于是,將呂布縊殺。曹軍得勝后,劉備跟隨曹操到許昌 (今河南許昌東),曹操又上表推舉劉備為左將軍。

寄人籬下

許昌,本來已很殘破,自漢獻帝建安元年 (196) 曹操挾持漢獻帝至此,作為都城,漸具規模。劉備來許昌后不久,就感覺到一種緊張的氣氛。原來,漢獻帝及其岳父車騎將軍董承,不滿曹操專權,正與長水校尉種輯,將軍吳子蘭、王子服等人密謀誅殺曹操。這些人聽說劉備已來許昌,十分高興,尋找了個機會,邀劉備密談。劉備是漢帝宗室,自然一拍即合,隨即答應參與其事,并從董承手中接過了漢獻帝以衣襟書寫的手詔。

但劉備處事極其慎重,曹操雖然表面厚待劉備,對他十分尊重,出去同坐一車。居內同座一席,實際上卻很不放心,經常派人加以監視。劉備知道曹操提防自己,便深居簡出,閉門謝客,不參與其他人的活動。有時,劉備還在院子里刨地種菜,澆水捉蟲,樂此不倦,一副悠然自得,胸無大志的樣子。一次,曹操請劉備喝酒,談論天下英雄。劉備說: “袁紹或許算是一個英雄吧!”曹操卻從容不迫地笑著對劉備說: “現在天下英雄,只有你和我。袁紹之流,不算英雄。”劉備一聽曹操把自己說成是英雄,誤以為密謀泄露,不覺大吃一驚,手中筷子驚落在地。恰巧,這時天上響過一陣雷聲,劉備靈機一動,俯身拾起筷子,不慌不忙地對曹操說:“圣人說: '驚雷烈風會使人驚惶變色’,這話講得真有道理,雷震之威,想不到如此厲害!”巧妙地將自己的不慎過失掩飾過去了。曹操如此聰明,竟然絲毫也未感到懷疑。

不過曹操并不真正信任劉備。曹操的主要謀臣郭嘉對曹操說:“劉備有雄才大略而又甚得民眾之心。張飛、關羽,都是萬夫不敵的勇將,與劉備誓同生死,我看劉備不會久居人下。古人有言: '一日縱敵,數世之患。’ 應該盡早地除掉他,以免除后患。”曹操以為自己剛剛挾天子以令諸侯,應該招攬各方英雄,以向天下昭示自己的大信大義,所以沒有聽從郭嘉的勸告。

劉備等人也知道曹操不能長期容納自己,早晚要將自己殺掉,因而也密作準備。有一次,劉備與曹操等人出城外狩獵。狩獵中,曹操與其部下走散,關羽便密勸劉備趁機殺掉曹操。劉備為人謹慎,擔心自己走不脫,沒有同意,繼續等待時機。

正巧,袁術因被曹軍打敗,想經徐州北上投奔其兄袁紹。曹操不愿他倆聯合,準備派兵截擊。劉備趁機請求前往。曹操未加考慮,隨口答應,劉備立即將兵脫離曹操而去。郭嘉、程昱等人聽說此事,連忙來見曹操,大聲說道:“主公不可放劉備出去!劉備出去后必然叛變作亂!”曹操一聽,不覺后悔起來,馬上派人追趕劉備,但劉備已走得無影無蹤了。

劉備一到徐州就殺了徐州刺史車胄,將獻帝誅曹操的詔書公之于世,公開打起了反曹旗幟。附近幾個郡縣,也都背叛曹操,歸附劉備。曹操隨即作出反應,馬上派兵攻打劉備,但未能取勝。

漢獻帝建安五年 (200),董承等人謀殺曹操的計劃泄露,曹操將他們全部殺死。曹操聽說劉備也參預了其事,大為惱火。決定親自帶兵征討劉備。諸將都說:“與主公爭天下的人是袁紹。現在袁紹前來,我們不應戰,反而東征,如果袁紹趁機進攻我們的后方,那怎么辦?”曹操說: “諸君有所不知。劉備,是人中俊杰,現在不打,必有后患。袁紹雖有大志,但處事遲緩,必然不會采取行動。”

劉備以為曹操正全力對付袁紹,不會親自帶兵前來,沒有防備。聽說曹操已來,不太相信,親自帶領數十騎外出觀察。望見遠處塵霧彌漫,旌旗蔽日,大吃一驚。估計自己沒有抵抗的實力,便下令退卻,投奔袁紹。他的妻子來不及逃跑,又被曹操俘獲。鎮守下邳的關羽,抵擋不住曹軍的猛烈進攻,只得投降。

袁紹聽說劉備被曹操打敗來投奔自己,十分高興,以為又添了一個對抗曹操的幫手,馬上派軍前去迎接。一個多月后,劉備散失的部眾漸來會集,力量漸漸恢復。

袁紹依仗優勢兵力繼續進攻曹操,與曹軍相持在官渡(今河南中謀縣附近)。袁紹派劉備率部眾襲擊曹操的后方。這時,關羽離開曹操重新逃歸劉備,張飛也回來歸隨。劉備見關、張兩將回來,大為高興,遂率軍進攻許昌。但出師不利,重又歸附袁紹。劉備知道袁紹成不了大事,擔心受到羈留,便以勸說荊州牧劉表聯袁抗曹為借口,征得袁紹同意,率本部兵馬前往汝南(今豫、皖一帶)。在此,劉備與黃巾軍余部龔都等會合,得到人馬數千。后來,聽說袁紹在官渡全軍潰敗,劉備遂繼續南下,投奔劉表。

劉表,字景升。乃漢末八俊之一,恣貌偉岸,名重當時。但他外寬內忌,好謀無斷,雖然擁兵十萬,但無所作為。見劉備前來投奔,劉表表面非常客氣,內心卻十分猜忌。他只給劉備一些兵馬,讓他屯駐新野 (今河南新野) 防備曹軍南下。

