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內戰爆發至今,敘利亞政府軍已經與國內的反政府武裝打了9年,在這期間,敘利亞阿薩德政府曾一度搖搖欲墜,丟失了大量城鎮,而隨著俄羅斯的參戰,敘利亞阿薩德政府穩住了陣腳,開始反攻。現階段,阿薩德政府已經控制了敘利亞的大部分地區,但在與土耳其交界的伊德利卜地區,依舊盤踞著大量反政府武裝,為了統一全國,敘利亞政府軍于年前對伊德利卜發起了進攻,但敘利亞統一全國的軍事行動受到了土耳其的阻撓,土耳其為伊德利卜地區的反政府武裝提供了情報與武器方面的支持,甚至有數十名土耳其士兵在與敘利亞政府軍的沖突中喪生。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選擇出手,經過會談,俄羅斯總統普京與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決定在伊德利卜開啟聯合巡邏,以緩和局勢,但土耳其卻并未完全遵守俄土之間的協議,指示敘利亞反政府武裝蠶食巡邏路線,以加強土耳其對伊德利卜的控制,而在美國媒體看來,土耳其已經無力回天。
敘利亞反政府武裝蠶食巡邏路線的方法并不復雜,據外媒報道,當俄土在伊德利卜進行首次聯合巡邏時,遭到了反政府武裝有計劃的挑釁,反政府武裝把婦女和兒童當作'人盾',使得俄羅斯投鼠忌器,為了避免發生意外,俄土聯合巡邏的路線已經進行了修改,修改后的路線比原計劃的路線更短。按照土耳其的說法,這批挑釁俄土巡邏人員的反政府武裝并不受土耳其的控制,但伊德利卜地區的反政府武裝之所以能夠在敘利亞政府軍大打擊下堅持到現在,與土耳其的支持有著密切的關系,更何況,反政府武裝挑釁的結果是巡邏路線縮短,有利于土耳其控制伊德利卜。
土耳其對伊德利卜的執念源于兩個方面,一方面,土耳其的前身奧斯曼帝國在巔峰時期統治了大片領土,敘利亞、埃及、沙特等地區都曾是奧斯曼帝國的一部分,這使得土耳其十分熱衷于參與中東地區事務;另一方面,作為中東地區的大國,土耳其一直渴望成為有世界影響力的大國,如果在敘利亞問題上處理不當,土耳其將距離世界大國地位越來越遠。現階段,土耳其處于一個十分尷尬的境地,面對俄羅斯與敘利亞聯軍在伊德利卜的軍事行動,已經疏遠美國、親近俄羅斯的土耳其難以有所作為,不得不向歐洲國家求助,要求法國、德國等歐洲國家按照北約的條款為土耳其提供支持,但收效甚微,法德并未對土耳其的要求表現出多少熱情。接下來,伊德利卜重回敘利亞阿薩德政府的控制不過是時間問題,土耳其幾乎不可能保住伊德利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