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唐昭宗李曄簡介資料年號

  唐昭宗李曄,懿宗第七子。唐懿宗咸通八年(867)二月二十七日生于東內(nèi)。十三年(872)四月,封壽王,名杰。次年,宦官殺唐懿宗的年長諸子,立12歲的唐僖宗為皇帝。皇帝年幼,政事全由中尉田令孜主之。不久,王仙芝、黃巢起義,聚眾數(shù)十萬,聲勢浩蕩。壽王授開府儀同三司、幽州大都督、幽州盧龍等軍節(jié)度、押奚、契丹、管內(nèi)觀察處置等使。黃巢起義軍攻入長安后,唐僖宗在宦官田令孜的保護下逃往成都。壽王與僖宗為同母兄弟,十分親睦,自長安出奔至定居成都,都服侍左右,掌握兵權,很受重視。文德元年 (888),唐僖宗回到長安,不久病死。群臣議立,以吉王最賢,將立之,唯軍容楊復恭請以壽王監(jiān)國,三月六日,宣遺詔立壽王為皇太弟,八月,在復恭等人擁立下即帝位,時年22歲,是為唐昭宗。

  一、河東用兵

  昭宗即位后,攻書好文,尤重儒術,尊禮大臣,尋求治國之道,意在恢復舊業(yè),號令天下,重振祖宗雄風,一時為中外所稱。

  龍紀元年 (889) 春正月,宣制大赦,中外文武臣僚都進秩頒爵。以劍南西川節(jié)度、兩川招撫制置使韋昭度檢校司尉,為東都留守; 以翰林學士承旨、兵部侍郎、知制誥劉崇望本官同平章政事; 以刑部侍郎孫揆為京兆尹。是年二月,割據(jù)蔡州的秦宗權被朱全忠執(zhí)送長安處死。朱全忠即朱溫,曾參加黃巢起義,后叛變降唐,賜名全忠,為宣武節(jié)度使。中和四年 (884) 與李克用等聯(lián)兵鎮(zhèn)壓黃巢起義軍后,成為唐末最大的割據(jù)勢力。889年四月,朱全忠為檢校太尉、中書令,進封東平王。

  十一月,昭宗改名曄。時宦官楊復恭因擁立有功為兩軍中尉,他仿照田令孜的辦法,養(yǎng)勇士多人為義子,使分掌兵權,號稱外宅郎君,又養(yǎng)宦官600人為義子,使作諸道監(jiān)軍,宦官仍然專權,只是田令孜換成了楊復恭。太常博士錢珝、李綽等奏請限制宦官。唐昭宗亦憎惡楊復恭專權,宰相孔緯、張濬也勸昭宗削弱宦官的權力。這樣便形成了皇帝與朝官結合和宦官相沖突的局面。

  大順元年(890)二月,宣武節(jié)度使朱全忠進位守中書令。四月,李克用遣大將安金俊率師攻云州。朱全忠奏請朝廷下令討伐李克用。昭宗猶豫不決,宰相杜讓能、劉宗望深以為不可,另兩位宰相張濬、孔緯想借助朱全忠的兵力斥逐楊復恭,力主用兵河東。昭宗遲疑了多時,終于采納了張濬等人的建議,企圖借對李克用用兵的勝利來消滅宦官。

  李克用,沙陀部人。一目失明,又號獨眼龍。曾殺大同軍防御使段文楚,據(jù)云州。后為唐軍所敗,逃入韃靼。黃巢攻克長安,李克用率沙陀兵鎮(zhèn)壓黃巢。他攻破長安,被唐任命為河東節(jié)度使。此后,割據(jù)跋扈,成為與朱全忠相抗衡的主要力量。朱全忠奏請討伐李克用,是出自自己的利益,并非為唐昭宗著想。唐昭宗同意討伐李克用,則企圖借此驅逐宦官勢力。這種離心傾向也就成了這次用兵失敗的重要因素。