劉備在荊州一住數年,一事無成,不禁黯然神傷。一次,劉表請他赴宴,席間劉備到廁所去,看到腿肉增加,身軀肥胖,不禁十分感慨,流出眼淚。還席之后,劉表見劉備雙眼紅腫,不禁追問原因。劉備回答說: “過去我身體不離鞍馬,南征北戰,腿肉消瘦有力,現在我已在此閑居數年,腿肉增多,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眼看我快衰老了,而功業還未建立,想起這些,所以不禁悲泣起來。”劉表聽后,不發一言。又有一次,劉表請劉備赴宴,劉表部將蒯越,蔡瑁圖謀在席間殺害劉備。劉備已有察覺,便推說到廁所,出得門來,躍身上馬,飛奔而去。劉備的坐騎名叫的盧,不僅行走如飛,而且善解人意。不巧,的盧馬墜落襄陽 (今湖北襄樊) 城外檀溪水中,沉溺滯留,難以逃出。劉備心急如焚,大叫道:“的盧,的盧!今日遭到危難,可要努力!”的盧好象聽懂劉備的話語,奮力一躍,跳出三丈多高,登攀上岸。劉備過得溪來,又乘木筏渡過河去。追兵尾隨而至,見劉備已過河,無可奈何,只得假借劉表之意,向劉備表示挽留,說道: “劉將軍為何匆匆離去?”劉備也假裝不知,說道: “軍中事急,我要趕回去。”說畢,趕回新野駐地。

長期以來,劉備沒有固定的地盤,經常寄人籬下,先后依附公孫瓚、陶謙、曹操、袁紹、劉表等人,四處奔波,顛沛流離,十分狼狽。徐州兩次得而復失,南北征戰接連失敗。主要原因是劉備實力不足,無法與勢力雄厚的大軍閥曹操等人抗衡。曹氏父子,占據北方大部,挾天子以令諸侯,政治上、軍事上都占有明顯的優勢。再說,如從才干權略來看,劉備也遜于曹操。但劉備行事多與曹操相反: 曹操急暴,劉備寬仁;曹操狡詐,劉備忠厚;曹操篡漢,劉備扶漢。因此,劉備深得民心。再者,劉備雖知自己有關羽、張飛等幾員猛將,但缺乏才能出眾的軍師謀主。因此,劉備渴慕賢才奇士輔佐自己。他吸取教訓,四處訪求賢才,于是,歸附劉備的荊襄之士和北方流落南方的士人不斷增多。

一次,劉備拜訪當時名士司馬德操。司馬德操素有知人物知世事之名。但他為人清靜無為,便推辭說: “我乃一介儒生俗士,哪里懂得什么時事政務?識時務者為俊杰。這里自有臥龍、鳳雛兩位奇士在。”劉備連忙追問: “這臥龍、鳳雛是誰?” 司馬德操說:“是諸葛亮、龐統二人。”劉備又問二人住處,司馬德操不再回答,劉備只得退出。

后來,徐庶前來投奔劉備。劉備十分器重徐庶,又請徐庶再推薦一位賢士。徐庶說:“諸葛亮,乃臥龍先生,主公可愿見他?”劉備聽說諸葛亮,忙說: “愿意,愿意! 請您把他請來!”徐庶說: “此人可去拜訪,不能請他委屈前來,請主公屈尊去拜訪他。”于是,劉備就準備去拜訪諸葛亮。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先生,是漢朝司隸校尉諸葛豐的后人。因父親去世得早,亮避戰亂隱居南陽隆中(今湖北襄樊市西)。平時,諸葛亮種植農田,不預政事,卻又密切注意時局的發展。亮身長八尺,面如美玉,相貌奇偉,他把自己比作管仲、樂毅,而當時人卻不以為然,只有其摯友崔州平、徐庶等人相信他的話。諸葛亮經常早晚間從容悠閑地抱膝而坐,仰天長嘯不已,對徐庶等人說:“你們幾人可致仕當官至刺史、郡守。”別人問: “那么你呢?”亮只是笑而不答。

劉備打聽到諸葛亮的住地后,便率關羽、張飛等隨從前去拜訪。到了村外,只見附近山巒翠綠,流水潺潺,林木茂盛,炊煙點點,田畝方如棋盤,茅屋錯落有致。雖無喧鬧熱烈之景,卻有恬淡閑趣之氣。劉備等人不僅贊嘆:“想不到僅離襄陽城二十里,竟有這樣優雅之處!”眾人穿過小橋,繞過池塘,來到一所茅屋前。這茅屋掩映在一叢秀竹后邊,屋后長有幾株古松,枝干虬展,古樸蒼老,荊棘圍成院落,柴棒編為門扉。雖然質樸粗陋,卻又帶有幾分高士隱居之處的神秘清雅。劉備等人招呼了半天,竟無人回答。再三詢問,方知諸葛亮外出未歸。關、張二人稍感沮喪,劉備卻毫無倦容。

第二次,劉備等人又專程拜見諸葛亮,竟又未見到。關羽、張飛等人頗為不滿,劉備卻對他們說: “此次未見,下次再來。”關、張二人更不高興,嘴里嘟噥不停。

第三次,劉備終于見到了諸葛亮。這就是有名的三顧茅廬,歷來被人們傳為禮賢下士的美談。劉備三顧茅廬,精誠所至,使諸葛亮大為感動。二人一見如故,相見恨晚。劉備虛心請教天下之事,諸葛亮便將自己對時局的精辟見解毫無保留地對劉備傾說。諸葛亮說: “自董卓以來,豪杰并起,占據州郡者不可勝數。曹操與袁紹相比,名望低微又力量寡少,可是曹操卻能攻克袁紹,變弱為強,這不僅僅是因為天時,更在于人謀。現在曹操已擁兵百萬,挾天子以令諸侯,確實難以與他爭鋒。孫權據有江東之地,已經歷三代,國有天險,民眾依附,舉賢任能,政治修明,這可以為援而不可圖取。荊州北據漢、沔二水,通達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這是用武之地,而其主劉表卻又難以守住,這簡直是上天給予劉將軍,劉將軍是否有意圖取呢?益州閉塞險峻,沃野千里。乃天府之國。漢高祖憑借它而成就帝王之業。在那里,劉璋昏暗孱弱,北邊的張魯,雖然占有富庶之地卻不知體恤百姓,因而賢能明智之士都渴望英明君主。劉將軍既然是皇帝的宗室,信義昭示天下,延攬英雄,思賢若渴,如果據有荊益二州,利用其天險,西面與諸戎和好,南面撫慰夷越之地,對外與孫權結盟,內部能修明政治,如天下有事變,就令一大將率荊州之軍向宛、洛進軍,劉將軍您親自率益州之軍出兵于秦州,百姓怎敢不簞食壺漿迎接您?”如果這樣,那么霸業可成,漢室也可復興。”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 《隆中對》。劉備聽罷這一分析,茅塞頓開,心悅誠服,連聲說道: “講得好! 說得對!”于是,劉備便請諸葛亮一同出山,輔佐他成就大業。諸葛亮一來久聞劉備英名,早知劉備乃成大事之人,二來為劉備的誠懇心意所感動,遂同意出山。于是,眾人一同歸新野。此后,劉備與亮情深意篤,而關、張等人卻有些不高興了。劉備正色對他們解釋說:“我得到諸葛亮,好象魚兒有水一樣,請諸君以后不要亂說。”關張二人思慮許久,方理解劉備語中深含之意,三人和好如初。從此,劉備就在諸葛亮的忠心輔佐下,按照 《隆中對》的計劃,開始了他的占據荊益二州,復興漢室的事業。

