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秦皇漢武,但論才略漢武帝遠不如秦始皇。秦始皇所做的多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除了修秦始皇陵,建阿房宮外,其他都堪稱豐功偉業。像統一六國,統一文字,開發南方等等。而漢武帝所做的事基本是煊赫一時,最后都成了打水漂。就拿開疆拓土這事來說,兩人高下立判。
中原文明是圍繞種植建立的,正確的擴張方向也該朝著種植,要避免得其地不能耕的無效擴張。秦始皇進軍過南方,也進軍過東北,還奪取了河套地區。因為這些地方都適合種植,可以順利引進中原的生產體系。但對于西域、大漠,這些不適合種植的地方,秦始皇就缺乏興趣。但為了應對匈奴南下擾邊,特地修筑長城。草原上一直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就算你消滅一個游牧勢力,總會有新的崛起。從匈奴到鮮卑到突厥再到蒙古,就是明證。所以漢滅匈奴,唐滅突厥,贏得的也只是暫時的安寧,不會一勞永逸。因此,修筑長城或許是最經濟的應對北患策略。
漢武帝應對匈奴是主動出擊,讓衛青、霍去病多次率軍深入大漠。確實給了匈奴沉重打擊,致其最終覆滅,但自身在兵馬錢糧上的損耗也不小。漢武帝還乘勝設置朔方郡,但顯然水土不服,最終也不了了之。漢武帝還因漢使被殺,征討過西域和西南夷。為這些不宜耕種的殊俗之地,勞師動眾,顯然得不償失。而且最后還是會竹籃打水一場空,他們在你強時臣服,在你弱時又立馬分離。漢武帝在東北和嶺南也用過兵,可惜的是打的都是自己人。滅了趙氏南越和衛氏朝鮮,然后設置郡縣。雖然臉上風光,實際卻摧毀了中原的統治根基。自劉邦以來,漢廷對兩國的策略就是安撫,希望通過他們鎮撫諸夷。漢武帝倒好,直接中斷中原文明在東北和嶺南的傳播進程。
綜上,可以說漢武帝的格局遠不如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