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一個清靜的春節
龔立人原創
不知從何時起,似乎那種慢生活的清靜,內心的寧靜正在紅移,離我越來越遠,遠到遙不可及。當國人到處泛濫著“幸?!钡臅r候,我卻覺得如果能過上清靜的日子,有著內心的寧靜就是幸福了!
所以決定把回到天津的第一個春節躲藏在清清靜靜之中,去找回內心的寧靜。于是從 2月7日起避開網絡,盡可能少用手機,謝客閉關于都市,就如大隱隱于市一般。
清清靜靜的日子是途徑,而內心的寧靜才是目的。我便開始思索如何實現這一目標。在搜索記憶庫時檢索出一句佛學名句:“悟者,覺悟本性;本性不動,是名自己?!蓖蝗坏玫搅似刑幔辛宋蛐裕瓉碚嬲奈蛘呤怯X悟了本性。那么本性是什么?三字經中開宗明義:人之初,性本善。
清靜為我開啟了方便之門,啟動了覺悟本性的歷程。幾十年的上下求索,榮辱坎坷,歡欣落寞,順意艱辛,林林總總把我的人生揉搓、擠壓成一團,就如當年把一張獸皮用釘子釘在墻上一樣,我把揉搓、擠壓成一團的那塊生活大布攤在地板上,用力拉伸,但總也不能平鋪,顯得皺皺巴巴。于是我只好用《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當熨斗,半個多月來,每天熨燙一片。就如觀自在菩薩,照見五蘊皆空那樣,每塊用《心經》熨燙過的部分我也照見五蘊皆空了。原來那林林總總的不盡人意有如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都不是我的本性所在,原來我的本性和本心就是要覓得一份內心的寧靜。
原來保有“性本善”的“人之初”,守住內心的寧靜竟然是那么重要。只有做到了這樣才“是名自己”,才是我自己。名非名,非恒名。叫什么名并不重要,名不過是一個代號。比如我在網絡上最紅火時,雖真名上網,但網友給我的稱呼有百多個;有雅有俗,有美有怪,有的是一個短語,有的是兩個拼音字母,有的很多人叫,有的只一個人叫;有一幫美女叫我“先生”還引發過一場風波。但我最喜歡的是一個很親的朋友叫我“怪人”。無論是我的本名也好,那上百個稱呼也好,是名又不是名,而恒名只有一個,就是內心寧靜的我,這才是:“悟者,覺悟本性;本性不動,是名自己。”
躲藏在清清靜靜之中的這個春節讓我有了一種回味甘美的菩提。一種別樣的幸福。
龔立人