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凌晨,演員高以翔在錄制綜藝節目《追我吧》時,在奔跑時突然減速倒地猝死。節目組隨后發表聲明,稱高以翔的死因為心源性猝死。
事情發生后,很多專家指出:在心跳驟停時,只有在最佳搶救時間的“黃金4分鐘”內,利用AED(自動體外除顫器)對患者進行除顫和心肺復蘇,才是最有效制止猝死的辦法。
然而......
眼下在國內AED的配備還并不是那么普及,即便是所經的公眾場合有AED,但是也因為不了解而被大家忽略了。
公眾對它的使用熟練程度與國外相比自然有很大差距了,在我國院外心臟驟停的存活率不足1%。
今天#我國每年心源性猝死者55萬#沖上了微博熱搜,可謂是最扎心的熱搜了
什么是心源性猝死?
高以翔的死因為心源性猝死,那么,什么是心源性猝死呢?因心臟原因導致的突然死亡,就叫心源性猝死。目前大多數學者傾向于將猝死的時間限定在發病1小時內。心源性猝死是由突發的心臟問題而引起的死亡,部分病患發病前沒有任何先兆,可發生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
患者發病時,心臟會發生快速的沒有供血功能的胡亂跳動。甚至許多患者在4~6分鐘開始發生不可逆腦損害,隨后經數分鐘過渡到生物學死亡。因此,心源性猝死一旦搶救不及時,死亡率極高。有些人就算被搶救過來,也有可能由于錯過搶救的“黃金時間”而導致大腦受損,最終成為植物人。
據統計,我國每年有55萬人發生心源性猝死,相當于每天約1500人因心臟驟停而離世。當一個人心臟驟停,如果身邊人能夠在“黃金四分鐘”內實施搶救,可以大大增加生存幾率。
令人遺憾的是,我國院外心臟驟停的存活率不足1%,經過心肺復蘇培訓合格的公眾不到全國人口的千分之一。被動等待救護車和醫護人員到現場,往往意味著錯過最佳的搶救時間。
高強度、高壓力、高度緊張、持續過勞的工作狀態正成為年輕人猝死的重要誘因。專家呼吁,保持健康的生活、工作方式,普及心肺復蘇急救技能,盡最大可能減少此類意外事件發生。
究竟什么是AED?
我們又該如何正確使用AED?
一起來看看
什么是AED?
醫學上素有 “黃金4分鐘” 急救原則,心臟驟停4分鐘后患者腦細胞會出現不可逆轉的損害,而AED電擊除顫一直被公認為是制止心臟猝死的最有效方法,如果在1分鐘內可以接受正確有效的搶救,那存活率高達90%;4分鐘內開始搶救,成功率約60%。一旦患者心臟驟停,正確使用AED及時施救,則有很大機率讓患者轉危為安。
當心臟病發作并變為完全心臟驟停時,心肌通常出現不協調的電活動,我們將其稱為心室顫動,而此時心臟不能有效的收縮和泵血。而AED的最大作用,是能夠對心臟以放電的方式終止心室顫動,從而使患者恢復心臟功能。值得注意的是,AED是可被非專業人員使用的,且使用者可以快速上手。
我國目前的平均急救反應時間很難達到4分鐘,以上海為例,目前上海擁有急救分站175個,急救平均反應時間約為13分鐘。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掌握一些如CPR這樣的急救技能,就可以在專業醫護人員到達之前抓住最佳搶救時機,挽救患者生命。
上海地鐵2號線陸家嘴站站臺設置了AED
自動體外除顫機(AED)
不過,專家指出,在病人剛剛倒地的最初1分鐘內,心肺復蘇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是要給病人除顫,猝死病人首先可能發生的就是室顫(我國心源性猝死中超過80%伴有心臟室顫),此時如果能有效除顫,就用不著再做心肺復蘇。錯過這個1分鐘,病人可能就會停止心跳。而對于除顫,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使用除顫儀。
使用時現場環境安全的相關提示
其實 “救命神器” 早已入駐上海的公共場所,一批標注 “AED” 的急救箱被安放在上海市的部分地鐵站內。在此之前,AED也已經相繼入駐北京、深圳等其他城市的公眾場所。
如何使用微信查找附近的AED設備
2017年5月2日下午,在浦東機場T2航站樓檢疫檢驗通道,一名60歲加拿人突發心顫摔倒,面色、嘴唇發紫,然后心跳、呼吸停止。隨行乘客隨即取來紅十字會2016年設置安裝的AED配合機場醫務人員對其進行搶救,病人除顫后恢復脈搏蘇醒,緊急搶救成功,挽救了生命!
浦東國際機場被救的加拿大乘客Joseph Daniels
2017年6月12日,一位年輕男子在上海軌交9號線車廂內突然暈倒,當列車??吭谑兰o大道站后,經心肺復蘇、使用AED除顫后,男子得到成功救治。
AED設備具體該怎么用呢?一起來看看使用方法
1、從AED櫥柜中取出AED,快速拿到病人身邊按下機器上的電源按鍵。部分AED被打開時會自動接通電源。
2、貼電極片。裝置中自帶有兩個電極片,分別貼放在病人的左乳外側和右鎖骨下方(如下圖所示)。按提示將電極線插入AED的相應插口處。若病人胸部較濕,應先擦拭干凈后再放置電極片!
3、連接電極片后,機器會提示 “正在分析” ,如果探測到了可電擊心律,AED會根據當前病人類型自動充電到預先設定的能量值。在充電的同時,心律分析繼續進行。充電過程中,系統發出充電提示音。充電完成后,設備當前面板上的電擊按鍵開始閃爍。語音提示 “請遠離病人” ,然后按下放電按鈕。
4、除了AED提示離開患者,其余時間施救者都應爭分奪秒地繼續實施心肺復蘇術。若非專業施救者,至少應持續進行胸外按壓(按壓頻率100-120次/分,按壓幅度5-6cm)。
注意:首次除顫后,患者如果沒能恢復,AED會自動逐步升級電擊能量,更準確、迅捷地開展第二、第三次除顫。
多一個人學會急救,挽救生命多一分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