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太公田和(?―前384年),媯姓,田氏,名和,生稱為子禾子,田莊子之子,田悼子之弟。其妻據其子桓公午追謚為孝大(太)妃,名不詳。陳完的八世孫。
前391年,田和自立為齊君。放逐齊康公于海島,使食一城,以奉姜姓之祀。
康公十九年(前386年),田和被周安王列為諸侯,姜姓齊國為田氏取代,田和正式稱侯,仍沿用齊國名號,世稱田齊,以示別于姜姓齊國,史稱“田氏代齊”。前379年齊康公死,田氏并其食邑,呂尚至此絕祀。
人物簡介
康公十九年(前386年),田和正式取代姜氏,成為齊侯,開啟了
田齊165年的基業。
田和是戰國七雄之一田齊的開國之君。
人物生平
家世背景
田氏自田和的曾祖父田成子
田常任
國相時,以大斗出貸,以小斗收還,收攬人心,同時相繼攻殺其他舊貴族及
齊簡公,
齊國政權基本上歸田氏所有。
田成子死后,田和的祖父
田襄子田盤為相,且使其兄弟宗人盡為齊都邑大夫,外與
三晉通好。田襄子死后,田和的父親
田莊子田白再為相,田氏勢力漸強。
田氏代齊
公元前405年,田和嗣相位。次年,
三晉伐齊,攻入
齊長城。齊長城,西起防門(今山東
肥城西北),東至瑯邪入海,是利用堤防連結山脈逐步擴建而成.田和相
齊宣公,宣公猶如傀儡。
齊宣公死后,子齊康公立,因其荒淫嗜酒,不勤于政。
公元前391年,田和將其遷于海上,食一城,以奉其先祀。田和自立為
齊君。
公元前390年,齊師伐魏,取襄陽。不久田和與
魏文侯、楚人、衛人會于
濁澤(今河南
長社縣境內),求為諸侯,魏文侯為之請于
周安王及諸侯。
家庭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