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難免或多或少會被各種動物所咬傷或者是抓傷,但我們對于應該如何處理這些傷口,知道的就少之又少,今天小編就帶大家走進狂犬疫苗。
被哺乳動物咬傷,一定要注射狂犬疫苗。
一旦由貓狗等造成創傷一定要馬上接種狂犬疫苗的,這是毋庸置疑的。其次當裸露的傷口(非貓狗等造成的)被貓狗親舔或造成其唾液接觸時,也需要接種狂犬疫苗。
此外,在野外旅行或工作時,被蝙蝠等動物抓咬造成傷害,也需要注射狂犬疫苗。
而嚙齒類(各種鼠類)和兔形目(包括家兔和野兔)極少感染狂犬病,也無此類動物引起人狂犬病的證據。禽類、魚類、昆蟲、蜥蜴、龜和蛇等動物不會感染或傳播狂犬病病毒。(《WHO狂犬病專家磋商會報告》)
《狂犬病預防控制技術指南(2016年版)》規定狂犬病暴露后免疫預防處置分為3級,處理原則如下:
*對于Ⅲ級暴露者,應第一時間接種免疫球蛋白。
對于暴露后傷口處理,進行規范化的沖洗清創處理能夠有效降低傷口周圍病毒數量,同時通過浸潤注射免疫球蛋白,中和狂犬病毒,減少入侵病毒數量,為狂犬疫苗起效爭取時間。最后注射狂犬疫苗,刺激機體產生抗體,對可能殘存的病毒產生抵抗力,最終確保患者健康。
特別提醒,在注射免疫球蛋白和狂犬疫苗前,一定要向醫生說明身體狀況(包括既往病史、用藥史、過敏史等),特別是疫苗過敏史和免疫抑制劑的使用情況,以幫助醫生快速確定處置方案,確保人身安全。
接種狂犬疫苗仍導致發病死亡,這種可能性確實存在,但極其少見,用專業術語來講叫做“暴露后預防失敗”。
導致這些意外出現的情況主要包括:
1.未在創傷后,及時(一般至少不超過24小時)前往專業的犬傷門診進行處置的。(一般犬傷門診由疾控部門頒發專業資質,不是一般的接種門診都具有犬傷處理資質,建議患者先電話咨詢當地疾控,確定接種門診信息)
2.傷口位置特殊。由于狂犬病毒是一種嗜神經性病毒,如傷口位置神經分布比較密集,會導致發病時間縮短,導致疫苗在還未起效前發病。
3.未對傷口進行規范的沖洗消毒或未按要求注射免疫球蛋白。
4.傷口處理難度大或存在不易察覺的微小穿透性損傷,造成傷口未徹底沖洗、消毒或局部未注射免疫球蛋白
5.病人伴有未被發現的免疫功能減低性疾病或應用免疫抑制性藥物而未報告。
6.未及時完成全程接種。
● 注意觀察
接種后,需留觀30分鐘,待確認正常后方可離開。疫苗接種后,因個體差異,可能會出現接種部位的紅腫疼痛、乏力、頭暈等輕度的不良反應。如發現情況加重或其他嚴重不良反應,應及時就醫。
● 注意護理傷口
千萬注意不要感染,不要讓傷口接觸水。
● 飲食清淡、暫時忌口
飲食應該以清淡為主,一些重口味的食物就不要吃的,如麻辣食物、咖啡,可樂等
● 休息,不要過度勞累
注射后要合理休息,不要參加耗費大的體育活動。避免劇烈運動影響傷口愈合和感染。
● 防止感冒
注意保暖。避免感冒發熱等情況,以免造成免疫功能異常,影響疫苗接種和免疫效果。
● 避免使用激素類藥物
避免使用皮質醇類激素和免疫抑制劑,以免造成免疫失敗。在使用其他藥品時,也應向專業醫師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