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一:
高考分數出來以后就要填報志愿,對于一些成績不太好的同學來說,沒過二本線,是上大專還是三本?三本院校包括:多數獨立學院,多數民辦學校,少數本科學校的中外合辦專業。普通三本院校的學生,不但具備傳統本科一、二本的優勢,同時具備專科學生的能力。三本的師資以母體學校為主,老師的水平高。缺點就是學費高,一年學費16000元左右,不是所有人家能承受的起的。
三本學生在理論知識和文化素養方面更優越。對于辦公室、寫字樓以及秘書、文員、保險、人力資源管理等行業的工作環境更能適應,并且發揮的更順暢。三本是本科,社會上接受度高一些。雖說畢業后找工作慢,但往上升的空間卻大一些。本科再差也是本科。現在,找工作沒有本科學歷,連報名的資格都沒有。
本科出來考公務員,考研,出國都不受限制。大專就是實用,“不愁工作”,動手能力強,一畢業就能上崗,但今后想往上爬卻很難。綜合看,上三本劃不劃算,和你的人生規劃和家庭經濟條件有關。想拿個高文憑,圓個大學夢,面子上也掛的住或想今后繼續升學想當官,家里也有錢讓你耗,出來還能安排工作的,就讀三本。相反,想學點實用的,能靠本事吃飯,覺得有沒有那張畢業證無所謂的,就選擇讀大專。
網友二:
我高考那年就沒有考上,而我爸就卻語重心長的告訴我:你已經長大了,你所做的一切決定我都會支持你,不管你是復讀或者讀三本甚至去上高職,只要你以后不后悔,那就好了……因為我是農村的,家里情況不是很好。“讀三本可能學費會很貴,但你不要擔心這個,你盡管去選擇,學費我可以幫你去借或者去貸,但是我不會去還,等你出來之后你慢慢去給人家還?!?/p>
這是那年爸爸對我說的話,后來我選擇了高職,因為我相信在高職也可以去追夢。前幾天回答了一個問題:“高考失敗就是人生失敗嗎?”我當時沒有打算去回答,但是后來我回答了,因為我已經可以坦然去面對高考的失敗,面對我選擇的學校,甚至是我人生之路……
很多人會認為(尤其是比較落后的農村),讀高職或者三本就是不劃算,就算畢業之后也沒有本事,也沒有人要……我沒有一點的對農村看不起的意思,因為我就是農村的,我能理解農村家長對孩子的期望,甚至在他們身上寄托著整個家庭的希望,我爸爸也是,我很多時候都在想,我好像肩負著復興家族的重擔,但是我讓他們失望了。
網友三:
讀三本還是有必要的!無所謂劃算不劃算。有些孩子,在高中時期是個梗。他聰明但又貪玩,當然也不是天才型的學霸。所以能考上三本已經是萬幸了!家長只有希望他上大學突破了高考這個瓶頸后能破繭成蝶。我一直主張別輕易讓孩子去復讀。有兩個情況例外:第一,平時成績不錯,由于高考期間出現了天災人禍的事影響了成績;第二,平時就非常勤奮,但是資質有限沒考上,主觀上又強烈要求復讀。
你會相信一個讀了12年的書一直都是這樣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的孩子沒考上大學復讀一年就可以考上了嗎?別開玩笑自欺欺人了!除非出現了重大變故影響到孩子讓他發憤圖強,這我相信。故而,孩子能考上三本就讓他去讀。無非就是要鼓勵孩子在學校努力學罷了。未來是什么樣子的誰又說得清楚呢?多讀書總是沒錯的啦!
網友四:
我家孩子今年高考,發揮的不好,也是糾結去不去以前的三本院校。因為親戚家的孩子上的三本每年學費就一萬六,再加上每個月一千五的生活費,一年的四萬多塊,還不算買衣服,化妝品之類的。像我們這樣普通家庭的確有困難。所以跟孩子商量一下決定復讀或者走好專業的專科,主要看孩子自己的選擇了。
網友五:
做為一名三本學生家長說說當初經歷,2012年兒子高考參照平時成績也就是二本邊緣三本線結果是三本,根據他的學習情況和他溝通后認為要根據自己情況揚長避短,大學和高中生活不一樣拿高考精神考研一定成功,去年順利讀研,所以說劃算不劃算是沒有特定的,要跟據家庭的經濟和孩子在學習上的能力理智的選擇。
切記:
不管你在什么大學,一定要把英語學好,這樣才能去外企。如果你想說一口洋腔洋調的英語,我強烈建議你關注一個有英語角的微信公眾號“豎起耳朵聽”里面有老外、大部分是大學生、上班族,英語角里會倫敦腔、美音、印度腔的小伙伴都有,我們搭伴練口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