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初涉中醫和國學的心得體會
國醫班學員
一、引子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后藥之,亂已成而后治之,譬猶渴而穿井,斗而鑄錘,不亦晚乎!”
《黃帝內經》的第二篇《四氣調神大論》提出了“治未病”的思想,這是中醫養生的總綱領。《扁鵲見蔡桓公》就精辟地說明了這個道理:蔡桓公“疾在腠理”而不聽從扁鵲的勸告,任外邪之疾深入腠理、引發自身陰陽失衡導致“病在肌膚”,再到“病在腸胃”,最后病發“在骨髓”而無藥可醫。
“不治已病治未病”從字面上解釋是說:維護自身體內陰陽五行的動態平衡,防微杜漸,將疾病消滅在萌芽狀態,不要等病了才去治。
二、關于治未病養生的思考
《求醫不如求己》作者中里巴人曾詳細解釋“疾”和“病”的區別:“疾”里面是個“矢”字,矢即箭,身體沒有注意防備,因外感外邪而產生的問題,如風寒、感冒、傳染病、病毒感染都是外來的侵害,來去很快。“病”里面是個“丙”字,“丙”在十天干里屬離火,對應五臟則是心火,“百病從心生”,即“怒喜憂思悲恐驚”,所以病是內生的。從“疾”到“病”,發展很快,是治病的關鍵階段。因此,我認為“治未病”須從兩方面入手:對于外來之疾,做到“虛邪賊風,避之有時”;對于內生之病,做到“恬淡虛無,真氣從之”。如此養生,“病安從來”?
張廣苓老師說《黃帝內經》是一份人體的使用說明書,闡述生命的真理,教人如何正確地使用和維護身體這臺世界上最精密最智能的“儀器”。此前,我正好讀過一本《人體使用手冊》,作者吳清忠是機械工程師出身,在接觸到中醫之后,也發出了類似的反思和呼吁。但是,礙于古文晦澀,難于普及,現在就連科班出身的中醫學生都未必通讀過《黃帝內經》,普通人又如何能對自己的身體健康樹立起正確的觀念呢?多少人不惜己身、肆意糟蹋健康、等生病了才病急亂投醫,又不幸遭遇“胡庸醫亂用虎狼藥”,成了醫藥市場利益鏈下的犧牲品!生而為人,卻不先學習如何做人、如何修身、如何趨吉避兇、如何與天地相應,而生于蒙昧、老于揮霍、病于疏忽、苦于折騰、死于無知,是多么可惜!
從開始接觸中醫養生的這半年時間中,通過所學、所想、所觀、所感,在做人做事上我逐漸樹立起了“治未病”和“治未亂”的思維方式。我認為“治未病”養生最重要的理念,就是保持身心健康是自己的責任,不應該依賴醫生和老天。
維系身心健康只有通過自己才能夠做到,任何外援(如醫生、針砭、湯藥)都只是助力,幫助我們調動自身機能進行身體的自我修復。所以把命交給醫生或聽天由命,是本末倒置的做法。雖然依靠醫生,能使疾病癥狀得到暫時緩解,但沒有改掉不良的生活習慣,體內的環境就不會有改善,同樣甚至更嚴重的疾病還會回來。
身體健康可以通過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飲食、適度的鍛煉、謹慎的用藥獲得,但是做到這些就夠了嗎?我們常常忽略了更為重要的一點——心理健康。
《四氣調神大論》篇就四季如何調理心理狀態都有說明:
“春三月,……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
“夏三月,……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
“秋三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
“冬三月,……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
這幾段話告訴我們順應四時的變化,無論是在體格還是情志,都必須符合天地生長收藏的規律。如果逆天而行,情志出了問題,也會影響身體健康。每天都保持良好的心態、放松的心情和穩定的情緒,只有自己才能做到。所以,保持身心舒暢和健康,主動權和決定權都在于自己。
