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世界聽見你的聲音 -
提起廣場舞,很多人的腦海里就會浮現一群大媽在跳舞,鍛煉身體。
這本應該是好事,讓退休的老人有一項新的運動和社交圈子,解解悶。
但也有些媒體報道,個別大媽“不講武德”廣場舞聲音很大 擾民了,還占用了公共場所,經過多次協商無效。
這讓我想起了家附近的小區,公園、廣場,只要是天氣允許,早晚都有人跳舞、健身、跑步,很正常,也很和諧,并沒有媒體視頻報道的那么夸張,畢竟大多數人都是講文明,會為其他人著想的。
天氣不好,她們會去室內健身會所,鍛煉身體。
去跳廣場舞的中老年女性,動機是什么?
鍛煉身體嗎?
在心理學家看來,其實存在三個原因。
一、內心過于孤獨,認識新的小伙伴
到了退休年齡,時間比較寬裕,身體還很強健的中年女性其實也挺無聊的。
而跳廣場舞成了她們認識新朋友的一個渠道。
到了時間,她們可以去約好的地方跳跳舞,聊聊天,解解悶,順便鍛煉鍛煉身體,認識新的朋友。
從心理學上來講:每個人都有交友需求,良好的人際關系可以增加一個人的幸福感。
跳著廣場舞,這對于那些不喜歡玩智能設備的中老年人來說,是個好去處,還可以交到一些朋友。
而且學跳廣場舞的群體里,多數都是年齡相仿,有著相似的成長經歷,他們更有共同語言。
廣場舞恰好滿足了中老年人的精神娛樂需求,讓她們的晚年養老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而且她們都有共同話題“廣場舞”,這讓她們更加容易的和陌生場所的其她人結交來往,成為好朋友。
所以對于一部分中老年人來說,跳廣場舞就是給她們解解悶兒的。
二、老年一人太孤獨,想要找個伴
我們知道跳廣場舞是中老年人結交朋友的一個渠道,這對那些孤身一人的中老年人來說是很友好的。
跳廣場舞不僅可以讓她們的生活變得更加有趣,還可以找一個好的老伴、滿足自己的精神需求、陪自己度過晚年生活。
每個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每個年齡段的女人都想擁有溫暖,都想被愛,這是很正常的需求。
跳舞讓她們充滿生機,更加有魅力,而且通過廣場舞這一社交方式,讓他們更有話題可聊,慢慢的可以深入了解,展出一段新的感情。
三、從眾心理
很多退休的中老年女性可能會被身邊的其她人邀請去跳廣場舞,正好自己沒事干,跳舞還能鍛煉身體,還能和年齡差不多的人聊聊天,有個新的娛樂方式打發時間。
一個人在家待著也是呆著,反而沒有意思,融入到大部隊的人群里,更加有歸屬感。
心理學上,這被稱作羊群效應。
反正這部分中老年人,也沒有對自己的晚年生活,應該做什么,有過計劃。
看大多數人去做什么,她們也就一樣去做了。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很多跳廣場舞的大媽們,她們也有社團活動,偶爾也會表演節目什么的。
她們玩的不錯,關系不錯的,幾個人組成了團體,一起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她們在補回浪費的青春。
跳廣場舞基本上沒有男士,不會有別的事情發生,大家不要亂想。
一般都是底層退休人員再跳,知識分子出身的老人很少有人跳。
她們大多選擇了熱鬧獨立的文藝活動,比如:讀書,看報,寫作,養花,畫畫,聽音樂,進行創作發明等。
內心安靜的女人是有真正大智慧的人,她們不會盲目跟風從眾,只會傾聽內心的聲音,將時間更多的發揮在自己身上,思考人生的價值。
不管是喜歡參加集體活動跳廣場舞的中老年人,還是喜歡熱鬧獨立文藝活動的老年人,她們都選擇了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都是幸福快樂的。
但希望跳廣場舞的中老年人,跳舞的時候也要多考慮一下其他人,聲音不要太大,擾民。
建議:跳廣場舞盡量都在體育場館、舞蹈廳內舉行,減少擾民,也不會影響舞者興致。
誰都有老的那一天,管好自己的嘴,干好自己的事就行了。
都是為自己增加社交圈,強身健體的,沒什么不好。
注重文明跳舞就好了,不擾民。
時代言論
1.
“跳廣場舞讓她們有事干,也找到了自身的另一種價值。
人到五、六十歲閑得無聊,不跳舞消遣干什么?
有的老年人過去都沒念幾天書,想玩高雅的琴棋書畫不會玩。
現在社會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有限,喜歡文體、旅游,還要花錢才可以,而且還有風險。
這樣反而挺好的。”
2.
“跳廣場舞的人,很多都是文化水平不高的人。
她們其實是有些自卑的人,想借廣場舞來表現自己,這樣其實也很正常無可厚非,只是她們在跳舞時的表演欲較強,有相當一部分人沒有自制能力,音響越開越大聲,對周邊的人生活造成了噪音干擾,這是令人遺憾的。
很多廣場大媽也有找存在感的傾向。”
3.
“主要是社會發展經濟好,中老年人無聊,健身跳舞多談訴心,也可消礳時間。
像以前的舊時景年代,那有時間去跳舞,日出干活到日落,整個人都累得半死,吃完晚飯洗好澡馬上睡覺。”
4.
“中年再不瘋狂就老了,老年再不瘋狂就走了,光陰似箭,及時行樂!”
5.
“單身的老年人也要有戀愛,這沒有錯的”
6.
“廣場舞兮廣場舞,自己快樂別人苦!
聲音確實真夠大,影響周圍讓人怕!”
7.
“通過這個活動結識到了新的朋友,有效緩解了生活的孤獨感,不過能考慮好時間地點,不影響他人就更好了”
8.
“當年穿著喇叭褲,扛著收錄機,蹦迪的人,現在廣場舞的人,就是一幫人 ,擾民……”
9.
“跳廣場舞本身沒有錯,噪音擾民是錯。”
10.
“只要不放大喇叭,我不關心誰誰誰參加廣場舞或暴走團。
搞不懂,帶耳機不能解決么。
場地是的,你占用就占用的,但是聲音污染得自律吧,公園還有很多喜歡靜靜鍛煉的人要路過的。”
11.
“在住宅區附近,放高分貝的廣場舞音樂,擾民,的確不文明。
如果城市建設規劃中,把中老年人喜愛集體跳舞的需求考慮進去,既不擾民、又可以滿足老齡化社會的需求,就挺好。
如:開辟一些遠離住宅的公共場所、建設一些有隔音設備的室內場地、通過城市管理讓舞者帶耳機,音響不外放,等等”
#情感點評大賞#
- The End -
作者 | 程也
編輯 | 陳家三歲郎
讀書主筆團 | 一群喜歡記錄聲音的年輕人
素材來源:匯集百態人生
參考資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