聯孫抗曹

東漢建安十三年 (208),曹操在統一北方之后,率大軍南下進攻劉表,企圖奪取荊州。這時,劉表已病危,他召來劉備,打算推薦劉備為荊州刺史,治理荊州。劉表說:“我兒子不成器,而諸將又零落不齊,我死之后,請劉將軍攝領荊州。”劉備推辭說: “劉荊州諸子都極賢能,您不要自慮。”有人勸劉備聽從劉表的話,趁機占取荊州,劉備說:“劉表待我很厚,如果聽了劉表的話,世人會認為我薄情寡義,所以我不能這樣做。”

不久,劉表病死,其次子劉琮繼任荊州牧。琮軟弱無能,聽說曹操三十萬大軍將至,嚇得魂飛魄散,連忙上表請降,又不敢告訴劉備。劉備聽說此事,連忙派人詢問。此時曹操已至宛城,劉備連忙召集部屬商議對策。諸葛亮等人勸劉備攻劉琮,劫持劉琮及荊州官吏士人南至江陵 (今湖北江陵一帶)。劉備回答: “劉表臨死曾將其子托付于我,背信棄義之事,我不能干! 否則有何面目見劉表!”于是,劉備率眾撤退。路過襄陽,劉備遣人召喚劉琮,劉琮愧怕,不敢出來。荊州士人紛紛叛離劉琮,歸附劉備,等劉備等人南逃至當陽 (今湖北當陽附近) 時,已有人眾十萬,輜重車千余輛。百姓扶老攜幼,拖家帶口,行走極慢,一日僅行十余里。劉備見行速過緩,遣關羽等人乘坐幾百艘船,讓他先去江陵會合。有人勸劉備說:“您應率軍士速至江陵,方能脫離危險。現在雖然人眾頗多而兵士太少,一旦曹軍突至,怎么抵擋?”劉備說: “凡成就大事的人,必以人民為本,現在眾人都來跟隨我,我怎能忍心拋棄他們呢?”劉備仍然帶領民眾同行,緩緩向江陵撤退。

曹操聽說江陵存有大量軍械糧草,擔心被劉備奪去,就舍棄輜重,輕裝趕至襄陽,見劉備已經過去,曹操親率三千精銳騎兵,晝夜兼馳,一日一夜行三百多里,于當陽長坂坡 (今湖北當陽東北) 追上劉備。

劉備沒有想到曹軍追來如此之速,猝不及防,軍隊大部被殺散。劉備拋卻妻子部屬民眾,只帶領諸葛亮、張飛、趙云等人突圍而走。趙云字子龍,常山真定 (今河北真定縣南) 人。舉止有度,驍勇異常。他見形勢危急,懷抱劉備弱子劉禪,保護著禪母甘夫人,殺出重圍。劉禪母子賴趙云得以身免災禍。劉備令張飛率二十余人斷后。張飛見劉備等人已過得河去,將橋拆斷,張飛立馬橫矛,扼住橋頭,怒目注視追兵,厲聲喝道:“我是張翼德,誰敢來與我決一死戰!”聲若洪雷,震得曹軍肝膽俱裂,無人敢前。劉備等人得以逃脫,斜趨漢津(今河水),正巧與關羽水軍相會,渡過沔水,又逢劉表長子江夏太守劉琦率軍士萬余人來接應,眾人遂一同退至夏口 (今武漢市)

曹操占據荊州后,收納了劉琮的水軍,又占領了江陵,繳獲了大量軍資,聲勢更大。曹軍沿江東下,準備消滅劉備,進而吞并孫權,占領江南。

強敵緊逼,劉備力量單薄,不得不考慮尋找盟友,便派諸葛亮去見孫權,勸說他聯合抗曹。孫權也早已感到曹軍的威脅,曹操曾下書給孫權,聲稱率八十萬大軍,要與孫權會獵于東吳。東吳群臣噤若寒蟬,紛紛主張投降。只有魯肅、周瑜主張抵抗。而孫權雖然同意迎戰,但仍擔心力量不足。聽說劉備派諸葛亮聯絡,十分高興。二人商談極為融洽,孫權同意聯合抗曹,遂派魯肅、周瑜、程普等率水軍數萬,與劉備一起并力抵抗曹操。

孫劉聯軍到達赤壁(今湖北武昌縣西),與曹軍相持。后來,曹操中了周瑜部將黃蓋的詐降計,放松了警惕,船只營寨被吳軍用火燒毀,孫劉聯軍乘勢進攻,曹軍潰敗。曹操率殘兵敗將從華容道(今湖北潛江縣西南)逃跑,道路泥濘,又遇大風,曹操軍死傷甚眾,好歹通過,脫險之后,曹操仰天大笑,其部將奇怪不解,曹操說:“劉備,乃我同輩,但其計謀稍有遲緩,如果在這里早早放火,我們這些人就難以活著回去了。”劉備后來果然放火,但曹軍已撤退完畢。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 “赤壁之戰”,劉備聯合孫權的力量,打敗強敵,爭取了自己的安全。

赤壁之戰后,劉備表劉琦為荊州刺史,利用劉表父子在荊州的勢力和影響,招撫長江以南的荊州四郡太守,這四個郡,就是武陵(治所在今湖南常德),長沙 (治所在今長沙),桂陽 (治所在今湖南郴縣) 和零陵 (治所在今湖南零陵)。四郡太守欣然歸附,不久,劉琦病死,劉備自稱荊州牧,荊州一些文武人才,如黃忠、龐統等人,紛紛聚集在劉備身邊。

龐統,字士元,號鳳雛。其貌不揚而才華出眾,深有韜略,僅亞于諸葛亮。起初,他投奔周瑜,周瑜死后,未被孫權重用,便轉而依附劉備。起初劉備讓他代理耒陽縣令。龐統深感失望,在縣內不理政事,被劉備免官。吳將魯肅聽說此事,寫信給劉備說:“龐統不僅僅是百里之才,只有讓他當治中,別駕等官職,才能發揮其卓越才能。”諸葛亮也同意這個看法。于是,劉備將龐統召來談話,對龐統的才能見解十分驚訝贊賞,便任命他為治中從事,與他的親密程度僅次于諸葛亮,后來,龐統與諸葛亮并為軍師中郎將。

