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明朝不僅是一個強硬的王朝,還具有幾乎創造的一個記錄,也即明朝朱元璋是唯一一個從南方向北完成大一統的國家。其中,在朱元璋在位的時候,明朝的都城本來是設在今天的南京地區。但是,在燕王朱棣成為皇帝后,國都則般搬遷到今天的北京地區。而這一次的遷都之舉,也暴露出一個千古歷史問題:為什么絕大多數帝王都將國都設在北方,而不是南方呢?
一
首先,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北方的黃河流域長期是政治、經濟、文化上的重心。 早在夏商周時期,當時王朝的活動中心就集中在這里。而在春秋戰國時期,北方更是大小戰爭的主戰場,這也表明了北方中原的重要性。而自從秦朝統一六國,建都咸陽后,大部分王朝都會優先選擇建都北方。并且,即便是被北方游牧民族打到南方和本來就是南方的割據政權,一般也會選擇靠近北方的城市建都,比如南京、杭州等。
二
其次,在交通上,南方地區因為河流眾多,在水運相對不發達的古代歷史上,將都城建立在南方,顯然不利于管理天下。而北方地區因為平原眾多,地勢相對平坦,加上陸運比較成熟,都城建立在北方也是方便對國際進行管理。進一步來說,在宋朝之前,中國人口和人口密集的大城市,也都是集中在北方地區。將都城選擇在長安、洛陽、開封等大城市,也有助于增強都城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方面的優勢。
三
再者,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水災一直是威脅百姓生存的重要自然災害。而古代歷史上那么多王朝選擇將都城建立在相對于干燥的北方地區,比如漢朝的長安等,也有預防水患的考慮。在這一點上,雖然北宋曾將都城建在開封,但是因為黃河水患的影響,此后的朝代沒有選擇這塊區域建立都城。
進一步來說,北方地勢相對較高,在傳統文化中更是被認為是龍脈匯聚的地方。而且在冷兵器時代,從地勢高的地方向地勢低的發動戰爭,總是相對容易點。由此,這也是眾多南方政權難以打敗北方政權的地理因素之一。
四
最后,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天子守社稷是一項傳統。而不管是秦朝、漢朝,還是宋朝、明朝,北方的游牧民族都對中原王朝形成了巨大威脅。將都城設立在北方,也是將軍事、政治、經濟中心北移,從而有助于集中資源來抗衡來自北方的入侵。而反過來說,如果天子都跑到南方過安逸日子的話,這對于守衛北方邊關的將士,顯然不是一件振奮士氣的行為。所以,明朝朱棣將都城遷到今天的北京地區,是對北方游牧民族的震懾,也即彰顯強硬的態度。
文/情懷歷史
微信公眾號:情懷歷史 ID:qinghuaili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