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地球的自轉運動及其相關現象
地球的運動有許多種,其中最基本的兩種運動形式是地球的自轉運動和地球的公轉運動。在高中地理課中講到一些有關宇宙與地球的知識,但其重點是講與地球運動相關的知識,因為它是整個教材的難點,亦是歷年來高考命題的重點。這里先講地球的自轉運動及其相關現象。
地球的自轉運動
地球不停地圍繞其自轉軸作旋轉運動,稱為地球的自轉運動。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的,因而才會有天球以相反的方向自東向西的旋轉運動。
為了計量地球自轉運動的周期,必須在地球之外選定參考點。由于地球的自轉運動,被選定的參考點兩次回歸到同一方向時,其間的時間間隔就是地球自轉周期。
以恒星為參考點所測得的地球自轉運動的周期叫恒星日,它是恒星連續兩次通過同一子午圈的時間間隔。在一個恒星日中,地球自轉360°,這是地球自轉的真正周期。一個恒星日分為24個恒星時,一個恒星時分為60個恒星分,一個恒星分分為60個恒星秒。
以太陽中心為參考點所測得的地球自轉運動的周期叫真太陽日,它是太陽中心連續兩次通過同一子午圈的時間間隔。一個真太陽日分為24個真太陽時,一個真太陽時分為60個真太陽分,一個真太陽分分為60個恒星秒。
真太陽時不是均勻的時間系統,真太陽日時長時短,相差最大的可達51秒。其原因在于地球在自轉同時還繞日公轉,而且公轉速度是不均勻的。
為了建立一個均勻的太陽時系統,天文學家引入一個天球上的假想點----平太陽。其引入方法如下:首先假定在黃道上有一個以真太陽平均速率做勻速動的點,它與真太陽同時過近日點和遠日點;又假設在天赤道上也有一個做勻速運動的點,其速率與第一個假想點相同,并且兩者同時過春分點。這第二假想點就是平太陽。以假想平太陽為參考點,連續二次過同一子午圈的時間間隔為一個平太陽日。一個平太陽日分為24個平太陽時,一平太陽時等于60平太陽分,一個平太陽分等于60平太陽秒。平太陽時是一種均勻的太陽時系統,簡稱平時,就是我們日常用的時間系統。
平太陽日與恒星日不一樣長,一個平太陽日=1.0027379恒星日。為什么平太陽日要比恒星日稍微長一點呢?原因在于地球除自轉外還圍繞太陽公轉,所以,在一個平太陽日中,地球自轉所轉過的角度要比360度多59角分。
地球自轉速度有角速度和線速度兩種。地球自轉角速度是每恒星日360°。因為恒星日只比太陽日短3分56秒,接近24小時。所以,地球自轉角速度約為每小時15°,每4分鐘1°。由于地球是固體,除南北兩極點外,任何地點的自轉角速度都一樣。地球自轉的線速度則因各地緯度的不同而有差異。這是因為緯線圈的周長自赤道向兩極逐漸減小。赤道處緯線圈最長,自轉線速度最快,每小時旋轉1670公里。到了南北緯60°,緯線圈縮短,自轉線速度約減小為赤道處的一半。到了南北極點,則既無線速度,也無角速度。
地球自轉與天體的周日視運動
由于地球每日自西向東旋轉,而處于地球上的觀測者覺察不到地球的自轉,卻看到了整個天球上的天體都在自東向西圍繞天軸作周日旋轉運動。這種天體周日視運動的軌跡都是平行于天赤道的圓圈,稱為周日平行圈。天赤道是最大的周日平行圈。越靠近天極,周日平行圈就越小,在天極上周日平行圈縮為一點。如果我們把望遠鏡指向天極,讓底片長時間曝光,星星繞天極旋轉的軌跡就能在底片上留下一個個圓圈,這些圓圈的共同圓心就是天極的位置。
/P>
圖1天體的周日運動
一、在兩極(φ=90°)上
觀測者位于北極上抬頭看天球,如圖2所示,北天極P與天頂Z相合,地平圈與天赤道相合。因此,天赤道以北的星體永遠自東向西平行于地平圈作周日運動。它們常顯不落,稱為“恒顯星”;反之,天赤道以南的星體,永隱地平以下,稱為“恒隱星”。如果觀測者站在南極上看天球,那么在北極看不到的恒隱星變為恒顯星,看到的恒顯星變為恒隱星。