劉備勢力漸增,孫權也不得不另眼看待。孫權想利用劉備對抗曹操,不僅承認了劉備為荊州牧的事實,而且主動將自己的妹妹嫁給了劉備,進一步鞏固兩人之間的關系。

孫權的妹妹可不是那種長在深閨之中的柔弱女子,她自己跟隨父兄南征北戰,也頗愛舞槍弄棒。她敏捷剛猛,大有諸兄之風,與劉備結婚之后,不管是居家還是出外,都有一百名壯健婦女持刀槍護衛。劉備每次進入她的房間,總要穿過刀林劍叢,小心翼翼,戰戰兢兢。

劉備兵丁日增,僅四郡之地已難以容足。當時,荊州還有一些郡縣不在劉備手中,如曹操占有南陽,孫權占有江夏、南郡(治所在今湖北江陵)。劉備打算向孫權借一部分地盤,就去建業 (今南京) 去見孫權。

劉備到了建業,與孫權商談十分投機,這時,周瑜上疏給孫權說:“劉備乃人中雄杰,又有關羽、張飛等虎豹之將,現在又有諸葛亮、龐統等智士輔佐,必然不會長久地甘居人下。我認為,應該將劉備羈留在東吳,為他建華麗的宮室,多給他美女珍寶,讓他玩物喪志,再將關、張二人各置一方,使象我這樣能管束他們的人挾持他們參與征戰,可成大事。如果再割借土地給劉備,使他們三人聚在戰場,我擔心會象蛟龍得云雨,猛虎入深山,再也難以將他們制服。”孫權雖然覺得周瑜言之有理,但以為曹操正在北方虎視眈眈,隨時準備南下,應當廣攬英雄以樹曹操之敵,所以沒有采納他的建議。

劉備再三懇請,孫權終于答應將南郡借與劉備。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借荊州”。聽說孫權將土地借給劉備時,曹操正在寫字,他大驚失色,手中之筆落于地下。劉備借得荊州后對左右人說: “孫權上身長,下身短,相貌異常,胸有大志,恐怕難以長期容我,我不能再見他。”于是便率人晝夜兼行,趕回駐地。

劉備占有荊州大部,又當上了荊州牧,有了立足之地,但其實力和地盤與曹、孫相比,仍難抗衡。因此,如何進一步增強勢力,擴張地盤,便成了當務之急。

占據益州

當初,諸葛亮在 《隆中對》 中,就提出占有荊益二州以成帝王之業,劉備占有荊州后,便著手進取益州。

益州,主要是現在的四川,并包括現在的云、貴、甘、陜等省的一部分。這里地域廣闊,物產豐富,號稱天府之國。益州牧劉璋,是漢朝宗室,懦弱無能,空有賢才而不能用,手下軍隊紀律極壞又不能禁止,因此,內部危機四伏,全州上下都盼望賢德之人入主益州。

孫權也早就凱覦益州,他曾寫信給劉備,邀備一起攻取益州。劉備早想獨吞,豈容別人染指? 便回信推脫。權遂派孫瑜率水軍進夏口,準備越過荊州直入蜀川。劉備對孫瑜說: “你如要取蜀,我當入山隱居。”并立即派關羽守江陵,張飛守秭歸,諸葛亮守南郡。劉備自己駐孱陵,扼住入川之路。孫權看透了劉備的意圖,知道難以占先,便將孫瑜召回。

當初曹操打下荊州,劉琮歸降,劉璋也很害怕,就想歸附曹操,便派張松去荊州拜見曹操,誰知曹操對張松十分冷淡,張松極為惱火。不待深談,便辭別曹操,去見劉備。劉備對張松誠懇熱情,使張松十分感動。張松回到益州,大談曹操的壞話而極力贊揚劉備,勸劉璋與劉備聯絡,劉璋便派法正去見劉備。劉備待法正也十分熱情,張松和法正見劉備時,劉備向他們詢問益州的地理形勢、軍事力量及其他內部情況,張、法二人都詳細陳述,并畫了地圖送給劉備。這樣,劉備對益州的虛實了如指掌。

張松、法正秘密謀劃,一心想找機會迎接劉備入蜀。不久,機會來了。東漢建安十六年 (211),劉璋聽說曹操已打敗了占據關中 (今陜西關中盆地一帶) 的馬超、韓遂等人,準備向漢中 (今陜西漢中) 進軍。漢中是益州的門戶,劉璋十分恐慌。張松乘機對劉璋說:“曹操的軍隊天下無敵,如果曹操攻下漢中,利用其資財再來進攻益州,誰能擋住? 劉備是漢朝宗室,又是曹操仇敵,善于用兵,如果讓他向盤踞漢中的張魯進攻,必勝無疑。張魯一滅,益州就強大了。曹操再來,也做不成什么事了。現在益州許多將領都恃功任強,企圖利用外來勢力謀求權位,如不請劉備來,強敵在外,驕將在內,益州豈不危險?”劉璋不辨事理,覺得此話有理,就派法正帶領四千人馬,去迎接劉備。

法正到達荊州后,對劉備說:“以將軍的英明才略,劉璋的懦弱無能,還有張松作內應,奪取益州易如反掌。”龐統等人也力勸劉備進取益州。于是劉備決定進川。

劉備讓諸葛亮、關羽、趙云等人留守荊州,自己帶領龐統、法正等數萬人,由水道入蜀。劉備率軍來到涪縣(今四川綿陽),劉璋也從成都趕來迎接,會見時關系十分友好,歡宴達一百多日。劉璋以米二十萬斛,戰馬千匹,戰車千輛及其他物資贈與劉備,并將楊懷、高沛之軍交劉備指揮,讓劉備攻打張魯。

早在劉備率軍西進涪縣時,張松就與法正、龐統等勸劉備乘與劉璋會面之機,襲擊劉璋,奪取益州。劉備認為剛入異地,恩信未顯,不可倉促行事,沒有同意。劉璋回成都后,張松又為劉備獻計道: “秘密地挑選精兵良將,晝夜兼馳,襲擊成都,劉璋文弱,又無防備,一舉而下成都,此乃上策; 楊懷、高沛,乃劉璋手下名將,手握強兵,又聽說他們數次勸說劉璋把將軍趕回荊州。現在將軍可假稱有急事回荊州,引誘二將來送行,抓住二人,收取其兵,然后再向成都進軍,此乃中策; 退還白帝城 (在今四川奉節縣),與荊州連在一起,再作進取打算,此乃下策。如猶豫不決,必有后患。”劉備便采納了中策,預作準備。

