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時分,一個普通的小區里,總有幾位老人靜坐在長椅上,他們臉上的皺紋已經數不清,只是默默地看著這個世界在變遷。當夕陽西下,天色漸暗時,他們也依依不舍地起身離開。
這些老人,在年輕時為子女付出了那么多,可當步入晚年,卻沒有想象中那溫馨的“養兒防老”。究其原因,子女忙于工作,無法顧及老人;老人又怨恨子女不孝,雙方產生隔閡。
那么,當老去的身軀不再自理,老人又該何去何從?是找個養老院,還是繼續寄希望于子女?
我名叫李志偉,今年已經73歲了。回想我的一生,可以說是奮斗和努力寫就的。為了養家糊口,我從年輕時就辛勤工作,有時加班到晚上九十點才回家。
雖然生活拮據,但我還是在結婚后生了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我時刻告誡自己,要多賺錢,子女才能吃得好、穿得好、讀得好。
為了讓他們上進,我和老伴省吃儉用,就為給子女補課。終于,三個孩子都考上了大學,找到了體面的工作。我看著他們在大城市買房買車,活得穩定優渥,心里暗自欣慰,這就是“養兒防老”的好處啊。
那時我想,等退休了,就可以過上幸福的晚年生活,有子女伺候著,吃好喝好,再也不用擔心什么了。哪知,當子女成家立業后,我的幻想落空了。他們雖然還會盡到孝道,但真正照顧我和老伴的時間卻很少。
大兒子忙著工作加班,經常深更半夜才回家。他還背負著房貸和車貸,根本無暇顧及我們老兩口。二兒子家里剛生了雙胞胎,天天忙著帶孩子和照顧產后的老婆。我們唯一的女兒更不用說了,她壓力更大,連自己的生活都顧不過來。
我曾經責怪過子女不孝,認為他們忘恩負義。后來,我才慢慢認識到,子女也很不容易。社會發展太快,生活壓力大,誰也不由自主。我不能因為自己當年的付出,而要求子女無條件地回報。
這讓我明白,還是要靠自己。不能指望子女,更不能怨天尤人。于是,我開始改變思想,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儲備養老資金。
我省吃儉用,每月固定存3000塊錢。10多年下來,不知不覺積累了50多萬元。
就在68歲那年,我不幸遇到車禍,雙腿癱瘓在床。大兒子聽說我的遭遇,立刻表示要接我到他家一起生活,親自照顧我。但是,我婉拒了。因為我知道,哪怕他現在的孝心如火,過些時日也會被生活消磨。
所以,我利用自己積蓄的養老金,雇傭了一名長期照料我的保姆。保姆雖不能代替子女的親情,但她能全天候服務,我付錢,她就會盡心盡力。現在我已經癱瘓四年,生活還算自在,沒有想象中那樣凄涼。
我的故事告訴大家,活到老,不能只靠“養兒防老”。還要學會自救,提前積累足夠的錢財,以面對突如其來的變故。雖然我選擇了聘請保姆,但定居養老院也是個不錯的選擇。關鍵還是要掌握自己的晚年,不要過分依賴子女,讓他們也可以過好自己的生活。
我是盧梅,今年75歲了。作為一個普通家庭的主婦,我退休后的生活本可以很幸福、舒心。因為我和老伴有兩個兒子,都在城里買了房子,過上了中產階級的生活。
以前,我總認為養兒防老是首選,等到真正老了,兒子會給我們無微不至的照顧的。
但是,隨著時間推移和對現實的認識,我和老伴的想法發生了改變。通過鄰里中許多老人的遭遇,我們發現依靠子女養老,已經不那么可靠了。
一些行動不便或生病的老人,往往被子女安置在敬老院,過著沒有家的溫暖的晚年生活。
我非常擔心,如果將來我或者老伴身體欠佳,也會成為子女許下空頭支票,卻不兌現的犧牲品。畢竟,兒子要工作要生活,還要照顧自己的妻兒,哪有那么多時間和精力照顧我們。
所以,我與老伴商量,還是早做打算為好。我們決定從退休開始,就啟動為入住養老院養老積蓄資金的計劃。
這些年我們節省開支,將兒子給的生活費大部分存起來,加上一些額外收入,如今已經存夠了未來在養老院的費用。
我知道,這對于子女來說可能是個不負責任的選擇。但我們也考慮到,子女的生活壓力與我們的顧慮。
我們不希望成為他們的負擔,更不愿意與子女產生隔閡。主動選擇養老院,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現在,我和老伴還能自理生活,繼續住在自己的小家。當身體狀況真的走下坡路,需要他人照料時,我們會安心地住進養老院。
有專業的醫護人員照顧,子女來看我們也方便。我們不用擔心孤苦無依,過得也會有尊嚴。
我知道,養老院對很多老人來說是個污名。但是時代變了,我們也要順應變化,學會自我照料,減輕子女的負擔。這對雙方都好。當然,子女也要盡其所能付出關愛,互相理解才是關鍵。
我叫張麗,今年80歲,是一個獨居的老母親。我從四十多歲開始就一個人打拼,辛辛苦苦把4個孩子拉扯大。
我一直認為,孩子們長大后會報答我的養育之恩,讓我幸福地享受天倫之樂。
但是,當孩子們一個個站穩腳跟,購房結婚時,我的希望卻落空了。他們都在城里安家,沒人愿意接我過去和他們同住。我不得不一個人生活在老家。
看到這個結果,我很是寒心。但經過深思,我意識到生活的現實很殘酷,子女也有自己的難處。所以,我選擇自救。
利用退休時間,我四處打零工賺錢,舍不得花,全部存起來。就這樣,我積累了30多萬塊的老本,這些錢子女都不知道。
然而好景不長,今年我不小心摔斷了腰椎,只能坐輪椅。我需要他人照料,子女又推脫不愿意,這下怎么辦?我突發奇想,用錢請子女照顧我。
我把自己的存款告訴他們后,子女們立刻轉換態度,爭先恐后要來照顧我。我就讓4個孩子輪流每月來1次,服務到位的,未來會給更多遺產。
這種做法,我知道在很多人看來過分現實、不倫不類。但是,作為一個孤苦無依的老人,我別無他法。人老了,最怕的是無依無靠,如果有條件讓生活優渥一點,又何樂而不為呢?我相信大多數老人都會這樣選擇的。
總的來說,我認為當下的老人要學會自我養老,提前做打算;子女也要孝順老人,在實際可能的前提下給予更多關愛。只有多方理解和妥協,才能讓晚年生活更幸福美滿。
當代老人花錢讓子女孝順是否過于現實且不道德?還是可以理解的選擇?歡迎大家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