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不是換個地方看風景,而是換個地方看自己。
自駕游,說走就走的旅行,把你帶到陌生的地方感受別樣的美麗,漸漸地,你會慢慢地愛上了自駕游,看到了別人發的游記,只要有一張圖片或者一句話吸引到你,可能你內心又開始騷動起來,不一定是按游記的路線、行程去走,但你一定想著去尋找圖片上的那些風景。。。
堅持寫自駕游記,是因為想把旅行中一些自認為精彩的地方分享給大家,溝通交流,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
今天給大家分享廣西一條很不錯的邊境自駕游路線。分享的圖片不一定都是沿邊公路沿線的風景,有些是邊境地區的景點。
廣西中越邊境國防公路是國內最美的景觀公路之一。它東起東興市竹山鎮大清帝國1號界碑,西到那坡縣弄合村,全長725公里,是一條沿著中越邊境國境線修筑的三級公路,于2002年10月正式通車。
廣西沿邊公路起于防城港東興市竹山村,終至百色那坡縣弄合村,與云南省富寧縣相連。途中經過了與越南接壤的東興、防城、寧明、憑祥、龍州、大新、靖西、那坡等8個縣(市),公路還連接到了邊防連隊和檢查站,全長725公里。
起點東興
東興對面是越南的芒街,每天從東興口岸出去越南旅游的人非常多,因為越南芒街去“海上桂林”下龍灣很近。東興也有很多好玩的地方,萬尾金灘,海灘比較原生態,海鮮便宜,還可以到口岸逛街,很多越南的工藝品。
從東興竹山村0公里處沿邊防公路到友誼關約300公里,主要途經點有里火口岸、馬鞍坳、順風坳、愛店口岸、憑祥、友誼關。出了東興市區,便進入了山巒重重的邊防公路。
沿邊公路所經的第一個口岸“里火口岸”。“里火口岸”曾經是中國與越南進行整治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20世紀70年代我國援助越南人民的物質從這里源源不斷的運往越南,但是歷史也不能忘記,1979年越南擾我邊民,把這里變成中越對抗的前沿。
據說馬鞍坳這段盤山公路有55個彎道,據說這一段共計28個“胳膊肘彎”,17個“回頭彎”。52公里處是馬鞍坳的第一個彎,66.5公里處是最后一個彎,全長約15公里。在59公里最高處有一觀景平臺,上面立了塊巨石,巨石上面描刻了馬鞍坳路線圖。
在大山上,隱隱約約能看見遠處的越南小村子。
邊境管理區域,往前幾百米就是越南了。
從馬鞍坳下來大約40分鐘就到了垌中鎮。垌中鎮是S325上第一個邊陲重鎮,峒中口岸為國家二級口岸,與越南平遼縣僅一河之隔。這里的溫泉挺有名,不過我們沒有去。去口岸還要離開S325后再行5公里,因此也放棄了。
在這里吃完午飯與垌中溫泉一擦而過,繼續沿邊公路行。( 東興 到垌中在修路,路況不好,不過馬鞍坳的這段山路還可以)
這天的目標是愛店,在去往愛店的山路上,99公里處經過北風口,也叫順風坳。
順風坳,是一處自然天成,巧奪天工的天賜之作,遠眺順風坳遠山近水,綠的青翠,渾然一幅精美細膩的水彩畫。
過了順風坳山口繼續往西就是愛店口岸。愛店口岸往東距東興市190公里,往西距憑祥市友誼關92公里,往北距寧明縣城50公里,往南距越南祿平縣17公里,諒山市34公里。愛店口岸是邊境陸路一類口岸,地屬廣西寧明縣愛店鎮,位于中越邊境廣西東路1223-1224號界碑處,與越南峙馬口岸相對,愛店口岸有沿邊三級柏油公路與區內三條公路連接。
寧明有公路通愛店,出境后至越南祿平與4B號公路相接。愛店口岸就在愛店鎮里,愛店鎮北30公里有飯包嶺,山勢連迭,橫亙于明江以南,扼守愛店及其以東邊界通往內陸的大小道路,對保障憑祥、友誼關東側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愛店口岸歷史悠久,解放前國民黨政府設有“對汛署”負責口岸管理工作。解放后1957年愛店口岸晉升為邊境陸路二類口岸,設有愛店海關和邊防檢查站。
愛店鎮成立于1992年,位于中越陸地邊境公母山下,邊境線長達25.5公里,東興至那坡沿邊公路貫穿其間。
安靜的邊境小鎮,不知道有沒有過發生一些動人的故事。
繼續往西,路過法卡山路口。
