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有說到月季這段時間容易出現黃葉的原因,其中說到了掰盲芽的問題,實際上,月季盲芽是非常常見的現象,但并不是所有的盲芽,都可以一掰了之的,那么什么樣的盲芽可以掰,什么樣的不能掰呢?今天藍妖就詳細說一說這個問題。
月季之所以會出現盲芽,根本原因是養分不足,而導致養分不足的原因,又有很多種,比如光照不足,施肥不及時,施肥量不夠,月季根系吸收障礙,雖然追肥很多,但被吸收的很少,這都可能導致月季出現盲芽的現象。
越是細弱的枝條,越容易盲芽,因為本身就弱,與強壯枝爭養分,肯定處于劣勢,所以大部分老的細弱枝,冬季沒有被修剪的話,春天發芽后,都會變成大量的盲枝,很少開花。
除了細弱枝容易盲枝不開花之外,處于植株內部的芽,和靠下的芽,在萌發后,如果長勢不夠壯,也非常容易變成盲枝,因為陽光很容易被上部的新枝遮擋掉,由于長期得不到充足的光照,就會越長越弱,不僅會盲芽,還會容易導致黃葉。
基于盲枝不同的形成原因,其表現形式也會有明顯的不同,處理的方法也是不一樣的。
處于植株內部的弱芽,由于沒有充足的光照,加上自身長勢不夠壯,往往發芽后就是一簇葉子,連枝條也沒有。細弱的來枝條上發的新芽,多數也是這種盲芽。
對于這種處于植株內部的,一簇葉子的盲芽,處理方法是直接掰除,以免影響月季植株內部的通風,增加紅蜘蛛、黑斑病的感染概率。
但是需要注意一點,如果我們的月季本身長的就弱,新芽發出了就是這樣大量的一簇葉子的盲枝,而且是處于枝條上部,能夠接受到足夠的光照,這種狀態,表示月季的根系不是很健康,或者非常嚴重的養分不足,這時是不能直接掰除盲芽的,而是該保留這些盲芽光合作用制造養分。
在春天,月季也會容易從靠近基部的位置萌發新芽,但是這些新芽會因為長勢的區別,最終走上不同的解決。長勢很旺盛的,會變成強壯的筍芽,而長勢弱的,則往往在生長出一段枝條后,就逐漸生長停滯,出現黃葉,變成盲枝。
這樣的枝條,建議也直接掰除,因為是處于植株內部或底部,能接受到的光照很少,不僅不能制造養分,還需要消耗養分,還影響植株通風,容易黃葉,不然一掰了之。
有些枝條原本生長的很好,枝條也長的很粗壯,但是卻長著長著就盲芽了,并沒有形成花苞,這種情況就是屬于肥水不足了。
月季是非常喜肥的,尤其是一些大花月季,非常容易因為肥水不足,而出現盲芽,所以,藍妖個人是不推薦咱們花友,給一顆月季留太多芽,因為肥水很難保證,肥水不足,大量的芽變成盲芽,不僅沒有意義,還浪費了很多的養分,也浪費了我們的精力。
所以在冬季,我們需要給月季重剪,早春需要合理抹芽,關于月季花養殖系統的管理方法,您可以參考《如何從零養爆月季》這本書。
對于因肥水不足而造成的盲枝,是不能隨意掰除的,可以輕剪促新芽生長,也可以不剪,直接加強肥水,當肥水充足的時候,這些盲芽就會重新長出新芽,繼續生長開花。
本文為藍妖花園原創分享。在我的公號:藍妖花園(ilanyao),匯集了上千篇養花經驗集合文章,幫助你少走養花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