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你的青梅,你不是我的竹馬,我們卻有兩小無猜的情。
于是,我們決定手牽手,一起走余生的路。
年少輕狂,追風的人,步履不停,經過花的芬芳,遇過草的清淡,都是身影背后的風景。邊走邊愛的感情,像邊走邊唱的歌兒,余音繞梁,回蕩在似水年華,只在追憶時才半夢半醒地重生。
青春,裹挾著風,雷厲風行地送走前任戀人,又不假思索地邂逅現任對象。等到我們快吃完了青春飯,也順便收獲了滿腹的情感理論。
面對愛情,要有現實的態度。
我愛你,是我的主觀意愿,是一種心靈的萌動。若所愛之人亦有同感,或者接受了我的萌動后,產生了對我的萌動,那就是兩情相悅,一個關于愛的偉大夢想,兩個人努力一起把它照進現實。
若所愛之人,沒有對我產生愛(包括窮追不舍,竭盡全力的情況),那就是注定的有緣無份,那就讓我的愛,停留在有緣無份里吧。不要讓情緒禍害自己、禍害他人,因為愛與不愛,都是生活的現實意義。
別被愛的光鮮外衣,蒙蔽了眼睛。愛,不是簡單的情欲,是一種講究克己付出的責任。
“我愛你”溢出內心,脫口而出,甚至成了我的天性,因此我只能去“愛你”,才能完成我對自己的責任。
而被我追求的你,有權利選擇是否接受這份愛,有權利斷然拒絕,有權利N次拒絕。因為,“我愛你,那與你無關”。
那些追愛失敗,失戀成功的失意者,也沒有必要陷在傷痛的泥沼里啜泣不已,因為只要“我愛過”了,就是一件值得自己慶幸的事。一如陳果的愛情哲學:“我的驕傲僅在于我曾愛過,僅此而已”。
一個勇于承擔富有責任感的男人,該怎么做才能配得上理想的女人,才能不辜負上天對我的眷顧呢?
那就是,深愛這個女人,并且深愛她余生的每天日常的不同模樣。
我深愛的這個女人,可能在別人眼中平凡普通,無關緊要,但在我心中,這個女人就是我往后余生的信仰。
而現實中的大多數情況,卻往往不是這樣。陳果筆下曾經這樣描寫過:
愛情成了人們業余的休閑,卻不再是人們孜孜不倦的事業;愛人成了我們戀愛游戲的同伴、婚姻工作的合伙人,卻不再是我們眼中的珍寶、心頭的春意。
這樣的愛情是不純粹不正宗的,世俗左右了愛情觀與愛的能力。所以,大多數的我們活在現代文明的樓宇中,割裂了愛與情,靠著情吸吮愛的能量,被扭曲的愛,成為關系破裂后的犧牲品。
而最真實的,理想的浪漫愛情,其實就是你帶著風塵仆仆,我背著精疲力竭,回到家,一個照面,一個擁吻,就取締了門外的一切酸楚,房子里只有兩個人的煎炒烹炸,嬉笑打鬧。
軟軟的沙發上有兩個人窩在里面,吃著果盤零食,看著電影,笑聲與感動讓依偎著的兩顆心,在日常生活里,平淡日子里,相愛,相守,相伴,白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