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用多胎母羊的后代留作種用:
羊的繁殖力是有遺傳性的。一般母羊若在第一胎時生產雙羔,這樣的母羊則在以后胎次的生產中,產雙羔的重復率較高。許多研究表明,為了提高產羔率,選擇具有較高生產雙羔潛力的公羊進行配種,比選擇母羊在遺傳上更為有效益。
二、提高種公羊的營養水平:
營養水平對羊只的繁殖力影響極大。種公羊在配種季節與非配種季節均應給予全價的日糧。在肉羊生產中,若只重視配種季節種公羊的飼養管理,而放松對非配種季節的飼養管理,結果往往造成在配種季節到來時,公羊的性欲、采精量和精液品質等均不理想。
三、提高繁殖母羊的營養水平:
母羊是羊群的主體,是肉羊生產性能的主要體現者,量多群大,同時兼具繁殖后代和實現羊群生產性能的重任。母羊的營養狀況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在枯草期和青草期是不相同的;而且妊娠母羊、哺乳母羊及斷奶后恢復期的母羊,其營養情況也不相同。草料不足,飼料單一,尤其缺少蛋白質和維生素,是羊只不發情的主要原因。為此,對營養中下等和瘦弱的母羊,要在配種前1個月給予必要的補飼。進行肉羊生產時,至少應做到在妊娠后期及哺乳期對母羊進行良好的飼養管理,以提高羊群的繁殖力。
四、增加羊群中適齡繁殖母羊比例 :
羊群結構主要指羊群中的性別結構和年齡結構。從性別方面講,有公羊、母羊和羯羊3種類型的羊只,羊群中母羊的比例越高越好;從年齡方面講,有羔羊、周歲羊、2歲羊、3歲羊、4歲羊、5歲羊、及老齡羊,羊群中年齡由小到大的個體比例應逐漸減少,形成有一定梯度的“金字塔”結構,從而使羊群始終處于一種動態的、后備生命力非常旺盛的狀態。
五、實行密集產羔:
在氣候和飼養管理條件較好的地區,可以實行密集產羔,也就是使羊2年3產或1年2產。為了保證密集產羔的順利進行,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必須選擇健康結實、營養良好的母羊,年齡以2~5歲為宜,而且其乳房發育必須良好、泌乳量要求較高。
2、要加強對母羊及其羔羊的飼養管理,母羊在產前和產后必須有較好的補飼條件。
3、要從當地具體條件和有利于母羊的健康及羔羊的發育出發,恰當而有效地安排好羔羊的早期斷奶和母羊的配種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