劉璋日夜盼望劉備為他出擊張魯,劉備卻進軍至葭萌 (今四川廣元),便停頓不前,反而作起籠絡人心,樹立恩德的事來。劉備在葭萌住了一年,借口曹操要進攻孫權和荊州,寫信給劉璋,要求回師救荊州,并要劉璋再給一萬軍隊和糧草。劉璋極不高興,只給了劉備四千軍隊,糧草物資也只給了劉備所要數目的一半。劉備借這一事情,激怒其部下說:“我們為益州征討強敵,將士非常辛苦,而劉璋卻如此吝嗇,不舍得將倉庫里的東西賞給將士,這怎能讓我們出力死戰呢?”張松在成都聽到消息,不辨真假,以為劉備真要撤軍,連忙寫信給劉備及在備營中的法正,說:“如今大事馬上就要成功了,怎么能放棄而去呢?”張松的哥哥,廣漢太守張肅知道其弟的謀劃,生怕連累自己,就向劉璋告發了。劉璋下令殺死張松,并令各關隘守將,不要再與劉備聯系。

劉備見計劃已經暴露,立刻殺了劉璋派在身邊的楊懷、高沛二將,收編了他們的軍隊,進占涪城。接著,劉備又攻占綿竹,包圍雒城 (今四川廣漢)。攻了足足一年,方把雒城攻下,軍師龐統也在攻城中中箭身亡。攻下雒城后,劉備即率軍包圍了成都。

這時,諸葛亮也率張飛、趙云等,沿水道入蜀,攻下白帝城、江州 (今重慶),前來與劉備會師。

劉備的軍隊包圍成都幾十天,劉璋見內外斷絕,堅守無望,只得出城投降。劉備攻下成都后,自稱益州牧,論功行賞,將府庫中金帛分賜將士,又安撫百姓,取消百姓應交納的錢糧。劉備以諸葛亮為軍師將軍兼益州太守,全面處理益州政務,跟隨入川的文武官員,也都安排了相應的官職。劉備極力注意籠絡劉璋的部下,團結益州士人。法正是取得益州的功臣,劉備任命他為揚威將軍,蜀郡太守。劉巴數次勸諫劉璋不要讓劉備入川,劉璋不聽,劉備進入成都,號令三軍曰: “誰敢加害劉巴,滅其三族。”劉巴大受感動,遂就依劉備。劉備任命他為左將軍西曹掾。劉巴性情高傲,張飛曾至劉巴家就宿,劉巴不和飛說一句話,張飛極為惱怒。諸葛亮勸劉巴說:“張飛雖是一個武人,但很敬慕您,現在主公正聚合天下文武之才,您雖具有高風亮節,也應該稍微謙遜些。”劉巴答曰:“大丈夫處世,應當結交天下英雄,怎能與兵士武夫交談?”劉備聽說此事,大怒,就想懲治劉巴。諸葛亮連忙制止他,說: “劉巴才智過人,運籌于帷幄之中,遠遠勝于我,應當舍棄其過,運用其才。”劉備方才息怒。后來,劉巴為劉備出謀劃策,穩定成都經濟,立有大功。

益州名士許靖,名過其實而聲譽極佳。劉備因他背主而降,不愿重用他。法正勸劉備說:“許靖確實僅有虛名也而無其實。但主公現在正創大業,不能挨門挨戶地勸說百姓,只能以行動顯示自己的恩德。許靖的聲譽流傳天下,如不尊敬他,天下之人會說主公輕賤賢士,如果對許靖加以重用,就會使遠近之人都知道您的恩德。”于是,劉備對許靖大加尊崇。

李恢主動歸降劉備,劉備對他十分信任。后來有人誣蔑李恢謀反,劉備仍然相信李恢, 并升其官職。 后來降都督鄧方病卒, 需要委任新人, 李恢毛遂自薦, 劉備本來也選中了他, 便讓恢當了降都督。 李恢智勇兼備, 忠于職守, 對穩定蜀漢后方起了重要作用。

劉璋的主簿黃權,也曾極力反對劉備入蜀,后來益州各郡縣大多投降劉備,只有黃權閉城堅守,直到劉璋投玫,他才停止抵抗。劉備對他同樣加以重用,封他為偏將軍。

吳懿原是劉璋的親戚,他的妹妹嫁給劉璋的哥哥劉瑁,劉瑁死后,她成了寡婦。劉備又娶她為妻,和吳懿結為親戚,加以重用。其余董和、李嚴及受到劉璋排擠的許多人士,劉備都給以適當官職,讓他們發揮才能。因此,益州有才有志之士,無不競相歸附劉備,愿意隨備建功立業。這樣,劉備在益州就逐漸站穩了腳跟,他在益州的統治很快趨于穩定。

奪取漢中

漢中形勢險要,是巴蜀的咽喉門戶。劉備占領益州后,想招撫盤踞在漢中的張魯,不想曹操捷足先登,打敗張魯,于建安二十年 (215)攻占漢中。這時,丞相主簿司馬懿對曹操說: “劉備靠計謀俘虜劉璋,取得益州,蜀地人民尚未真心歸附。現在丞相大軍攻克漢中,益州震動,如乘勝進軍,巴蜀必然土崩瓦解,唾手可得。” 曹操說: “人不能貪得無厭,既得隴(漢中一帶),又望蜀。”謀士劉曄也勸曹操說:“劉備乃人中俊杰,有大度,有奇謀,但處事稍有些遲緩。現在他得到益州日子不長,還不能完全依靠蜀人。丞相如借破漢中之余威,進取益州,蜀人必然心驚膽顫,巴蜀不難攻克。如果再遲緩些,諸葛亮以賢明之德治國為相,關羽、張飛等勇冠三軍而為大將,蜀民必然逐漸安定,劉備如扼守險要,則難以侵犯。現在不取,必有后患。”但曹操仍不采納二人意見,令夏侯淵、張郃、徐晃等人鎮守漢中,曹操退回。

夏侯淵、張郃等人駐扎漢中,進常侵犯巴郡邊界,進可攻蜀,退可扼住劉備北進之路。劉備很是擔心。法正勸劉備奪取漢中,不僅可消除心腹之患,而且可以建立進攻曹操的橋頭堡,法正說: “曹操一舉攻克漢中,而不乘勝進攻巴蜀,不是他的才智不夠,而是力量不足。夏侯淵、張郃的才略,比不上蜀中的將帥,如果我們大軍征討,必可取勝。攻克之后,廣積糧草,等待時機,上可以打敗曹操,輔佐王室,中可以蠶食雍,涼二州之地,擴大疆域,下可以固守要害之地,為長遠之計,這是天賜的好機會,切不可放過。