常有因為情志不舒或壓力而引發高血壓、痛風等慢性疾病的例子。這些慢性疾病的致病因素或許早已存在體內,隱而未發,這時心理狀態的好壞就會導致完全不同的結果。《秘密》一書中揭示了全世界最要緊的秘密,就是“你生命中所發生的一切,都是你吸引來的”,“你的每個思想都是真實存在的東西——它是一種力量。”苦于病痛的人,若不能積極面對,反而怨天尤人,那么病痛就會在自怨自艾的吸引下源源不斷地來臨,終成惡性循環。因此,面對疾病,我們需要從內心散發正能量,用心創造奇跡,重獲健康。
身心的健康有賴于首先建立“治未病”的養生觀念,但下一步該如何做,就需要明確“天人地”一體的整體觀了。
“善言天者,必有驗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厭于己。”這是《黃帝內經》的原文,也是賴老師教我們學習中醫的方法。對于剛剛踏入中醫殿堂的初學者來說,要向天地學習、向古人學習,并將所學的知識先在自己身上實踐,有所獲益,再以自己為榜樣,逐漸影響身邊的人,讓更多的人受益。
三、四氣調神對人的重要性
“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萬物沉浮于生長之門。”
這是《四氣調神大論》篇中我最喜歡的句子之一。每當讀到這句的時候,我眼前仿佛就展開了畫卷:一葉扁舟輕飄在生命的長河之中,身邊是百舸爭流,彼岸是花開花落……無論眼前之境如何變化,斗轉星移、冬去春來,在天地之中,萬物如滄海一粟,都逃不出自然之道。當然,也不必逃出,仰望天邊云聚云散、俯看閑庭流水落花、順應天地道法自然,何樂而不為呢?
在《上古天真論》中所說的真、至、圣、賢之中,雖然層次不同,有一點是共通的,就是做到人與天地、陰陽、四時相應。普通人努力向賢人看齊,做到“法則天地,象似日月,遍列星辰,逆從陰陽,分別四時”,還是不難的。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在剛剛過去的冬天,我十分注意“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降低洗澡的頻率,盡量避免劇烈運動出大汗,收斂情志。今年春天便覺得生發較快。
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這段時間,我常感覺口渴,頻繁喝水卻不能消化。明白了天地運氣對人很大影響這回事之后,才知道2012壬辰年大寒至2013癸巳年春分,主客氣均是厥陰風木,克伐了脾土,難怪此間會莫名其妙拉肚子。由于我五行缺金缺土,風木疊加時,肺不納氣的情況也較為明顯,吃飯時需備一張紙巾揩清涕。春分過后,口干和流涕的情況就逐漸好轉了。
一年有四季,一天有四時。以前認為,晚睡點沒關系,早上多睡會就能補回來了。學習了子午流注,才知道這種想法完全錯誤!一天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都由不同的經絡當令,早晨7-9點鐘是辰時,足陽明胃經當令,此時若不吃早飯,胃就在空轉,損耗胃不說,更影響后面巳時足太陰脾經的運化……一連串的問題就會像“蝴蝶效應”一樣,毛病會如滾雪球般越來越大。
調節自己的頻率,與天地萬物同步。接下來還要了解自己的體質,在所欠缺的時節要尤其趨利避害,選擇適合自己的養生方式,主動調節自身陰陽平衡。
我先天火旺,從前不注意調整自己的情緒,很容易生氣。自從在張老師那兒求得了一組疏肝理氣的養生象數后,我凡有空閑時間就默念,到現在這組數已深植于心,每當覺得自己要生氣之時,就趕緊拿出這“秘密武器”,念一會兒邪火就消了。后來發現這組象數也能治療外感風熱,尤其是在感冒初期效果最佳。好幾次我在咽喉疼痛還未發展成為感冒時就默念,成功地把避免了生病。