  昭宗決定對河東用兵后,下詔革去李克用的官爵,任命張濬為太原四面行營兵馬都統(tǒng),京兆尹孫揆為副; 以華州節(jié)度使韓建為北面行營招討都虞侯、供軍特使; 以宣武節(jié)度使朱全忠為太原東南面招討使,成德軍節(jié)度使王镕為太原東面招討使; 幽州節(jié)度使李匡威為太原北面招討使。六月,張濬會諸軍于晉州 (治白馬城,今山西臨汾縣),李克用派李存孝攻晉州。存孝系克用養(yǎng)子,驍悍異常,接戰(zhàn)不久即生擒副都統(tǒng)孫揆,解送克用。克用企圖招降孫揆,許為河東副使,揆奮然痛罵,克用乃鋸殺孫揆,揆至死罵聲不絕。張濬聞孫揆被擒,復出城迎戰(zhàn),又復敗績,最后棄城而逃。891年,唐昭宗貶斥張濬、孔緯,下詔恢復李克用全部官爵,使歸晉陽,未幾,又加克用中書令,唐昭宗對河東用兵失敗了。

  河東用兵,非但沒有削弱宦官的勢力,反而削弱了朝官反對宦官的信心,許多朝官不敢再出頭反對宦官了。河東用兵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

  二、戡定邠寧

  唐昭宗不愿成為宦官的傀儡,便直接和宦官頭子楊復恭發(fā)生了沖突。大順二年(891) 九月,唐昭宗讓楊復恭以大將軍致仕。復恭怒,稱病不受詔。十月,天威軍使李順節(jié)率禁兵討伐楊復恭,復恭養(yǎng)子玉山軍使楊守信以兵相拒,列陣于昌化里。昭宗陳兵自衛(wèi)以俟變,相持至晚,不戰(zhàn)而退。昭宗發(fā)兵攻楊復恭私宅,宰相劉崇望亦鼓勵士兵進攻,是夜,楊守信擁兵護衛(wèi)楊復恭出京師,且戰(zhàn)且行,出通化門,逃往漢中,在漢中起兵反抗昭宗,最后失敗。在討伐楊復恭的斗爭中,李順節(jié)立有戰(zhàn)功,頗受恩寵。李順節(jié)恃恩恣橫,出入常以兵杖自隨,宦官西門君遂和劉景宜懼怕其專權,危及自己的利益,便入奏昭宗,請除順節(jié),昭宗也恐怕順節(jié)好勇作亂,允許了西門君遂、劉景宜的意見,設計除掉了李順節(jié)。百官奉表稱賀,昭宗也十分高興,改元景福。但是,西門君遂又成了宦官的首領,宦官專權的局面仍未打破。

  景福元年 (892),鳳翔節(jié)度使李茂貞、邠州王行瑜、華州韓建、同州王行約、秦州李茂壯等五節(jié)度使相繼上書,言興元楊守亮納叛臣楊復恭,請出本軍討伐,自備軍需,只請任命李茂貞為山南招討使。昭宗接覽各表,召集群臣朝議,一致認為李茂貞若得山南地區(qū),勢力太大,難以制馭,不可允許。唐昭宗也害怕李茂貞勢力過大,會危及自己的統(tǒng)治,沒有同意五節(jié)度使的請求,只是頒詔慰諭。

  李茂貞聞知昭宗不許五節(jié)度使的要求,暴跳如雷,遂與王行瑜發(fā)兵攻取興元,仍堅持要求加山南招討使的名義。昭宗再次召集朝臣會議,宰相多面面相覷,不敢言語,唐昭宗無奈,只好任命李茂貞為招討使。李茂貞見昭宗讓步,更是肆無忌憚,率軍攻取漢中,并寫信給宰相杜讓能、中尉西門君遂,詞語詬詈,凌蔑王室。唐昭宗心不能容,卻也無能為力。

  李茂貞進取興元后,自請鎮(zhèn)守興元。景福二年 (893),唐昭宗改任李茂貞為山南西道節(jié)度使,并要他讓出鳳翔節(jié)度使,專任山南西道兼武定 (治洋州,今陜西洋縣) 節(jié)度使,李茂貞恃兵不從,表章不遜,深詆時政,昭宗看后十分氣憤,欲加兵問罪,使宰相杜讓能籌劃軍事,使宗室諸王李嗣周為京西招討使,準備出兵進攻鳳翔。宰相崔昭緯和杜讓能有隙,企圖排擠杜讓能,便暗中和李茂貞勾結,傳遞朝廷信息,結果,李嗣周率禁軍3萬往鳳翔,被李茂貞等中途截擊,王師潰散。李茂貞乘勝進逼京師,表列杜讓能罪狀,要求昭宗誅殺杜讓能。唐昭宗殺西門君遂等三個大宦官,勸說用兵與杜讓能不相干,是西門君遂等人的主張。李茂貞堅持不殺杜讓能就不退兵,崔昭緯又從中慫恿,唐昭宗只好殺杜讓能。十一月,使李茂貞守中書令,進封秦王,兼興元尹、山南西道節(jié)度使。從此,李茂貞、王行瑜等節(jié)度使恃兵恣橫,凌弱王室,對昭宗動輒斥責,頗有問鼎之志,他們實際上成了唐朝的主人。