圖2在兩極(φ=90°)上天體的同日運動
二、在赤道(φ=0°)上
觀測者位于赤道上,如圖3所示,天北極P與北點N相合,南天極P′與南點S相合;天赤道QQ′穿過天頂和天底,所有天體的周日平行圈都和地平圈垂直。因此,它們都垂直上升和下落,每天有12小時在地平以上,12小時在地平以下。顯然,在赤道上的觀測者可以看到天球上所有的恒星。
圖3在赤道(φ=0°)上天體的周日運動
三、在赤道和兩極之間:0°<φ<90°
在這些地區內,天軸和地平面斜交,其交角等于觀測者的地理緯度φ;周日平行圈也和地平面斜交,其交角等于90°—φ。所有恒星都傾斜上升,傾斜下落。在北半球上當觀測者向高緯度移動時,北天極P越靠近天頂Z,周日平行圈和地平圈的交角越小,所見南天的恒星越來越少;反之,當觀測者向低緯度的地方移動時,北天極P的高度逐漸下降,周日平行圈和地平面的交角逐漸增大,所見南天的恒星逐漸增多。
圖4在赤道和兩極之間天體的周日運動
綜上所述可知,在地球上,只有赤道上的觀測者可以看到天球上的全部恒星,其它地區,或多或少地有些恒星永不下落成為恒顯星,有些恒星永不上升成為恒隱星。恒顯星的條件是其赤緯δ≥90°—φ,恒隱星的條件是其赤緯δ≤-(90°—φ)而能見升落的恒星的赤緯δ必在以上兩個界限之間,即
90°—φ>δ>-(90°—φ)
地球的晝夜更替
由于地球是一個不發光、也不透明的球體,所以在同一時間內,太陽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向著太陽的半球是白天,稱作晝半球;背著太陽的半球是黑夜,稱作夜半球。在不考慮太陽的視半徑和大氣折光對晝、夜長度影響的情況下,晝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線是一個大圓圈,稱作晨昏線。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轉,晝夜就不斷交替。晝夜交替的周期就是太陽日,為24小時。由于晝夜交替的周期不長,這就使得地面白晝增溫不至于過分炎熱,黑夜冷卻不至于過分寒冷,從而保證了地球上生命有機體的生存和發展。
應當指出,把地球上的晝夜交替僅僅歸結為由地球的自轉引起并不全面。如果地球沒有自轉運動而只有公轉運動,那么地球上也會有晝夜交替,只是周期很長,等于它的公轉周期,也就是一年。如果地球自轉周期和它的公轉周期相等,那地球將永遠以一面朝向太陽。朝向太陽的一面就會過熱,背面則過于寒冷,就不適宜生命在地球上生存和發展。
地方時、區時和日界線
由于地球自轉,地球上不同經度的地方有不同的地方時:經度每隔15°,地方時相差1小時;經度相差1°,地方時相差4分鐘。東邊的地方時總是早于西邊。
為了統一時間,國際上采用每15°,劃分一個時區的方法,全球共分24個時區,每個時區都以中央經線上的地方時作為全區共同使用的時間,即區時。
圖5時區的劃分
國際上規定,以英國倫敦格林威治天文臺中星儀所在的子午線(0°經線)作為時間和經度計量的標準子午線,這條子午線稱為本初子午線,或零子午線。本初子午線為中央經線的時區為中時區(即零時區),跨東西經各7.5°。
中時區以東依次是東1區、東2區、---東12區,它們的中央經線分別為東經15°、30°---、180°;中時區以西依次是西1區、西2區、---西12區,它們的中央經線分別為西經15°、30°---、180°。其中東12區和西12區各跨7.5°,疊加為12時區。每一時區的東西界線(亦即相鄰兩時區的界線)各距中央經線7.5°。