東漢建發二十三年 (218),劉備親自率領大軍,進兵漢中,留諸葛亮留守成都,負責軍需供應。蜀軍到達陽平關(今陜西勉縣西北),遭夏侯淵、張郃的頑強抵抗,一時難以取勝,急忙馳書諸葛亮速發援兵。諸葛亮詢問楊洪,楊洪說:“漢中是益州的咽喉,關系到巴蜀存亡,無漢中則無巴蜀,應迅速救援,不可遲疑。”于是諸葛亮便源源不斷地調集軍隊糧草,增援劉備。

雙方相持近一年,曹軍雖然有小勝,而蜀軍銳氣不減,劉備毫不動搖。第二年春天,劉備率軍渡過沔水(沔mian,今漢水),沿定軍山(今陜西勉縣東南)扎營。定軍山是漢中門戶,形勢險要,蜀軍占據對曹軍威脅極大,因此,夏侯淵拚命來爭。法正見夏侯淵已不顧一切,對劉備說: “現在可以出發了。”劉備便命老將黃忠居高臨下,擂鼓吶喊殺出。夏侯淵不及提防,被黃忠殺死,曹軍大敗。

曹操見漢中告急,親自帶兵救援。他早知夏侯淵有勇無謀,曾多次警戒他“為將應有勇有謀,不可只憑勇氣。應以勇為本,以智謀輔之,只知猛打猛沖,不過是一介匹夫。”后來聽說夏侯淵被劉備殺死,曹操還不承認自己用人不當,對部下說:“我知道劉備不會有這樣的計謀,一定是法正等人指點的。”

劉備聽說曹操親來救援,分析戰局,對部下諸將說:“曹操雖然親自前來,也無能為力,我一定能占領漢中。”劉備收攏部眾,據險固守,始終不與曹軍交戰,雙方相持一個多月,曹軍糧草不繼,毫無進展,士兵紛紛逃亡,曹操既無法取勝,又不愿就此放棄漢中,一時猶豫不決。部將前來請示口令,曹操正在吃飯,看到碗中雞肋,有感于懷,隨口說出:“雞肋。”主簿楊修聽到這一口令,就收拾行裝,大家吃驚地問:“這是為何?”楊修說: “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曹公以雞肋比作漢中,一定是要班師了。”不久,曹操果然放棄漢中,帶兵回長安 (今西安附近) 去了。

劉備遂乘勝占領漢中,又派劉封、孟達等攻占漢中郡東部的房陵(今湖北房縣),上庸 (今湖北竹山西南) 等地,擴展了疆域。此后,在部下的擁戴下,劉備自稱漢中王。

劉備稱王,要回成都,準備選一大將鎮守漢中。大家認為必定選中張飛,張飛也認為非己莫屬。劉備卻提撥魏延為督漢中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全軍大吃一驚。劉備大會群臣,問魏延說:“我現在將重任交給你,你打算怎么辦呢?”魏延回答說: “如果曹操親率天下大軍而來,我為大王阻擋住; 如果曹軍將領率十萬大軍來攻漢中,我為大王消滅他!”劉備連聲稱贊,眾人也嘆服魏延出言宏壯。這魏延也不是故出驚人之語。他善于養恤士卒,勇猛過人,吳、魏名將都怕他三分。關羽、張飛死了以后,魏延之勇,在蜀中幾乎無人超過他。所以,當時及后來的人們,都很佩服劉備眼光過人,能提撥魏延于凡眾之中。

猇亭大敗

劉備勢力逐漸強大,引起了孫權的不安,雙方爭奪的焦點,漸漸集中在荊州這一戰略要地上。

荊州南部本來是孫權借與劉備的,孫權借土地給劉備是為了給曹操樹敵,誰想劉備羽翼已豐,大有吞并山河之勢。于是孫權便在劉備攻占益州的第二年,派人向劉備索要南郡。劉備當時正想進取涼州,就推辭說: “等我打下涼州,再歸還南郡。”孫權聽說后大怒,派大將呂蒙奪取了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劉備得知消息,連忙從成都趕到公安,督令關羽爭奪三郡。孫權也趕往前線督戰,雙方大有一觸即發之勢。但這時曹操已攻取漢中,劉備擔心曹操趁機進攻益州,就主動向孫權求和,雙方商定以湘水為界中分荊州:江夏、長沙、桂陽三郡屬孫權,南郡、零陵、武陵三郡歸劉備。這樣,總算避免了一場大戰,脆弱的孫劉聯盟維持了下來。但是,裂痕已無法彌補,對東吳來說,荊州位于其上游,威脅其安全,勢在必奪;對劉備來說,荊州是北進中原的捷徑,勢在必守。因此,荊州好似裝滿著火藥的鐵桶,隨時都可能發生爆炸。

東漢建安二十四年(219),劉備正與曹操在漢中交戰時,關羽也配合劉備的攻勢,從荊州出兵,進攻曹軍駐守的襄陽和樊城。襄樊一帶本為曹仁所守,曹仁不支關羽的猛烈攻勢,曹操又派于禁、龐德等將率大軍趕來增援。正值秋雨連綿,漢水暴漲,關羽利用水勢,水淹七軍,擒于禁,殺龐德,敗曹仁,勢不可擋。附近小股軍隊或前來歸服,或領受關羽頒發的印信稱號,為關羽支黨。一時間,關羽威振華夏。曹操十分了解關羽智勇兼備,見此時情景,甚至打算遷都以逃避關羽的銳氣。這時,司馬懿等人勸曹操利用孫權和劉備間的矛盾,答應以江南之地封給孫權,要他襲擊關羽的背后,以解除威脅。曹操便按照司馬懿的計策行事。

關羽雖然智勇兼備,卻十分驕傲,目中無人。馬超乃西涼名將,曾打得曹操落荒而逃。后來,馬超兵敗投奔劉備。關羽看不起馬超,故意寫信給諸葛亮,問他馬超的才能誰可以比得上。諸葛亮深知關羽為人,寫信回答他: “馬超文武兼備,雄烈過人,乃一時之豪杰。但他不過是漢代黥布,彭越一類戰將,僅僅可以與張飛并駕齊驅,怎能比得上您美髯公超群絕倫呢?”關羽胡須及腹,美侖美奐,人稱之為美髯公,關羽自己也因此而得意。所以諸葛亮這樣來滿足他的虛榮心。關羽看了諸葛亮的來信,十分高興,遍示賓客,大有得意之色。

