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史書記載,在明成祖朱棣攻入南京城的時候,建文帝朱允炆由于愧對祖先,在皇宮之中自焚。作為朱允炆的叔叔,明成祖朱棣會在皇宮里俘虜朱允炆后并將其殺害嗎?這雖然是臆想之詞,但我們先來分析分析這兩個人物之間的關系。
建文帝要是不自焚,就在皇宮里面坐著,朱棣會敢殺他嗎!
明太祖朱元璋曾有一個兒子叫朱標,也是朱元璋預定的皇位繼承人。于是,朱標被朱元璋立為太子,然而,天意難違朱標年紀輕輕就因病離世。朱標去世之后,朱元璋十分傷心,就是將所有的關愛都留給了朱標的兒子朱允炆身上。建文帝朱允炆從小很聰明,也十分會討好長輩,朱元璋十分開心,便將其當作繼承人,將其立為皇太孫。
由于明太祖朱元璋的過分偏愛,朱允炆引起了他的叔叔們強烈的不滿。朱棣作為朱元璋的四子,本應該最有機會接替大哥朱標,當上太子成為皇位繼承人的。但是明太祖朱元璋一直剛愎自負,獨斷專行力排眾議,擁立朱允炆繼位。燕王朱棣和他的其他兄弟雖然對朱元璋的決定十分不滿,但是心中一直都不服。
等到明太祖朱元璋死后,建文帝朱允炆登上皇位,坐擁兵權的燕王朱棣終于等到機會,為自己的起兵造反做好了十足的準備。回過頭想想,如果朱元璋要是早就料到自己的兒子們對自己的決定如此的不滿,最終還因為自己的意氣用事將自己心愛的孫子推向戰爭的邊緣。這可能是朱元璋十分都不愿見到的一幕,相比,在棺材之中的朱元璋也恨不得跳出來斥責他的兒子們吧。
到了公元前1399年,軍事才華本就出眾且帶兵經驗豐富的朱棣設計圈套將張昺、謝貴殺死,然后又命令自己府中的護衛首領張玉、朱能率領軍隊攻占北京城九門,然后成功將北京城占領。占領北京城后,朱棣昭告天下,為國“靖難”為名,喊著進入南京城將“奸臣”齊泰、黃子澄統統殺死的口號率領大量的軍隊向京城南京出發了。
誅殺“奸臣”齊泰、黃子澄的說法顯然是中國古代以“清君側”為口號進行起兵造反的方法之一,這種方法容易得到當時世人的理解,普通民眾也容易被誤導,很輕易地就相信并為此參軍加入其中。從北京一路下來,明成祖朱棣磕磕碰碰,打了整整四年,最終成功攻入南京。
在明史當中,朱允炆見叔叔燕王朱棣的軍隊已經殺入皇宮之內,想到自己即將被俘,不知所措,自縊而亡。此時皇宮之中升起大火,燕王朱棣便讓自己的收下將朱允炆的尸體放入大火中。
當然,民間還流傳著一種朱允炆并未死去的說法。意思是,機智聰明的朱允炆為了東山再起,讓別人裝作自己燒死在水火之中,然后自己從皇宮的地道之中逃逸,并假裝成僧人隱居起來。后來由于見明成祖朱棣將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百姓安居樂業,意識到自己反擊回去,也難有民眾支持,于是放棄復仇,歸隱寺廟之中。
其實,不管是建文帝朱允炆時沒有逃走,在皇宮大火中被燒死這種說法,還是朱允炆通過地道逃出生天的說法是正確的,其實只要朱允炆留在皇宮之中,明成祖朱棣很大可能不會直接將朱允炆殺死。
根據朱棣的聰明才智,他是不會犯天下人的大不敬,冒險給自己頭上戴上叛逆之罪的帽子。當然,即使朱允炆受降不死,他的生活也會不得安生,每日必然活在軟禁,或者擔心自身被下藥毒死的恐懼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