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期是指2-12歲,是奠定人生底色的階段。這個時期種下一粒優良種子,將結出千百倍的果實;在這一時期畫錯一筆,將用一生的時間來修改。由于性別差異,家長在教育上應區別對待。
文/懷舊船長
1.女童-保護與禁忌
女孩在這個人生初始階段,是夢幻般的年齡。這個年齡段的女孩還沒有自主權,所以大人要創造寬松的成長環境,并提供安全保護。近年來性侵女童的惡性事件時有發生,應當引起家長的注意。相對于男孩,12歲以前的女孩是貼心的小棉襖,乖巧聽話,想象豐富,所以要保護其純良的天性和引導積極思維,特別是要注意在這個階段控制性啟蒙的教育。亦即:對孩子的來歷要明確講是從媽媽的肚子里生出來的,而不要說撿來的,這樣容易造成女孩心理的自卑。但是,具體怎么生,不宜講得太清楚,因為這個階段還沒有到系統介紹男女生理器官及性生活的時段。
現在社會上兩種聲音,一種是父母在家里祼身,干脆放開講,讓女孩從小沒有羞恥感;一種是完全不講,避免談這個話題,而等孩子大了以后才講。前者是日本式的,從小全家在溫泉一起洗澡,在家也經常祼身,所以日本情色業發達,濫情亂性者多;后者問題甚至更大,因為越是諱莫如深,小孩子越是好奇,有的甚至懵懂無知偷嘗禁果造成一生的創傷。因此,適合于中國人的辦法還是取中為佳,即:不必神神秘秘,也不能尺度過大,就當講平常故事一樣說明男女分別是怎么回事,但不宜“現身說法”,羞恥感也得保留,讓女孩的童年略有所知,同時保留一定的尺度。
這一時期,女孩必須受到強有力的保護,并根據觀察培養受益一生的興趣。女孩人生的底色,確實需要盡心涂抹,讓其健康向上,懂事明理。如果這個時期都沒有任何興趣,將來彌補將十分困難。也就是說,這十年是女人一生中最關鍵的十年,所有的父母都應該拿出最大的熱情和精力來照顧和培育女兒。在這個時期種下一粒優良種子,將結出千百倍的果實;在這一時期畫錯一筆,將用一生的時間來修改。
2.男童-責任與規則
男人的童年期與女人并無太大的不同。在孩子的世界里,性別的差異也并不明顯。但是,家長還是應將重點放在性格的培養上。
現在,經常見到“女性化”的男生。他們面容嬌秀,神態羞怯,如果從背影看,辨識男女甚為困難;如果與之交往,忸怩作態招人嗝應。不少媽媽發帖在網上求助:如何改正兒子這些“壞習慣”?網友支了很多招。但是,他們沒有注意到一個問題:這完全是男孩的童年時期造成的。
與女孩童年時期教育不同,男孩必須培養陽剛之氣,特別是行為規范的培養,幾乎決定一生的個性,也奠定了命運的底色。這個時期,父親必須加入進來。很多“女性化”男孩,不是因父母離異跟著媽媽長大,就是在童年時期沒有感染父親的陽剛之氣。當然,完全的陽剛之氣也易走極端,如父母離異或早亡的孩子在社會上混大,在生活的壓力和冷眼之下形成對抗型人格,最終走向冷酷無情。所以,需要父母各自當好老師,母愛和父愛都不可缺失,使男孩子走好人生的第一步。
除了正常的學習,遵守規則、男子漢氣概的培養是重中之重。中國是一個整體不遵守規則的國家,這一點無需過多證明,只需看看車站碼頭機場的電梯就知道了,幾乎所有電梯左側的急行通道都有人站在那里擋著。這就是典型的不守規則。中國大城市的交通要道都有交通協管,而發達國家只有學校附近才會有。
遵守規則并非要男孩子老實聽話,而是要在家庭中建立相應的規則(詳見第五章),潛移默化,方可事半功倍。單純要求孩子守規則而大人凌駕于規則之上,比沒有規則更糟。而男子漢氣概的根本是有擔當、負責任,一個根本不顧家甚至在外尋花問柳、濫交朋友的男人對孩童時期的兒子完全是反面教材。教育跟口才沒有關系,只跟父母的行為有關系,身教更勝于言傳。
所以,男孩的童年時期,父親更應承擔起應盡的責任,除了培養兒子的興趣愛好,還要通過自身的言行當好兒子的榜樣。缺乏父愛的孩子當然也可能非常優秀,但是長大后獨立性很差,情感也傾向于女性化,容易患得患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