乾寧元年(894),唐昭宗欲任命李磎為戶部侍郎、同平章事,崔昭緯怕李磎分權,指示其黨羽出面反對,知制誥劉崇魯言李磎奸邪,黨附內(nèi)官,不可居宰相之位。由是制命不行。崔昭緯的黨徒崔胤卻被任命為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乾寧二年(895) 初,河中節(jié)度使、瑯邪郡王王重盈卒,三軍立重榮子行軍司馬王珂知留后事。王重盈子陜州節(jié)使王珙、絳州刺史王瑤舉兵討王珂,上書訴珂冒姓,非重榮子。王珂為李克用的女婿,李克用便上章言王重榮有功于國,其子珂宜承襲。邠州王行瑜、鳳翔李茂貞、華州韓建則支持王珙、王瑤,亦各上章,言王珂螟蛉,不宜纘襲。昭宗以先允克用之奏,對李茂貞等人的上奏未置可否。五月,李茂貞、王行瑜、韓建各率精甲數(shù)千人入覲,京師大恐,人皆亡竄,吏不能止。此時,李磎已被立為宰相,并為唐昭宗所信任。崔昭緯十分妒忌,便使人告訴王行瑜,說李磎在朝可能學杜讓能用兵。李茂貞、王行瑜便迫使昭宗貶殺宰相李磎和韋昭度,并同謀廢昭宗,另立吉王保為帝。這時,李克用起兵太原,聲稱要保衛(wèi)朝廷,討代三鎮(zhèn),廢立之謀才被迫廢止。

  七月,李克用斥責李茂貞、王行瑜等稱兵詣闕之罪,舉軍渡河討伐。李茂貞欲劫唐昭宗到鳳翔,王行瑜欲劫昭宗到邠州,兩人發(fā)生爭執(zhí),相互用兵,同州節(jié)度使王行實也棄郡入京師,并縱火剽東市,京師大亂,昭宗乘亂出京城,逃入終南山,并任用諸王李知柔為宰相兼京兆尹,傳詔李克用,令監(jiān)太原行營兵馬,出兵討代王行瑜。

  八月,李克用已發(fā)前鋒至渭北,不久進攻邠寧。十一月,王行瑜與其妻子部曲500余人潰圍出奔,至慶州,行瑜為部下所殺,并其家200口,詣行營乞降。李茂貞聞之懼怕,上章請罪。唐昭宗怕李克用兵勢欺主,不許進兵。以李克用為太師、中書令,進封晉王,改賜 “忠貞平難功臣”。李克用明白唐昭宗的用意,班師太原。

  三、傀儡皇 帝

  乾寧三年 (896),朱全忠薦張濬為宰相,唐昭宗將加任命,李克用上章反對,聲稱張濬早上為相,我晚上就率軍到宮門,昭宗害怕,只好下詔和解。六月,李克用率沙陀兵五萬攻魏州,大掠其六郡,陷成安、洹水、臨漳十余邑。鳳翔李茂貞也絕朝貢,欲謀犯闕。唐昭宗令諸王分守安圣、捧宸、保寧、宣化等四郡,以衛(wèi)近畿。不久,李茂貞率兵進逼京城,覃王率軍抵抗,王師失利。李茂貞入京師,燒掠搶殺,宮殿和商店遭到嚴重破壞。李克用因去年昭宗不許其攻鳳翔,而不肯出兵相救,唐昭宗急忙向太原告急,自己也準備逃到太原去。行至渭北,華州韓建派人勸昭宗到華州,昭宗應允,授韓建京畿都指揮、安撫制置、催促諸道綱運等使。昭宗進駐華州,從而落入韓建手中。