一個月前的一天,我早起牙齦腫痛得厲害,媽媽見狀立刻煮綠豆湯,綠豆水沸后讓我喝了一碗清湯。我在張廣苓老師象數療法的小冊子中也查找對應的象數,一天中空閑時就默念。待到下班回家時明顯感覺好轉。晚上再喝一碗綠豆湯,腫痛即消失。牙齦腫痛即是陰虛火旺,用綠豆湯去火,配合象數調理平衡,如此簡單快速的招式,讓病痛遁于無形。
除了象數的簡便易行,我對艾灸也情有獨鐘。去年夏天艾灸了兩個月,不但臉上痘痘少了,還順便祛濕減肥,到秋冬季手腳冰冷的情況有所好轉,冬天睡覺時電熱毯也不用整夜開了。平日里對拔罐、刮痧也有涉略,每次在背部督脈和膀胱經刮痧拔罐過后,我都能睡得特別香甜。跪膝、推腹、鳴天鼓、眼保健操這些小方法基本是每天的功課。
學習這些技能,使我對自己的身體健康建立起了自信,同時對自己的身體狀況主動開啟了“監視器”,不再像徐文兵老師所說世人“無知無覺”的那種狀態,現在我對自身細微變化的覺察,比過去敏銳多了。
四、初涉中醫與國學的反思
以前還沒有認真學習國學的時候,我對儒釋道的認識僅僅停留在學生時代的課本里。從小就接受的教育就是“相信科學”,在“賽先生”宣揚質疑和批判精神的影響下,我這個“門外漢”對國學很不以為然,對形而上的東西都保持著一種態度:那科學嗎?認定一切不能由科學解釋的都是“偽科學”。可是,當無意中聽到不同聲音的時候,促使我重新審視何謂“科學”,才發現原來建立在“科學”之基上貌似固若金湯的價值觀,被立刻顛覆了。
頭腦里固有的“科學”和“國學”針鋒相對,激發起了我對二者深入了解的極大興趣。看過《般若蓮花處處開》、《遇見未知的自己》、《秘密》、《易經雜說》、《小言黃帝內經與生命科學》、《與摩根·弗里曼一起穿越蟲洞》紀錄片……當了解得越多,我才發現我有多么得無知!輕輕地敲開國學之門,千年的智慧化生了一花一天堂;淺淺地踏入科學之境,新鮮的觀點昭示著一沙一世界。當今物理學術界最前沿的量子力學,最終所指向的,或許就是東方智慧中早已揭示的終極謎底。原來“國學”和“科學”是一枚硬幣的正反面,二者“同出而異名”。
醉心于國學和中醫,我除了開始反省自身,也會慢下腳步仔細觀察周遭的事物。“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花期如約而至,春天的氣息在不經意中,就跳入了眼簾——紅梅疏影橫斜、暗香浮動,海棠絲垂翠縷、葩吐丹砂,早櫻漫天飛花、色白勝雪,桃花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其他錦簇如迎春茶花白玉蘭,各有仙姿,無分高下。細觀之下,我發現即便是最小最普通的花草,在春天也會感應春氣,努力地生長綻放,寸土之間,亦十分精彩。
正嘆息春光太短,花無百日的時候,我恰巧聽到一句歌詞:“我不怕花瓣凋零,他早已裝點過世界的美麗;我不怕樹葉凋謝,一定有新的生命正悄悄孕育。”旋即悟到:不用嘆息年華易逝,順應自然活在當下,生命在每個階段都有當下的美和奇跡。
當此,班門弄斧賦詩一首:
常嘆春生花開短,應接夏秋風地觀。
陰陽消息自流轉,生命因此大回環。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中醫治未病的內涵及心得體會
曲黎敏教授講解《黃帝內經》智慧養生筆記(下)
黃帝內經--四季養生之道(二)
四季應該如何養生?
五行——四氣調神大論
《黃帝內經》之精華 養生智慧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青区| 岳阳市| 莒南县| 阿克陶县| 绥江县| 哈尔滨市| 民县| 乌审旗| 临湘市| 京山县| 镇安县| 左云县| 芜湖市| 沙雅县| 南宫市| 浦东新区| 安仁县| 黔西| 万荣县| 静安区| 贡山| 南充市| 丹寨县| 岑巩县| 贵南县| 辽宁省| 嘉定区| 呼图壁县| 内乡县| 田东县| 泸西县| 米泉市| 西和县| 武山县| 天津市| 平安县| 保山市| 桃江县| 积石山| 遂宁市| 上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