劉備取得漢中,以老將黃忠為后將軍,關羽為前將軍。關羽聽說后,勃然大怒,大發脾氣道: “大丈夫怎能與老兵相提并論!”不肯接受稱號。后經來使講明道理,關羽方才接受。

當初,孫權為籠絡關羽,加強孫劉聯盟,曾派人向關羽請求將關羽三女嫁給自己的兒子,結成秦晉之好。關羽不僅不接受,反而將來使臭罵一陣,趕出城外。孫權聽說后,十分惱怒。現在關羽勢力膨脹,孫權也感到了他的威脅。接到曹操的來信,孫權十分痛快地表示可以襲擊關羽。

于是,孫權以及大將呂蒙、陸遜等人,先以計策麻痹關羽,使他放松警惕,將后方兵力抽調到襄陽前線,然后以呂蒙為前部,偷襲南郡。呂蒙、陸遜等偷襲成功,很快占據南郡大部,關羽見后方出現危險,急忙回師救援,被吳軍打敗,關羽被俘殺害。這一來,荊州就全部落入孫權手中,孫劉聯盟徹底破裂。

荊州對于劉備來說,至關重要。按照既定的戰略方針,劉備以討伐曹魏,扶興漢室的名義,兩路進攻中原。一路出漢中,一路出荊州,互相呼應配合。失去荊州之后,北伐曹魏只剩漢中一路,況且山路多險,糧草難繼,取勝希望不大。如不奪回荊州,劉備便被封閉在三峽之內、極難發展。因此,劉備決計進攻東吳,奪回荊州,為關羽報仇。

這時,突然傳來曹操已死,其子曹丕已代漢稱帝,建立魏國的消息,并有謠言說漢獻帝已被害死。劉備是漢朝宗室,現在又占有一隅之地,于是,他決定自稱漢帝,繼承漢朝正統,然后再進攻東吳。這時,蜀中文武群臣紛紛上書,向劉備勸進。蜀漢章武元年(221),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一般稱為蜀漢,建年號為章武,以諸葛亮為丞相。劉備就是歷史上所說的漢昭烈帝,又稱先主。

劉備稱帝后,準備出兵東吳,蜀中群臣大都加以諫阻。鎮軍將軍趙云諫阻道:“現在國賊是曹操,而不是孫權。曹操雖然已死,其子曹丕篡漢盜國,應當須從民心,圖取關中,居高臨下以討兇逆之賊,關東義士必然投奔響應王師。不應置曹魏于不顧,先與東吳交戰。戰釁一開,就難以平息了。”劉備不聽。諸葛亮見劉備決心已定,知道勸也無用,遂緘口不言。

曹魏君臣聽說劉備要出兵東吳,奪回荊州,為關羽報仇,有人不信,以為蜀漢名將只有關羽,關羽死后,國內震恐,不會再出兵。侍中劉曄說: “蜀國雖然狹小軟弱,可劉備卻想仗軍威自強不息,必然會動用軍隊以顯示其軍力充裕。而且關羽與劉備,名義上為君臣,恩情如父子,如果關羽死而劉備不救,于名份情感上都說不過去。”其實,趙云和劉曄僅僅看到了事情的一面。固然曹魏是劉備的主要敵人,關羽與劉備義重如山,情同兄弟,但是,劉備出兵荊州,一不是看錯了主要敵人,二不是僅僅為關羽報仇。最主要的,是想奪回荊州。因為荊州對劉備來說,畢竟是太重要了。失去荊州,劉備就失去了向東發展的出路,只能出兵漢中,以攻為守,甚至是束手待斃,因此,劉備不顧群臣阻攔,決意出兵。

劉備下令調集全國軍隊,準備出兵,他派人通知車騎將軍張飛,讓他率兵萬人會師江州。誰知張飛因脾氣暴躁,經常打罵將士,帳下部將張達、范疆不堪其苦,臨出發前,二人叛變,暗殺了張飛,拿著張飛的首級投奔東吳去了。劉備聽說張飛軍營有表上報,仰天長嘆道: “唉! 張飛又死去了!” 當初,張飛雄壯威武,僅次于關羽,曹魏君臣都說關張二人可敵萬人。關羽為人驕傲,善于體恤士卒而蔑視士大夫; 張飛脾氣暴烈,敬愛士人卻不知愛惜士兵。劉備經常勸誡他們。劉備對張飛說:“你刑罰太濫,經常鞭打士卒而又讓他們在你身邊,這樣極容易招致災禍。”張飛仍不注意改正。果然,張飛最終死于部下將卒之手。這樣,劉備尚未出兵,先損了一員猛將。

蜀漢章武元年(221)夏,劉備親自率領七八萬大軍,出巫峽,沿長江水陸并進,直撲東吳。孫權見劉備來勢兇猛,遣使向劉備求和。劉備志在必勝,堅決不許。這時蜀相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在東吳做南郡太守,也利用其兄弟情誼,寫信給劉備,開導他說:“陛下和關羽盡管親密,可關系怎能比得上先帝(指漢獻帝)?荊州大小怎能比得上全國?同樣是仇敵,究竟是誰先誰后?諸葛瑾的話,表面看來很有道理,可他不知道荊州對于劉備的重要。劉備對這樣冠冕堂皇的話置之不理。

劉備繼續進軍,派將軍吳班,馮習攻占巫縣 (今四川巫山縣) 和秭歸。孫權見求和已無希望,就任命陸遜為都督,率領將軍朱然、潘璋、韓當等共五萬人馬,抵御蜀軍。

蜀軍從秭歸出發,治中從事黃權向劉備建議:“吳軍兇悍善戰,我軍順流而下,易進難退。我請求作為先鋒同敵人交戰,陛下應該留在后面鎮守。”這個建議很正確,但劉備決心親自出征,便命令黃權為鎮北將軍,指揮長江北岸的軍隊,防備魏軍從側面進攻,劉備自己仍在江南與吳軍作戰。

蜀軍很快打到夷陵(今湖北宜昌東南),從巫峽到夷陵有六七百里,江岸兩側高山峻嶺連綿不斷。劉備在江岸南側,沿路扎營,樹立木柵。他又命令水軍登陸,也在山林中扎營。劉備拉開了漫長的戰線,沿江設了幾十處營寨,表面上蜀軍聲勢浩大,實際上兵力分散,實力大為削弱了。