法卡山戰役是中國領土收復戰,自1981年5月5日凌晨六時打響至6月30日,歷時57天,收復了法卡山。在57天的戰斗中共打死越軍705名,打傷513名,我軍陣亡154人,傷106人。
到達著名的憑祥友誼關。
友誼關位于廣西憑祥市西南端,322國道終端穿過友誼關拱城門,與越南公路相接,是通往越南的重要陸路通道和國家一類口岸,距憑祥市區18公里。
南疆重鎮──友誼關。
關前在細雨中綻放的木槿花。
友誼關有很久遠的歷史,早在漢朝這里就已經設關,距今已有2000多年了。友誼關最初叫雍雞關,后改名界首關、大南關,明朝設鎮南關。1953年1月,經當時的政務院批準,改稱睦南關。1907年,孫中山,黃興在此領導了永載青史的鎮南關起義。后來,為彰示中越兩國人民“同志加兄弟”的深厚情誼,1965年1月,經國務院批準,又改名為“友誼關”。
友誼關關樓在帝國主義的侵略炮火中曾兩次被毀。1957年基本按原貌進行了重建。
友誼關口岸是連接中國與越南進出口貿易的主要口岸之一,在促進中國同東南亞國家的經濟、文化交流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每年從憑祥友誼關口岸進出口的貨物占了廣西與越南貿易量的近一半。如今隨著中國-東盟博覽會落戶南寧和南友高速公路的通車,更大量的人流、物流都將從憑祥友誼關口岸通關。
國家十分重視友誼關口岸的建設,使友誼關口岸區內各項設施有機地融合了傳統與現代風尚為一體,通關、旅游和貿易功能集于一身,成為廣西區內歷史最久遠、景色最優美、設備最先進、功能最齊全的陸路口岸。
離開友誼關,去了浦寨邊貿商城,這里以紅木家具交易為主,土豪聚集地。浦寨也有很多越南姑娘,她們在浦寨做生意,憑著自己勤勞的雙手掙人民幣。
我們沒有去憑祥市區,沿S325繼續行。
此時的地貌發生了變化,應該說我們已經離開了十萬大山山脈,這一段在地圖上標記為大青山山系。
這里雖然也是群山綿延,但奇峰突兀,有些喀斯特地貌的感覺。
依然在青山碧水中盤旋穿行。寧靜的大自然,想象著不遠的地方就是越南境內,不知道那邊的老百姓過得咋樣,今年5月份去了趟越南,其實越南農村的生活并不差。
德天瀑布
德天瀑布是S325上一個絢麗的景觀,距碩龍鎮15公里。從2015年9月開始,德天瀑布游客中心設在離景區8公里遠的隴宏屯。也就是說,如果你要去德天瀑布,必須在這里買票,在這里乘坐景區游覽車到達。 自駕車前去的話,車要停放在這里,換乘游覽車。
德天瀑布為跨國瀑布,一邊為越南 ,一邊為中國 ,下圖仔細看的話可以看到隔河相對的兩塊界碑。
隔河相對的兩塊界碑
越南游客,在界碑前留個影
瀑布上邊靜靜地歸春河(對岸 越南 )
對岸的越南邊民劃竹排到我方向游客兜售小商品
站在這個竹排上就算踏上了越南領土?
對岸的越南游客,沒有這邊的中國游客多。
離開德天瀑布,我們往靖西市進發。靖西市有很多好玩的景點,建議可以在靖西住1個晚上,玩2天。
通靈大峽谷
龍潭水庫
龍潭水庫
渠洋湖
舊州
S325道旁的龍邦口岸
龍邦口岸
最后這一段100多公里的沿邊公路,讓我們再次感受邊境風情。
公路穿村而過,路邊的牧羊姑娘
放羊娃
路穿農田而過
辛勤勞作的邊民
田中 稻草垛
梯田
路邊熱帶植物
盤旋于崇山峻嶺中的沿邊公路
青山黛色,好一幅山水水墨畫
走過苗寨
S325終點, 那坡縣弄合村。在公路的邊上有一邊防站,他們在路邊修建了一休閑區,但是很遺憾,游人是不能在這里停留,拍照的。在車上拍照,被邊防戰士制止。
從這再走不到1公里就來到了沿邊公路終點。原以為這里也會像起點那樣有個紀念壇或終點標志什么的,可什么都沒有,有點遺憾。
廣西跟云南交界的地方,往云南走就到富寧了,云南也有很多跟越南交界的地方,還有跟泰國、緬甸交界的地方,期待下一次走一趟云南的邊境線。
每個人的青春歲月里,都有一段關于旅行的憧憬,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然而,多少人被現實打敗,把它變成了午夜夢回時的一聲嘆息。
旅行,最難的不過是下決心。不去有千百種理由,而去的理由只有一個:我想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