國際上規定,把通過英國倫敦格林威治天文臺原址的經線(0°經線)的地方時稱為世界時。中國目前統一采用北京所在的東8區的區時(東經180°的地方時),稱為北京時間。要注意:北京時間不是北京的地方時,而是東經120°的地方時,即東8區的中央經線的地方時,也是東8區的區時;北京的地方時是東經116°的地方時,比北京時間晚16分鐘。
國際上規定,把東西12時區的中央經線180°經線作為國際日期變更線,簡稱日界線。日界線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點和終點,地球上的日期的變更,都從這條線開始。實際日界線不是一條直線,而是有些曲折,不完全按180°經線延伸。這是為了照顧附近國家居民生活的方便,日界線避免通過陸地。過日界線的時間計算是這樣的:從東12區向東過日界線進入西12區,日期減一天;從西12區向西過日界線進入東12區,日期加一天。
落地偏東和沿地表運動的物體的偏移
地球的自轉會產生一種地轉偏向力。由于地轉偏向力是法國數學家科里奧里于1835年提出來的,所以又稱為科里奧里力。正是這種力使在地球上運動的物體發生偏移。
其一是落地偏東。當物體從地面上空A處下落時,不是垂直下落到地心0和A的連線與地面的交點B處,而是落在B點之東。其原因是地球自轉的線速度與線半徑成正比,A處的線半徑比B處大,其線速度比B處大。在下落過程中物體保持原有的線速度,勢必落在B處之東。根據實驗,從高35米下落的物體,東偏11.5毫米。英國有人曾在5000英尺深的礦井內,作下落物體的試驗,結果,物體在井底東偏3英寸。
其二是沿地表運動的物體的偏移。在自轉的地球表面上,一切沿地表作水平運動的物體,不論其朝哪個方向運動都會偏離其初始的運動方向:在北半球上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這些現象都是地球自轉的結果,也是地球自轉的有力證據。
為什么水平運動的物體會發生偏移現象?因為任何物體在運動時都有慣性,總是力圖保持原來的方向和速度。如圖6所示,在北半球,物體向北沿經線取AB方向作水平運動,經過一段時間,O轉到O’的位置。沿經線方向的物體,由于慣性,必然保持原來的方向和速度,取A’B’的方向前進。這時,在O’的位置上的人看來,運動物體已經離經線方向而向右偏了。同理可證,沿緯線方向運動的物體也向右偏,南半球則向左偏。只有在赤道上。水平運動的物體沒有右偏和左偏現象。
圖6解釋落地偏東示意圖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一天明明只有23h56m,為什么卻說是24h呢?來說說地球自轉的事兒
2012屆高考地理第一輪復習第4講: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
山東省濟南第一中學2016-2017學年高一上學期10月月考地理【解析】
1.3.1地球的自轉
太陰日?太陽日?恒星日
不通天文歷法無以知易:古代天文歷法簡說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佛冈县| 嘉兴市| 峡江县| 河间市| 正安县| 龙州县| 布拖县| 西青区| 宁晋县| 乾安县| 山阳县| 资阳市| 福建省| 余姚市| 方城县| 普定县| 永定县| 黔西县| 鲁甸县| 嵊泗县| 合阳县| 轮台县| 镇江市| 三原县| 东山县| 偃师市| 廉江市| 武城县| 曲松县| 衡东县| 临朐县| 东乡县| 兰州市| 长乐市| 修文县| 肇东市| 泰兴市| 东平县| 五华县| 甘肃省| 景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