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2019年5月的一天,我們院迎來了一位新的長者。
彭奶奶剛來時,沉默寡言,不愛說話,且有反復的情緒波動。評估的結果是,已臥床多年,沒有生活自理能力。有一天,敏銳的郭院長在喂飯時發現其試圖用手拿起勺子,勺子只顫巍巍地抬起一半,雖不幸以撒湯告終,卻讓我們尤為驚喜。
其子來探望時,沒想到老人能坐這么長時間,還能和大家一起吃飯。孫女更是震驚地瞪大雙眼,說:“奶奶,我都不知道你還能坐起來,還能自己吃飯!”
在院長及大家的持續鼓勵下,彭奶奶每天堅持配合照護人員做抬腿鍛煉。隨著不斷的鍛煉,彭奶奶依賴床的時間越來越少,越來越多地和大家一起吃飯,看電視,飯后喜歡坐著輪椅去小區里散步,曬太陽,臉上也慢慢綻放了笑容。
小編在與彭奶奶聊天的時候發現,彭奶奶生在書香世家,她讀書多,是六十年代極其罕見的大學生,且極為幽默。她自嘲道,以前養孩子沒有奶,就買了一頭奶牛,每天要喂一升豆子!那時候人傻,怎么不知道買奶粉呢?
7月中旬的一天,在兩位照護員的攙扶下,彭奶奶竟能從輪椅上站了起來,并首次嘗試走了六步。
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和家庭開始選擇養老院養老,對于高齡長者而言,要如何選擇一家可以“托付終身”的養老院呢?
小編在與院里許多長者聊天的時候發現。
其一,就近便捷。老人們都不愿離開自己熟悉的生活環境,所在社區周邊的養老院會是首選,同時也方便子女親朋隨時探望。
其二,家的感覺。從家到養老院,老人需求的并非僅是另一個安身的居所,而是能得到更好照顧、消除孤獨感的第二個家。有大家庭氛圍,有愛,有陪伴,舒適、溫馨。
其三,醫療資源。就醫方便,是高齡老人關注的核心要素。養老院內部配有醫護人員,且周邊醫療資源相對豐富,是老人及家屬做出選擇的關鍵。
其四,專業的照護。管理有素的照護人員,專業的護理技能、微笑服務的態度,細節之處都體現著養老院的服務品質。這樣的機構,老人才能住的安心,家屬也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