  唐昭宗貶斥崔昭緯的黨羽宰相崔胤,崔胤向朱全忠求援,朱全忠上表言崔胤不宜去相位,昭宗怕得罪朱全忠,只好再任崔胤為宰相。從此,崔胤和朱全忠里外勾搭在一起,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乾寧四年(897)二月,華州防城將花重武告宗室睦王等八王欲謀殺韓建,擁昭帝至河中。韓建得知,逼迫昭宗下令解散諸王所率領的禁軍,昭宗不得已,皆聽之。韓建囚八大王于別第,殺捧日都頭李筠,從此昭宗的侍衛(wèi)部隊喪失殆盡。三月,韓建進封昌黎郡王,改賜“資忠靖國功臣”。韓建為了進一步控制唐昭宗,以諸王謀逆為名,與知樞密劉季述矯制發(fā)兵,圍諸王所居十六宅,通王、覃王以下11王及其侍者,無長少皆被殺。昭宗寵信的太子詹事馬道殷、將作監(jiān)許巖士也被韓建所殺,如此一來,昭宗失去了依靠,成了真正的 “孤家寡人”。

  光化元年 (898),朱全忠向唐昭宗提兼領鄆州,欲自大其權。幽州節(jié)度使劉仁恭則欲吞噬河朔,并派其子劉守文將兵襲滄州。面對群雄竟起的局面,韓建怕朱全忠來奪唐昭宗,便送昭宗回長安。

  光化二年 (899)二月,幽州節(jié)度使劉仁恭驅燕軍10萬,進攻山西、河北,陷貝州,大殺掠,投尸清水,為之不流。三月,朱全忠遣大將張存敬率師援救,大敗燕軍,生擒燕將單可及,仁恭父子僅以身免,自魏州至滄州五百里間,僵尸相枕,慘不忍睹。

  朱全忠打敗劉仁恭后,為了進一步擴大勢力,又奏請昭宗任命自己的黨羽李罕之為孟州刺史,丁會為澤、潞等節(jié)度使。朱全忠還和朝中宰相崔胤相勾結,排斥異己。由于朱全忠的支持,唐昭宗未能廢掉崔胤,卻轉過頭來和崔胤商議滅宦官事。另一宰相王摶勸唐昭宗不要操之過急,以免引起變故。崔胤誣陷王摶是宦官的黨羽,昭宗由是生疑,朱全忠又上書說王摶交通宦官,罪大該殺,于光化三年 (900),昭宗竟殺王摶及樞密使宋道弼、景務修。

  唐昭宗自華州回京城后,性情暴躁,喜怒無常。光仕三年十一月的一天,唐昭宗行獵苑中,醉甚,殺黃門、侍女數(shù)人。宰相崔胤又恃朱全忠的支持,稍抑宦官。宦官劉季述等人十分懼怕,便率禁兵千余人沖入宮中,囚禁唐昭宗,并令崔胤率百官請皇太子李裕即皇帝位。崔胤由于得到朱全忠的支持,劉季述不敢殺他。劉季述又對百官方鎮(zhèn)皆加爵進秩,以求媚朝官和地方節(jié)度使。當時,朱全忠在定州行營,崔胤遣人告難于全忠,請以兵問罪。朱全忠聞知,急還大梁。此時,劉季述也派人通款朱全忠,愿輸送唐家社稷。朱全忠召集臣僚商討對策,決定恢復唐昭宗的帝位,挾天子以令諸侯。并遣親信蔣玄暉到京師,與崔胤共謀迎昭宗復位。

  天復元年 (901) 春,唐昭宗復位。劉季述被亂棒打死,皇太子裕降為德王,宰相崔胤進位司空,,幫助昭宗復位的三個神策軍也得到極大的賞賜。崔胤和另一個宰相陸扆主張奪取宦官的兵權,請?zhí)普炎谌蚊喾止茏蟆⒂疑癫哕姟J苤刭p的三個神策軍官反對改隸南司,唐昭宗只好用宦官韓全海、張彥弘為左右中尉。韓、張二人都曾做過鳳翔監(jiān)軍使,與李茂貞關系密切。李茂貞企圖利用韓全海、張彥弘的勢力,迎昭宗至鳳翔,也做著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主意。崔胤和昭宗密謀殺死所有宦官,被韓全海探知,韓全海聯(lián)合李茂貞的駐京軍隊拒絕接受昭宗的命令,并禁止昭宗單獨召見朝臣。韓全海與崔胤之間的矛盾,直接引起了李茂貞和朱全忠的爭斗。是年,李茂貞被封為岐王,入朝總政,貶崔胤為外官。崔胤暗中致書朱全忠,催朱全忠奪取唐昭宗。朱全忠得書,率軍西進,上書請昭宗去東都。韓全海大懼,劫昭宗逃往鳳翔,崔胤及百官留在京城,朱全忠率兵到關中,首先俘獲韓建,取得華州,然后進軍長安。崔胤率文武百僚迎朱全忠于坡頭。朱全忠令崔胤率百官遷至華州,唐百官成了朱全忠的部屬。這時被劫到鳳翔的唐昭宗,完全受制于李茂貞、韓全海。李茂貞給昭宗配備了以韋貽范為宰相的一套百官,昭宗的用人權被剝奪了,所謂的唐朝皇帝,只是徒有其名而已。

