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同在困難的處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幫助。
【出處】出自《莊子·大宗師》。原文“泉涸,魚相與處于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與其譽堯而非桀也,不如兩忘而化其道。 ”。
【讀音】xiāng rú yǐ mò
【近義】同舟共濟、風雨同舟、以沫相濡、同甘共苦、生死與共[2]
【反義】自私自利
【用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賓語、狀語;含褒義[
【實例】
和諧之道(徐書信)
以沫相濡,三口支撐當是品;
齊眉舉案,二人互助可為天。
【來源】
《莊子·大宗師》:“泉涸,魚相與處于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與其譽堯而非桀也,不如兩忘而化其道 。”
呴:吐口水,吐沫。
泉水干涸了,魚就共同困處在陸地上,用濕氣相互滋潤,用唾沫相互沾濕,就不如在江湖里彼此相忘而自在。與其稱譽堯(仁慈)而非難(nàn)桀(斗狠),就不如恩怨兩忘而與大道化而為一。
《莊子·天運》:“泉涸,魚相與處于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泉干涸了,魚共同困處在陸地上,用濕氣來相互滋潤,用唾沫相互沾濕,不如在江湖里彼此相忘而自在。但是在現實中,魚是不可能出現相濡以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