劉備親率主力屯駐在夷陵猇亭(今湖北宜都北)。他數次派軍向東吳挑戰,吳軍主帥陸遜,雖然年輕,卻深諳兵法,老成持重。他節制吳軍諸將,不許他們出戰。雙方在猇亭相持了六七個月之久,蜀軍始終找不到機會跟吳軍交戰,時間一久,斗志逐漸渙散,劉備本人也放松了警惕。

蜀漢章武二年 (222)閏六月,陸遜見蜀軍已懈怠,便命令吳軍火燒蜀營,發動猛攻。這時正是暑熱天氣,氣溫極高,再者蜀營多依林木而建,大火一燒,不可收拾。一時間蜀軍營寨和木柵全被燒毀,火光沖天,烈焰熊熊,吳軍趁火勢,連破蜀軍四十余營,殺死蜀軍大將馮羽和張南。

劉備見大軍潰敗,知道難以抵抗,遂帶殘兵敗將,退守馬鞍山 (今湖北宜昌西北),令軍士固守。陸遜命吳軍四面圍攻,蜀軍土崩瓦解,又死萬余人,尸體順江而下,幾乎遮滿江面。各種軍械物資船只糧草,幾乎損失殆盡。劉備趁著夜色逃遁,命人燒毀鎧甲等物堵塞吳軍追路,方才逃至白帝城。

劉備從未遭此大敗,十分慚愧地說: “我竟被陸遜打敗,豈不是天意!”其實,劉備的失敗,完全在于主觀指揮的錯誤。他在山林設立木柵,連營六七百里,不僅分散了兵力,首尾難以相顧,而且給東吳以火攻的機會。他又命水軍登陸,放棄了水陸相互配合作戰的有利條件,自然難免失敗。當時,眼明人早就看出,劉備這樣做,必敗無疑。曹丕就說:“劉備簡直不明兵法!哪里有連營七百里和敵方打仗的?劉備在山林險阻之處帶兵打仗,犯了兵家大忌。孫權不久就要取勝了。”

不久,駐守長江北岸的黃權,因道路隔絕,無法回歸蜀漢,被迫投降魏國。蜀漢官員要求收捕黃權的妻子,劉備說:“我辜負了黃權,沒有聽從他的勸告,黃權沒有負我。”他對黃權的家屬,還象以前一樣。

諸葛亮聽說劉備兵敗,萬分痛惜地說: “法正若是活著,一定能制止陛下東征東吳。即便是東征,法正如果跟隨,也一定不會發生如此危難。”

這次猇亭大戰后,曹魏趁東吳全力對付劉備,也出兵進攻東吳。孫權已取得勝利,不愿再兩面受敵,便向劉備請和。劉備經此大敗,知道荊州已難奪回,又擔心孫權繼續進攻,便同意和解。于是,脆弱的吳蜀聯盟,重新恢復。

白帝托孤

猇亭大敗,對已進入暮年的劉備來說,是一個沉重的打擊。他長期帶兵征戰,勞累過度,這次失敗使他心情抑郁,終于一病不起。起初,他是患痢疾,以后又并發其他病癥。后來,病勢益重,劉備也知難以痊愈,就將諸葛亮等召至白帝城,托付后事。

劉備的太子劉禪無政治才能,劉備希望諸葛亮能輔佐劉禪,維持基業不失,綱紀不墜,但又怕劉禪實在不行,擔不起治國重任。臨終前,劉備流著眼淚,語重心長地對諸葛亮說: “你的才能超過曹丕十倍,必然能安定國家,成就大事。如果太子可以輔佐,你就輔佐他;如果他實在不行,你可以替代他自己做皇帝。”諸葛亮一聽劉備說出這樣的話,心如刀絞,泣不成聲地說: “我怎敢不盡心盡力,忠貞報國,死而后已!”劉備將劉禪兄弟幾人召到床前,告誡他們說: “我死了以后,你們要象尊奉父親那樣尊奉丞相,和他共同治理好蜀漢。”這就是歷史上所說的白帝托孤,長期被人們視為君臣坦誠相知的典范而津津樂道。

章武三年 (223) 四月,劉備在白帝城永安宮病亡,享年六十三歲。臨終前,他給劉禪留下遺詔說:“人假如活到五十歲,就不算短命。我已經六十多歲了,還會有什么怨恨?我放心不下的,只是你們兄弟幾個。最近有人來,說丞相稱贊你的智慧器量大有長進,甚至超過了人們的期望。如果真是這樣,我還有什么憂慮! 你要多多自勉。凡是壞事,不能以為小就去做;凡是好事,不能因為小就不去做。只有具有賢德的人,才能使人心服。我德行不夠,不值得你效法。你可以讀讀《漢書》、《禮記》,空閑時可以瀏覽閱讀諸子百家的著作以及 《六韜》、《商君書》,這些書能使人開闊眼界,增長智慧。聽說丞相已經為你把《申子》、《韓非子》、《管子》、《六韜》等書抄寫了一遍,還沒來得及送給你,在路上丟失了,你可以再向他請教。”

劉備白帝托孤,充分反映了他對諸葛亮的信賴和倚重。劉備死后,諸葛亮沒有辜負他的厚望,輔佐劉禪確實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劉備早年屢遭挫折,但百折不撓,奮力創業; 中年開疆拓土,建國稱帝;暮年慘敗,晚景悲涼,堪稱是三國時代的一位悲劇英雄。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盤點三國: 劉備自立漢中王弊大于利
如果諸葛亮和關羽一起守荊州,能否守得住?
公元219年劉備在漢中稱王,220年劉備在成都稱帝,這幾年可以說是劉備的巔峰時期
“天下未變蜀先變”,諸葛亮的隆中對,僅僅只完成了第一步
究竟是誰謀殺了關羽?一段隱藏千年的秘密(3)
精選| 毀掉蜀漢帝國的關鍵一步:大業未成、放棄社群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岗巴县| 沛县| 石阡县| 金乡县| 邳州市| 麻栗坡县| 海门市| 瑞金市| 太仆寺旗| 友谊县| 田林县| 金昌市| 农安县| 垦利县| 通山县| 佛冈县| 广元市| 同仁县| 阳东县| 郑州市| 上高县| 高密市| 武宁县| 星子县| 肇州县| 关岭| 新河县| 平乡县| 达孜县| 南宁市| 自贡市| 崇明县| 虹口区| 泾川县| 建水县| 德格县| 达州市| 三门县| 五原县| 白沙| 兴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