  天復二年(902),朱全忠為爭奪唐昭宗,率大軍圍攻鳳翔。李茂貞迎戰(zhàn),每戰(zhàn)輒敗,閉門不出,鳳翔附近諸州皆被朱全忠奪取,城中糧盡援絕,民凍死者,日以千數(shù),米斗值錢七千,至燒人屎煮尸而食。既便是唐昭宗,也不得不在宮中設立小磨,自磨豆麥以求生存。昭宗央求李茂貞說: “我和百官連吃的都沒有保障,能不能和朱全忠講和?”李茂貞的領地也多半被朱全忠所攻陷。李茂貞困守孤城,毫無生路,只好把唐昭宗交出,并斬殺宦官韓全海等20余人,向朱全忠投降。

  天復三年 (903),朱全忠劫昭宗回長安,殺死第五可范等宦官七八百人。自8世紀40年代以來興起的宦官勢力被消滅。朱全忠為了進一步掌握和控制唐政權,又令諸道殺監(jiān)軍,除河東監(jiān)軍張承業(yè)等少數(shù)人得到節(jié)度使保護外,其余監(jiān)軍全部被殺。宮中事無巨細皆歸南司掌握,左、右神策軍和所屬八鎮(zhèn)歸崔胤統(tǒng)率,依附李茂貞和宦官的大朝官也一概殺逐,朝中的各級官員全是朱全忠的黨徒。朱全忠在朝中專權跋扈已達到登峰造極的程度。

  朱全忠跋扈朝廷,人人自危,宰相崔胤依附朱全忠得以保住相位,當朱全忠控制了唐昭宗以后,他又企圖建立自己的實力,以防不測。903年,崔胤征得唐昭宗的同意,募精壯兵6600人,作為朝廷的衛(wèi)兵。朱全忠聞知后,暗中使壯士應募,所以崔胤加緊訓練兵卒、準備武器的事情,都為朱全忠所知。

  天祐元年(904)初,朱全忠密令其黨徒殺死崔胤,另用裴樞、柳璨等人為宰相。朱全忠率師屯河中,遣牙將寇彥卿奉表請昭宗遷都洛陽。全忠令長安百姓和居民隨昭宗按籍遷居,民心騷動,月余不息。朱全忠怕諸王及昭宗隨從有變,使昭宗左右前后侍衛(wèi),全由自己的親信充當。唐昭宗行至陜州,秘密派人請求西川王建、淮南楊行密、河東李克用起兵相救。李克用、李茂貞、王建等見昭宗被遷洛陽,知朱全忠有篡奪之心,遂聯(lián)盟興兵,以興復唐室為名,欲起兵討伐朱全忠。朱全忠認為留著昭宗無用,決定除掉昭宗,以絕人望。八月,唐昭宗被朱全忠的親信朱友恭、蔣立暉所殺,時年38歲。群臣上謚曰圣穆景文孝皇帝。次年二月二十二日,葬于和陵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大唐王朝》之五十三:白馬之禍
唐昭宗登基后勵精圖治,但屢遭挫折釀成白馬驛之禍
10五代“季世”的肇始
偉大的長安城是怎樣毀滅的?
生性多疑濫殺的朱溫,對哪些人手下留情了?
五代十國(始)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青县| 茶陵县| 浠水县| 泉州市| 依安县| 嵩明县| 霍山县| 哈尔滨市| 库车县| 株洲市| 电白县| 手游| 镇江市| 太原市| 湖州市| 东源县| 彭阳县| 历史| 乌兰浩特市| 玉树县| 滦平县| 蒙城县| 余姚市| 江陵县| 临漳县| 抚顺县| 阿荣旗| 柳林县| 红桥区| 霸州市| 洛南县| 焉耆| 开封市| 永州市| 佛山市| 万源市| 三台县| 麻城市| 丰城市| 沈丘县| 闽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